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控太陽能公司(中控太陽能)成功開發和建造了我國首個光熱發電商業化塔式項目,是我國塔式光熱發電系統技術和項目開發領先企業。其投資開發、建設的中控太陽能德令哈50MW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為國家第一批20個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之一,自2016年10月正式開工以來進展順利。
相關報告:中控德令哈50MW熔鹽塔式光熱發電項目
作為德令哈10MW及50MW熔鹽塔式光熱項目的主要發起者和推動者之一,中控太陽能董事長兼總工程師金建祥在光熱電站設計方面頗有建樹。近期,金老師在與CSP Focus的交流中透露,中控團隊也在對槽式和塔式光熱發電技術的經濟性進行了研究和分析,預測結果跟國際相關機構類似。
據CSP Focus光略咨詢此前報道,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于近期發布報告預測,光熱發電技術在2015年到2025年十年間度電成本將下降40%左右。作為目前較為主流的兩種光熱發電技術,槽式光熱發電成本將下降37%,2025年度電成本預計可降至11美分/千瓦時(按當前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0.69元/千瓦時);塔式光熱發電成本將下降43%,2025年度電成本預計可降至9美分/千瓦時(按當前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0.57元/千瓦時)。
金老師表示,研究下來,因為槽式光熱電站受太陽高度角(即緯度和季節)影響很大,所以在緯度低的地方以及夏季相對來說比較有優勢。從熔鹽儲熱方面來看,塔式光熱電站中因為熔鹽溫差比油槽大三倍,同樣的儲熱時長要求儲熱系統投資相對槽式電站低不少,舉例來說,配置9個小時的儲熱系統,塔式項目熔鹽儲熱系統投資要近2億人民幣左右,而槽式則要近5億人民幣左右。
關于具體中控對槽式和塔式的經濟性研究成果,金建祥將在于3月22-23日北京召開的CSP Focus光熱發電中國聚焦大會上作專題演講。此外,結合電站實際運行經驗,金老師也將分享集熱場的故障對電站發電量的影響相關話題。歡迎行業人士到場交流,春節前(本周內)注冊享優惠。
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此前對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發布的槽式和塔式光熱發電技術的經濟價值報告進行了研究,CSP Focus援引部分結論,僅供參考:
光熱電站的設計主要考慮太陽能集熱場與發電機額定容量的比例(SM)和儲能時間長度。增加儲能容量可以降低單位度電成本,主要原因是增加儲熱可減少集熱資源的損失。但是,優化光熱發電的設計不僅要考慮經濟性,還需考慮光熱電站提供給電力系統的能源和容量的價值。
綜合來看,帶儲能的槽式光熱電站較類似的塔式光熱電站發電成本更高,主要原因是槽式電站的出力季節變化更大,熱損失更大,熱效率更低。如果根據干冷塔式太陽能發電和槽式太陽能發電的度電系統價值衡量,兩種發電方式價值相當。
NREL研究分析了不同的SM和不同的儲能容量。結果顯示,在電廠額定容量較高的情況下,較低SM的光熱電站系統邊際價值最大,主要得益于儲能系統能夠避免收集到的能源浪費。然而,對于不同的SM而言,儲能時長為6~9小時度電價值變化較??;長于9小時度電價值開始降低。較小SM的光熱電站更利于應對高的負荷,適合承擔尖峰負荷;較大SM的光熱電站,可以在更長時間內平穩出力,適合承擔基荷。較小SM的光熱電站容量價值更大。容量是光熱電站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合理地調度和預測太陽能資源,光熱電站可產生類似傳統火電站的容量價值。
相關報告:中控德令哈50MW熔鹽塔式光熱發電項目
作為德令哈10MW及50MW熔鹽塔式光熱項目的主要發起者和推動者之一,中控太陽能董事長兼總工程師金建祥在光熱電站設計方面頗有建樹。近期,金老師在與CSP Focus的交流中透露,中控團隊也在對槽式和塔式光熱發電技術的經濟性進行了研究和分析,預測結果跟國際相關機構類似。
據CSP Focus光略咨詢此前報道,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于近期發布報告預測,光熱發電技術在2015年到2025年十年間度電成本將下降40%左右。作為目前較為主流的兩種光熱發電技術,槽式光熱發電成本將下降37%,2025年度電成本預計可降至11美分/千瓦時(按當前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0.69元/千瓦時);塔式光熱發電成本將下降43%,2025年度電成本預計可降至9美分/千瓦時(按當前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0.57元/千瓦時)。
金老師表示,研究下來,因為槽式光熱電站受太陽高度角(即緯度和季節)影響很大,所以在緯度低的地方以及夏季相對來說比較有優勢。從熔鹽儲熱方面來看,塔式光熱電站中因為熔鹽溫差比油槽大三倍,同樣的儲熱時長要求儲熱系統投資相對槽式電站低不少,舉例來說,配置9個小時的儲熱系統,塔式項目熔鹽儲熱系統投資要近2億人民幣左右,而槽式則要近5億人民幣左右。
關于具體中控對槽式和塔式的經濟性研究成果,金建祥將在于3月22-23日北京召開的CSP Focus光熱發電中國聚焦大會上作專題演講。此外,結合電站實際運行經驗,金老師也將分享集熱場的故障對電站發電量的影響相關話題。歡迎行業人士到場交流,春節前(本周內)注冊享優惠。
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此前對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發布的槽式和塔式光熱發電技術的經濟價值報告進行了研究,CSP Focus援引部分結論,僅供參考:
光熱電站的設計主要考慮太陽能集熱場與發電機額定容量的比例(SM)和儲能時間長度。增加儲能容量可以降低單位度電成本,主要原因是增加儲熱可減少集熱資源的損失。但是,優化光熱發電的設計不僅要考慮經濟性,還需考慮光熱電站提供給電力系統的能源和容量的價值。
綜合來看,帶儲能的槽式光熱電站較類似的塔式光熱電站發電成本更高,主要原因是槽式電站的出力季節變化更大,熱損失更大,熱效率更低。如果根據干冷塔式太陽能發電和槽式太陽能發電的度電系統價值衡量,兩種發電方式價值相當。
NREL研究分析了不同的SM和不同的儲能容量。結果顯示,在電廠額定容量較高的情況下,較低SM的光熱電站系統邊際價值最大,主要得益于儲能系統能夠避免收集到的能源浪費。然而,對于不同的SM而言,儲能時長為6~9小時度電價值變化較??;長于9小時度電價值開始降低。較小SM的光熱電站更利于應對高的負荷,適合承擔尖峰負荷;較大SM的光熱電站,可以在更長時間內平穩出力,適合承擔基荷。較小SM的光熱電站容量價值更大。容量是光熱電站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合理地調度和預測太陽能資源,光熱電站可產生類似傳統火電站的容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