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市坳里光伏發電扶貧產業基地
中國江西網記者近日來到井岡山采訪獲悉,2017年,井岡山市坳里鄉引進江西中電儀能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在全市率先實施光伏扶貧產業項目,總投資1700余萬元,在寨下村建成總規模58.17畝、裝機容量為2.5MW的光伏發電扶貧基地,年收益300余萬元,受益貧困戶162戶,讓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實現貧困戶輕松坐享土地租金、分紅股金、務工傭金,助力精準脫貧。
光伏扶貧實現“兩個全覆蓋”
據了解,坳里鄉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全力攻堅,2017年6月28日,全面完成光伏扶貧項目的安裝和并網發電,整個實施進程,可以用“全”、“穩”、“長”三個字來形容。
“兩個全覆蓋”,實現了全鄉所有貧困戶產業分紅全覆蓋和全鄉所有村集體經濟收入全覆蓋。該鄉堅持將光伏發電項目,作為實現轄區貧困戶長期穩定脫貧的有效措施進行實施推進。
為了將發展光伏產業扶貧精準“到村、到戶、到人”,在充分尊重貧困村和貧困戶意愿的前提下,該鄉以村為單位集中安裝、集中管理、集中分配,電站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和貧困戶的股權分紅30萬元。一方面,將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捆綁入股光伏扶貧發電站,貧困戶年均受益500元,做到了全覆蓋、無縫隙,一對一精準扶貧,確保脫貧致富奔小康不落一戶、不掉一人;
另一方面,該鄉將4個行政村納入了電站受益方,每個村集體每年都可從股權收益中分紅5萬元。光伏扶貧為貧困村和貧困戶開辟了穩定的增收渠道,照亮了全市貧困村和貧困群眾的“脫貧路”。
實現“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換
收入穩定性高。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具有政策收益穩定性的特點,坳里鄉光伏扶貧項目實行分戶收益,按規定享受資產收益分配,以確保貧困戶按規定獲得穩定收益。
受益時間長。坳里鄉充分利用本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發展光伏扶貧工程,不僅真正讓貧困戶月月有收入、年年有經濟來源,還可以真正解決未來20年的經濟發展問題,實現了“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的轉換,走出了一條產業扶貧、生態發展扶貧和清潔能源建設扶貧相結合的嶄新路子。
逐步形成“光伏+”的精準扶貧新模式
創新模式,融合發展不斷推進。坳里鄉創新將各種推動扶貧的元素有機串聯起來,全力打好“組合拳”,將經濟效益外延至扶貧的每一個領域,逐步形成“光伏+”的精準扶貧新模式。
大力推進“光伏+美麗鄉村”。光伏發電扶貧項目拓寬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渠道,壯大了集體經濟,有效解決當地“空殼村”問題。村級集體經濟的壯大,有助于村級公益事業及美麗鄉村建設發展,鞏固了基層戰斗堡壘,實現了黨組織向心力、鄉村旅游、村風民俗“三個明顯提升”。
穩步推進“光伏+就業”。針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依托光伏扶貧基地,積極引導貧困群眾就業,支持貧困群眾到基地就近務工,獲取薪金。基地建成后,共有2名貧困群眾在基地任安保人員,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積極探索“光伏+產業”。坳里鄉主動作為,探索將太陽能發電和現代農業種植兩者高效結合,通過光伏板下的種植產業,實現農場變工廠、田間變車間,提高土地的單位產出,增加農戶收益,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增加生態和社會收益。
貧困戶可輕松坐享土地租金、分紅股金、務工傭金
坳里鄉黨委副書記賴賢宇告訴中國江西網記者,該鄉積極引導貧困戶以土地、勞務等方式,進入光伏扶貧產業利益鏈條,采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發揮企業、合作社的帶動引導作用,讓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實現貧困戶輕松坐享土地租金、分紅股金、務工傭金。
在受益對象上,光伏扶貧產業主要瞄準村集體經濟和貧困戶,精準“滴灌”,既能提高貧困戶收入水平,又能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公益事業,確保光伏扶貧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
家住坳里鄉寨下村王家山組的唐芳廷,妻子早年去世,自身患有肢體殘疾,兒子、兒媳缺乏技術,同時負擔三個小孩上學,生活非常拮據。
光伏發電扶貧基地創建后,唐廷芳家除了每年光伏產業可分紅500元外,還給勞動力弱的唐芳廷提供了工作機會,在基地一個月能有15-20天的上班時間,一天的工資是150元,僅此一項,唐廷芳每月就增加了近3000元的收入,讓唐廷芳重新露出了笑臉,如今唐廷芳家的生活是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