由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主辦的“第五屆中國風電后市場專題研討會”,于2018年6月13-14日在上海市召開,能見App作為戰略合作媒體全程直播本次大會。
來自大唐新能源華東公司總經理趙向前、浙江龍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耿彪、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建鑫、北京金風慧能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達麗敏、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毛經宇、上海電氣風電集團有限公司工程服務分公司副總經理黃闖、東方 電氣風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賀建華、GE能源陸上風電業務大中華區總經理高進、米塔工業控制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桂向群等多位企業家,在13日下午 “創新驅動 降本增效”對話環節,就風電競價上網,風電開發商如何應對展開討論。
以下為發言內容:
侯玉菡:鼓掌歡迎他們的到來,鼓勵一下他們今天下午說實話、說真話、說心里話。按常規業主為大,今天把問題先拋給業主的問題,是因為他們面臨和我們一樣的壓力,在座的開發商領導,競價上網了你們怎么辦?趙總先來。
趙向前:我想講三點。
第一,競價上網的十年,我是全過程的參與者。從競價上網的角度來講,海上風電開始的時候,大家不理解。但實際上海上風電沒有特批權,就沒有今天的海上風電,這一點來說,對我們國內現在海上風電發展應該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說我非常贊同風電還繼續要參與競爭,否則的話都是拍拍腦袋,多少錢,這個事情對產業發展沒有什么好處。
第二,成本的問題,最近網上對風電的陸地成本聲音很小,海上成本大家似乎感覺很有把握。但我們搞海上風電,差不多從東海的示范項目、如東的項目和今天的海上項目。我看到那個項目,我覺得是學者的口氣,不是實踐者的口氣,因此也需要競價上網。因為風電的成本目前我們在業內的人,大家可能都有個共識,風電是非常特殊的行業,過去十幾年大發展,風電給我們政府、開發商造成一個誤解,造成風電的五年,給大家劃了五年的線,這五年感覺風電到底賺不賺錢?從海上和陸地來看,這個事情值得商榷。為什么我們一競價上網電價就下來了,掙不掙錢誰也不吭聲,十年前的海上風電競價上網,0.61元,當時看到肯定有人干這個事,但競價完以后一直干不了,最后討論到0.85元。這是我講的第二個,要想降低成本,通過競價上網這樣一個模式會刺激我們的開發商,我們設備制造商和我們共同參與者實事求是對風電陸上和海上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畢竟至少20年的運營期。我們今天談后市場的問題,實際上后市場前景很廣大,前景也很模糊。
第三,提一個個人的想法,從我們風電競價上網的角度來講,從設計到設備到運營商必須要有共同的協商。其實風電這個問題來講,恐怕設計的主體是風電制造商,而不是我們設計院,這是我們十幾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尤其是海上沒有廠家實實在在的優化,設計的院是不頂數的,可能也是浪費的,特別是海風電的大規模開發,風電大規模成本投入的開發,有個標準統一的問題。我講這三個都是個人的觀點,有不對之處大家可以批評指正。
侯玉菡:趙總支持競價上網,也提出協同。在龍源角度,陳總您覺得競價上網,未來我們可能要面對的困難和難題都是什么,您那有沒有現在可以考慮的一些可用的一些預案、方案有嗎?
陳耿彪:很榮幸跟大家一起分享風電的感覺,我是2000年6月8日開始搞風電的,那時候也就2000多家,真的想不到風電發展這么迅速,風電發展的步伐和規模遠遠大于所有人的想象。
第二,風電這么大規模的發展,為什么發展?兩個原因:一是當時國家能源法里面當時有3%的配額,導致我們所有各大發電企業拼命地圈地發展。二是還是利潤很優惠,利潤很優惠之后,大家看好風電發展。國家層面上可以通過競價上網方式來優化我們電力結構,一方面要發展綠色能源,一方面要降本增效。但是我認為競價上網之所以發展,作為后市場來說,無論競價上網還是不競價上網,對后市場的人來說,或者搞生產、搞運維的人來說是壓力。作為企業來說,我在相同情況下,不管賣出去的價格是多少,但我的維護費用肯定是越低越好,我競價上網就導致我利潤的高低,但是無論是你有競價上網,還是沒有競價上網,在我生產管理上肯定是追求企業利益最大化。我覺得競價上網作為我們后市場的企業來說,應該是判斷將來這個市場規模擴大的步伐有多大,可能接下去全國裝機容量,對你們來說現在存量市場相當之大。作為后市場的老總來說,更關注的是管理的模式、管理的技術和管理的方式。而對這個競價上網主要是作為供電企業來說,我要不要進行大規模投資,是投資收益,這是我個人的感覺。
侯玉菡:陳總說競價上網只是關注于開發商項目現在收益的情況,你們未來的業務和你們業務的收益估計不會受影響。譚總您同意前面兩位領導的結論嗎?
譚建鑫:兩位都是前輩,我非常的贊同,說到后市場,后市場叫競價上網,我有一個自己可能不太成熟或者是一些看法。我想競價上網,大家想可能是我們開發商之間競爭電價,但我想這個問題,我們可再生資源和基礎風電存量還是非常大的,這個大家公認的。但國家下發了一系列的文件,包括配額制,后期的綠證。
我想用競價的方式,我個人認為不完全是我們風電之間的競爭電價,而是風電和傳統能源之間的競爭方式,這個恰恰是給我們整個風電行業帶來巨大的推動力,讓我們新的可再生資源從成本上、規模優勢上、競爭力上要真正跟傳統的進行競爭。我相信大的方向還確確實實是需要我們重新去思考的,從國家層面,就跟趙總講的,當初在做一些海上風電招標的時候,都很難想象,最低能投到0.55元,當年的時候做不到。現在來看并不一定未來做不到,需要用平臺,用方式來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這個國家的導向非常清晰。接下來回到我們后市場平臺大的背景,并不是我們完全要脫離,或者是緊緊依靠投資商,僅僅是依靠我們制造商能夠單方面去推動。需要整個產業,整個行業共同聯合起來,找到我們未來如何把我們可再生資源,把我們的風電從系統上,從生態環境體系上能夠真正跟我們傳統的能源在同排競爭。
侯玉菡:昨天我來了以后跟一些同行聊天,大家還有很多擔憂,這個競價上網來了,那么未來的電價越來越低了,我們這些做運維的、服務的、備品備件的會不會在鏈條里面不斷地壓縮成本,收益率會越來越低?聽了這三位給我們的答復大家就可以增加信心,從這個會場走出去他們就可以協同了,也會跟我們一起協同,我相信他們不會壓你們的價格,做服務的放心地把服務做好。
共0條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