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多年的物流“老司機”王師傅,在跑業務時,比過去多了幾件要緊事要做,但這些事卻讓他更省事:上車跟著早已設定的物流導航走,收工前的最后一件事是找充電樁。
■80后的劉健,在傳統汽車行業積累了11年經驗,現在在公司擔任副總工程師一職,他把過去的工作經驗運用在新能源車的新行當中。”
■一個成立之初只有13人的團隊,在短短3年時間里,成為一家擁有一棟四層樓高的總部辦公樓的新興企業,并在2017年中國(深圳)第二屆新能源汽車(物流車)挑戰賽中,包攬了最佳續航能力、最佳加速性能等全部6項現場賽事的冠軍和最佳用戶評價獎……
這些不可思議的轉變,來自于成都經開區汽車產業進化到“建設先進汽車智造區”的蛻變布局。從大塊頭到大智慧,位于龍泉驛區的成都經開區瞄準高端化、大規模、多品牌、全鏈條發展方向,吹響了努力建成西部領先、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新型汽車城的號角。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革新……正在陸續被成都本土新能源汽車裝備應用,力爭明年造出物流車中的“特斯拉”。
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期間,勉勵企業抓住機遇,積極發展軍民融合產業,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成都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強調,要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促進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國家制造強市,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
以汽車制造為龍頭的汽車產業,是成都市五大支柱產業之一,也是成都市先進制造業中的重要板塊,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是成都汽車產業發展的排頭兵、主陣地:2017年全年,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下線整車128萬輛,超額完成年初確定的125萬輛造車目標;去年12月,沃爾沃成都工廠下線第25萬輛車,全新的XC60,標志著“成都造”拓展出了出口新版圖;神龍汽車成都工廠下線第10萬輛新車,東風標致4008、5008,東風雪鐵龍SUV天逸C5Aircross三款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產品,刷新了汽車制造項目投產的新高度。
“成都有最適合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沃土”
在成都街頭,不僅有不少純電動公交車穿梭,就連有的箱式貨車也換成了新能源車。王師傅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貨車司機,現在開的就是一輛自動擋的純電動車,之前開的是燒油的貨車。
作為駕駛員,老王最大的感受是“安靜多了,手腳沒得以前那么累了”。老王在開車時,完全不用擔心在擁堵時還要不斷換擋,“以前一天跑下來累得腰酸背痛的,現在輕松多了。”每天按前一天規劃好的路線既定行程,將電充好,第二天按路線跑就是了。老王說,即便因為堵車或者突發的改變路線造成臨時需要充電,也不擔心,“電量低于20%,車上會有提示音。手機裝的有物流車司機端APP,打開后就可以找到最近的充電地方了。APP自帶導航功能,方便得很。”老王嘴里說的這個新能源物流車,就是在成都本土制造的雅駿新能源物流車。
在成都經開區新興產業園,雅駿公司擁有一棟四層樓高的總部辦公樓。電動汽車綜合實驗中心、技術研發中心、電池實驗生產基地、總部辦公,公司各項核心技術全部聚集在此。
走進一樓的動力系統實驗室,一個碩大的機器盒子張開嘴巴,正在對電機進行實驗。“除此之外,這里還可以進行電機控制器、整車控制器、儲能系統等部件的研發實驗。”80后的劉健,自工廠剛一成立就加入團隊,擔任副總工程師一職。從重大畢業后,他已在傳統汽車行業積累了11年經驗。用他的話來說,“成都蓬勃發展的汽車產業,終于讓我回到成都了。”
如果說劉健轉身投入新能源汽車還算“對口”的話,雅駿副總裁范永軍上一個行業來自電池企業。幾年前,雅駿公司的創始人黃衛東找到當時事業順風順水的范永軍,提出了自己想生產新能源汽車的想法,兩人一拍即合。他們又聯系到深圳、上海等地想在新能源行業做點事、又懂技術的朋友,就這樣一個13人的團隊從全國各地匯聚到成都。
“我們只用了3年的時間,就走到了行業領先的位置,這都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重視的成果。”范永軍感慨地說。就在雅駿公司的接待處,7座金閃閃的獎杯格外顯眼。去年9月,雅駿參加2017年中國(深圳)第二屆新能源汽車(物流車)挑戰賽,包攬了最佳續航能力、最佳加速性能等全部6項現場賽事的冠軍和最佳用戶評價獎,這也意味著“成都造”新能源物流車達到國內行業最高技術水平。
“成都有最適合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沃土。”在范永軍和劉健的眼里,成都是一座很開放的城市,3年前新能源汽車完全還是一個新鮮事物,“一開始,聽說我們要生產電動汽車,很多企業都不愿意和我們合作,只有成都的王牌汽車,拿出生產線跟我們開展實驗和合作生產。”在深圳工作和生活了15年的范永軍,來了成都后才真正體會到這是一座充滿創新、活力和開放的城市。
在成都,他們找到了合作的汽車廠,事業由此起步。在具備新能源整車生產技術能力后,很快就取得了汽車生產許可證。彼時,新能源汽車方興未艾,而成都開放的政策讓這個行業如沐春風。2015年,成都市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成都成為全國第一個向新能源物流車開放路權的城市,對新能源物流車實行一系列扶持政策。無疑,雅駿新能源汽車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發達的網購等造就新能源物流車供不應求
“確切地說,我們造的車就是解決城市物流體系成本問題的新能源物流車。”3月7日中午,匆匆吃完午飯就回到總車間的劉健,還沒來得及休息,就又迫不及待地一邊檢查車輛一邊用手機聯系貨箱材料的事宜。
“產品受電商物流企業歡迎,來自于‘油電剪刀差’的成本競爭力。”劉健舉例說,按雅駿現在推出的物流車類型,90度電款,以載重2噸計算,在城市道路可以跑200公里。75度電款,以載重2噸計算,在城市道路可以跑160公里左右。“目前,我們在全成都已建立起1000個充電電樁和7個充電站,可以為新能源物流車快速解決續航問題。”劉健說,電還會進一步細分“谷電”和“峰電”,同以85公里/小時計算,傳統燒油的4.2米小貨車,成本約0.8元/公里,“而我們生產的新能源物流車,保持速度相同,并以相同載貨2噸計算,若是使用的‘谷電’,成本為0.25元/公里,‘峰電’的成本約0.5元/公里。”按照物流運輸行業的作業規則,“人輪換休息,車并不休息,能節約的物流成本不算一個小數目。”
成都作為全國第一個向新能源物流車開放路權的城市:免入城證、不限行、市政停車區免收兩小時停車費……“這也是我們為啥能收到這么大訂單的原因。”據他介紹,雅駿最大的客戶來自京東。“我們已接到大量的提車訂單,將用于今年的618和雙11。也可以說,發達的網購,也是我們供不應求的另一個原因。”
2017年1月23日,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歷史性大發展。國家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出臺后,全國汽車推薦目錄再次開放,36款汽車中,雅駿就有6款車型進入目錄,到目前已有14款車型進入目錄。“我們一直保持全國同類型新能源車產銷第一,去年銷售量為1300臺,今年將力爭實現10000臺的產銷。”除了京東,紅旗連鎖、德邦等大型企業也多次批量采購雅駿新能源汽車。
計劃明年實現成都造“特斯拉”版物流車上市
在總裝車間,一輛正在調試的紅色新能源物流車吸引了成都商報記者的注意。和其他車型的生產測試不同,幾名工作人員正將兩臺筆記本電腦與汽車中控系統連接,對各種數據進行調試。“可以說,這將顛覆大家對傳統物流車的認識。”劉健邀請記者一起登上駕駛室去瞧瞧到底有啥不同。
液晶顯示的儀表盤代替了傳統的指針式儀表盤,而中控系統跟“特斯拉”電動車基本一樣,傳統物流車凸出來的各種按鍵統統被淘汰掉,控制臺上安裝了一臺電腦顯示大屏,所有功能都采取觸控感知,“還剩多少電,哪里能充電,充電的地方排隊要排多久……都可以通過這個中控得知。”除此之外,司機還可以通過中控系統直接上網接單,非常方便。“我們就是希望能將物流車改進升級成‘特斯拉版’的。”
“最早的新能源汽車是逆向開發的,也就是在傳統汽車的基礎上進行改裝。”劉健坦言,現在正在調試的新能源汽車,將是國內首款正向開發的新能源汽車,不僅實現了全電腦控制系統的智能化駕駛,還完全按照電動車的特點實施了電池、電機、底盤的優化改進,采取后置后驅的動力模式,而經過軟硬件的技術創新升級,生產成本和市場售價還會比上一代便宜。而雅駿公司也計劃將于明年實現成都造“特斯拉”版物流車上市。
離開總裝車間,劉健又把記者一行帶到雅駿的云智慧監測運營中心。在一塊大屏幕上,每一臺雅駿新能源汽車的行駛軌跡、性能狀態、電池能耗等200多項實時指標一目了然。通過收集到的大數據,技術團隊不斷調整改進汽車性能,還能實現對汽車的遠程調試。“這100多個充電樁的選址,就是用大數據統計來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題。”
而“特斯拉”版物流車并非雅駿的終點。對于新能源物流車的研發,雅駿接下來還將重點放在解決特定區域內的無人駕駛、自動化裝卸、智能化出貨等難題,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汽車的智能制造。
記者手記
成都汽車產業在轉型升級中加力提速
在采訪過程中,作為成都市汽車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和主陣地,成都經開區去年一年的成績單十分亮眼,整個汽車產業在轉型升級中加力提速。吉利控股集團BMA乘用車項目的奠基開建;沃爾沃SPA實現量產;吉利BMA、大眾EBO等新引進整車項目開工建設;神龍汽車成都工廠第10萬輛新車下線;沃爾沃成都工廠第25萬輛新車下線……
如今,新一輪科技革命催動全球產業發生變革,在全球汽車產業領域出現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四大發展趨勢下,成都緊跟時代步伐,迎接挑戰、抓住機遇,推動汽車產業向品質高端和新能源汽車轉型。
中植一客、雅駿等成都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印證了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方向、新動能。當前,全國的汽車產業進入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戰略機遇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搶占發展先機、實現趕超跨越的戰略突破口,是未來產業的重要增長板塊。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步伐不能慢,也不敢慢。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產業轉型升級,是推動成都市汽車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的重要支撐,更是成都經開區建設先進汽車智造區的重要路徑,是提升區域經濟實力的必然要求。
成都商報記者 雷浩然 攝影記者 王效
成都汽車產業 去年喜創新高
關鍵詞 造車全景
夯實主導產業
“成都造”汽車發展動力十足
驅車沿成龍大道向東,成都繞城高速外不遠,就來到了一個汽車的世界。寬闊的園區公路上,一排排打著雙閃的新車正在進行路測,在這里可以看到上千輛新車整齊停放的壯觀景象。除此之外,馬路上,時不時還可以看見在大型拖運車上滿載著嶄新的“成都造”大眾、豐田、沃爾沃等汽車從各個工廠駛出,運往全國各地。
以汽車制造為龍頭的汽車產業,是成都市五大支柱產業之一,也是成都市先進制造業中的重要板塊,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是成都汽車產業發展的排頭兵、主陣地,汽車產業在去年喜創新高。2017年全年,成都經開區下線整車128萬輛,超額完成年初確定的125萬輛造車目標。
隨著一根根廠房鋼構柱不斷扎入土中,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五期擴能項目焊裝車間正在加快建設。在一汽大眾2017年汽車全年140.5萬輛的銷量中,成都造速騰和捷達占據該品牌的半壁江山,而成都工廠的產銷量在中國5家一汽大眾工廠中更是獨占鰲頭。除現有的捷達和速騰外,成都基地未來還將增加3款新車型,進一步壯大“成都造”產品陣容。
建設生產如火如荼進行著的,不僅是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走進神龍公司成都工廠的焊裝車間,只見在全球最大的一臺超大型六面體轉臺的“三頭六臂”不間斷作業下,東風標致4008、東風標致5008、東風雪鐵龍SUV天逸C5Aircross三款暢銷車正在同時生產中。
“我們現在的日均發車量已超過千輛,常常是新車剛下線,就被發貨運輸車迅速運到全國網點。”神龍公司成都工廠廠長袁漢平表示,就在去年12月,神龍公司成都工廠迎來第10萬輛整車發運,這意味著僅生產三個車型的該公司成都工廠,在投產僅僅一年多時間已有10萬輛整車發往全國各地,并且有部分車輛出口海外。
關鍵詞 變革
構建汽車產業生態圈向“汽車智造”轉變
大制造的傳統汽車產業,創造了彎道超車的“成都速度”。如何提升產業能級,實現傳統汽車生產向先進制造跨越升級,變制造為智造,推動汽車產業奔向高端呢?
制定并實施70條產業發展支持政策,設立200億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推動區域經濟“穩中快進”,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事實上,2017年以來,龍泉驛成功促成了匯洋控股成都新能源項目、中植一客新能源汽車項目和雅駿新能源汽車3個新能源整車項目在當地落戶,新增新能源產能27.5萬輛,整區新能源汽車產能達30萬輛。而就在今年立春前一天,中德合作成都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基地落戶龍泉驛的佳訊傳來。這座中國唯一的國際合作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基地,預計在2025年建成,屆時將形成一個200平方公里的智慧交通生態圈。
中植一客成都汽車有限公司在成都經開區從2015年由傳統客車向新能源客車轉型,2016年正式投產。擁有50多項專利技術,已在業界嶄露頭角,并成為成都市新能源客車生產領域最大的一家企業。據中植一客副總陳衛克介紹,中植一客主要生產11米長、10.5米長的大客車,8米長的中巴車以及5.3米長的物流車等多個車型,其中11米長的豪華大巴車已成為市場的“明星車型”,在三亞、千島湖、深圳、杭州等城市供不應求。
在車城南六路,雅駿公司總裝車間外,才下線的200多臺新能源物流車已被京東、德邦等大型電商、物流公司搶購一空,并計劃投入到今年618和“雙十一”網購大戰中。而這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們手頭上近期還有700多臺的生產任務,一切萬事俱備,就只等貨箱材料從外地發過來了。”劉健告訴記者。
以電池為動力,零排放,新能源汽車越來越被市場所認可。2014年雅駿公司生產從零起步,僅僅3年時間,新能源汽車就出現“供不應求”的態勢。
■80后的劉健,在傳統汽車行業積累了11年經驗,現在在公司擔任副總工程師一職,他把過去的工作經驗運用在新能源車的新行當中。”
■一個成立之初只有13人的團隊,在短短3年時間里,成為一家擁有一棟四層樓高的總部辦公樓的新興企業,并在2017年中國(深圳)第二屆新能源汽車(物流車)挑戰賽中,包攬了最佳續航能力、最佳加速性能等全部6項現場賽事的冠軍和最佳用戶評價獎……
這些不可思議的轉變,來自于成都經開區汽車產業進化到“建設先進汽車智造區”的蛻變布局。從大塊頭到大智慧,位于龍泉驛區的成都經開區瞄準高端化、大規模、多品牌、全鏈條發展方向,吹響了努力建成西部領先、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新型汽車城的號角。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革新……正在陸續被成都本土新能源汽車裝備應用,力爭明年造出物流車中的“特斯拉”。
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期間,勉勵企業抓住機遇,積極發展軍民融合產業,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成都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強調,要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促進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國家制造強市,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
以汽車制造為龍頭的汽車產業,是成都市五大支柱產業之一,也是成都市先進制造業中的重要板塊,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是成都汽車產業發展的排頭兵、主陣地:2017年全年,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下線整車128萬輛,超額完成年初確定的125萬輛造車目標;去年12月,沃爾沃成都工廠下線第25萬輛車,全新的XC60,標志著“成都造”拓展出了出口新版圖;神龍汽車成都工廠下線第10萬輛新車,東風標致4008、5008,東風雪鐵龍SUV天逸C5Aircross三款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產品,刷新了汽車制造項目投產的新高度。
“成都有最適合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沃土”
在成都街頭,不僅有不少純電動公交車穿梭,就連有的箱式貨車也換成了新能源車。王師傅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貨車司機,現在開的就是一輛自動擋的純電動車,之前開的是燒油的貨車。
作為駕駛員,老王最大的感受是“安靜多了,手腳沒得以前那么累了”。老王在開車時,完全不用擔心在擁堵時還要不斷換擋,“以前一天跑下來累得腰酸背痛的,現在輕松多了。”每天按前一天規劃好的路線既定行程,將電充好,第二天按路線跑就是了。老王說,即便因為堵車或者突發的改變路線造成臨時需要充電,也不擔心,“電量低于20%,車上會有提示音。手機裝的有物流車司機端APP,打開后就可以找到最近的充電地方了。APP自帶導航功能,方便得很。”老王嘴里說的這個新能源物流車,就是在成都本土制造的雅駿新能源物流車。
在成都經開區新興產業園,雅駿公司擁有一棟四層樓高的總部辦公樓。電動汽車綜合實驗中心、技術研發中心、電池實驗生產基地、總部辦公,公司各項核心技術全部聚集在此。
走進一樓的動力系統實驗室,一個碩大的機器盒子張開嘴巴,正在對電機進行實驗。“除此之外,這里還可以進行電機控制器、整車控制器、儲能系統等部件的研發實驗。”80后的劉健,自工廠剛一成立就加入團隊,擔任副總工程師一職。從重大畢業后,他已在傳統汽車行業積累了11年經驗。用他的話來說,“成都蓬勃發展的汽車產業,終于讓我回到成都了。”
如果說劉健轉身投入新能源汽車還算“對口”的話,雅駿副總裁范永軍上一個行業來自電池企業。幾年前,雅駿公司的創始人黃衛東找到當時事業順風順水的范永軍,提出了自己想生產新能源汽車的想法,兩人一拍即合。他們又聯系到深圳、上海等地想在新能源行業做點事、又懂技術的朋友,就這樣一個13人的團隊從全國各地匯聚到成都。
“我們只用了3年的時間,就走到了行業領先的位置,這都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重視的成果。”范永軍感慨地說。就在雅駿公司的接待處,7座金閃閃的獎杯格外顯眼。去年9月,雅駿參加2017年中國(深圳)第二屆新能源汽車(物流車)挑戰賽,包攬了最佳續航能力、最佳加速性能等全部6項現場賽事的冠軍和最佳用戶評價獎,這也意味著“成都造”新能源物流車達到國內行業最高技術水平。
“成都有最適合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沃土。”在范永軍和劉健的眼里,成都是一座很開放的城市,3年前新能源汽車完全還是一個新鮮事物,“一開始,聽說我們要生產電動汽車,很多企業都不愿意和我們合作,只有成都的王牌汽車,拿出生產線跟我們開展實驗和合作生產。”在深圳工作和生活了15年的范永軍,來了成都后才真正體會到這是一座充滿創新、活力和開放的城市。
在成都,他們找到了合作的汽車廠,事業由此起步。在具備新能源整車生產技術能力后,很快就取得了汽車生產許可證。彼時,新能源汽車方興未艾,而成都開放的政策讓這個行業如沐春風。2015年,成都市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成都成為全國第一個向新能源物流車開放路權的城市,對新能源物流車實行一系列扶持政策。無疑,雅駿新能源汽車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發達的網購等造就新能源物流車供不應求
“確切地說,我們造的車就是解決城市物流體系成本問題的新能源物流車。”3月7日中午,匆匆吃完午飯就回到總車間的劉健,還沒來得及休息,就又迫不及待地一邊檢查車輛一邊用手機聯系貨箱材料的事宜。
“產品受電商物流企業歡迎,來自于‘油電剪刀差’的成本競爭力。”劉健舉例說,按雅駿現在推出的物流車類型,90度電款,以載重2噸計算,在城市道路可以跑200公里。75度電款,以載重2噸計算,在城市道路可以跑160公里左右。“目前,我們在全成都已建立起1000個充電電樁和7個充電站,可以為新能源物流車快速解決續航問題。”劉健說,電還會進一步細分“谷電”和“峰電”,同以85公里/小時計算,傳統燒油的4.2米小貨車,成本約0.8元/公里,“而我們生產的新能源物流車,保持速度相同,并以相同載貨2噸計算,若是使用的‘谷電’,成本為0.25元/公里,‘峰電’的成本約0.5元/公里。”按照物流運輸行業的作業規則,“人輪換休息,車并不休息,能節約的物流成本不算一個小數目。”
成都作為全國第一個向新能源物流車開放路權的城市:免入城證、不限行、市政停車區免收兩小時停車費……“這也是我們為啥能收到這么大訂單的原因。”據他介紹,雅駿最大的客戶來自京東。“我們已接到大量的提車訂單,將用于今年的618和雙11。也可以說,發達的網購,也是我們供不應求的另一個原因。”
2017年1月23日,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歷史性大發展。國家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出臺后,全國汽車推薦目錄再次開放,36款汽車中,雅駿就有6款車型進入目錄,到目前已有14款車型進入目錄。“我們一直保持全國同類型新能源車產銷第一,去年銷售量為1300臺,今年將力爭實現10000臺的產銷。”除了京東,紅旗連鎖、德邦等大型企業也多次批量采購雅駿新能源汽車。
計劃明年實現成都造“特斯拉”版物流車上市
在總裝車間,一輛正在調試的紅色新能源物流車吸引了成都商報記者的注意。和其他車型的生產測試不同,幾名工作人員正將兩臺筆記本電腦與汽車中控系統連接,對各種數據進行調試。“可以說,這將顛覆大家對傳統物流車的認識。”劉健邀請記者一起登上駕駛室去瞧瞧到底有啥不同。
液晶顯示的儀表盤代替了傳統的指針式儀表盤,而中控系統跟“特斯拉”電動車基本一樣,傳統物流車凸出來的各種按鍵統統被淘汰掉,控制臺上安裝了一臺電腦顯示大屏,所有功能都采取觸控感知,“還剩多少電,哪里能充電,充電的地方排隊要排多久……都可以通過這個中控得知。”除此之外,司機還可以通過中控系統直接上網接單,非常方便。“我們就是希望能將物流車改進升級成‘特斯拉版’的。”
“最早的新能源汽車是逆向開發的,也就是在傳統汽車的基礎上進行改裝。”劉健坦言,現在正在調試的新能源汽車,將是國內首款正向開發的新能源汽車,不僅實現了全電腦控制系統的智能化駕駛,還完全按照電動車的特點實施了電池、電機、底盤的優化改進,采取后置后驅的動力模式,而經過軟硬件的技術創新升級,生產成本和市場售價還會比上一代便宜。而雅駿公司也計劃將于明年實現成都造“特斯拉”版物流車上市。
離開總裝車間,劉健又把記者一行帶到雅駿的云智慧監測運營中心。在一塊大屏幕上,每一臺雅駿新能源汽車的行駛軌跡、性能狀態、電池能耗等200多項實時指標一目了然。通過收集到的大數據,技術團隊不斷調整改進汽車性能,還能實現對汽車的遠程調試。“這100多個充電樁的選址,就是用大數據統計來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題。”
而“特斯拉”版物流車并非雅駿的終點。對于新能源物流車的研發,雅駿接下來還將重點放在解決特定區域內的無人駕駛、自動化裝卸、智能化出貨等難題,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汽車的智能制造。
記者手記
成都汽車產業在轉型升級中加力提速
在采訪過程中,作為成都市汽車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和主陣地,成都經開區去年一年的成績單十分亮眼,整個汽車產業在轉型升級中加力提速。吉利控股集團BMA乘用車項目的奠基開建;沃爾沃SPA實現量產;吉利BMA、大眾EBO等新引進整車項目開工建設;神龍汽車成都工廠第10萬輛新車下線;沃爾沃成都工廠第25萬輛新車下線……
如今,新一輪科技革命催動全球產業發生變革,在全球汽車產業領域出現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四大發展趨勢下,成都緊跟時代步伐,迎接挑戰、抓住機遇,推動汽車產業向品質高端和新能源汽車轉型。
中植一客、雅駿等成都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印證了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方向、新動能。當前,全國的汽車產業進入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戰略機遇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搶占發展先機、實現趕超跨越的戰略突破口,是未來產業的重要增長板塊。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步伐不能慢,也不敢慢。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產業轉型升級,是推動成都市汽車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的重要支撐,更是成都經開區建設先進汽車智造區的重要路徑,是提升區域經濟實力的必然要求。
成都商報記者 雷浩然 攝影記者 王效
成都汽車產業 去年喜創新高
關鍵詞 造車全景
夯實主導產業
“成都造”汽車發展動力十足
驅車沿成龍大道向東,成都繞城高速外不遠,就來到了一個汽車的世界。寬闊的園區公路上,一排排打著雙閃的新車正在進行路測,在這里可以看到上千輛新車整齊停放的壯觀景象。除此之外,馬路上,時不時還可以看見在大型拖運車上滿載著嶄新的“成都造”大眾、豐田、沃爾沃等汽車從各個工廠駛出,運往全國各地。
以汽車制造為龍頭的汽車產業,是成都市五大支柱產業之一,也是成都市先進制造業中的重要板塊,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是成都汽車產業發展的排頭兵、主陣地,汽車產業在去年喜創新高。2017年全年,成都經開區下線整車128萬輛,超額完成年初確定的125萬輛造車目標。
隨著一根根廠房鋼構柱不斷扎入土中,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五期擴能項目焊裝車間正在加快建設。在一汽大眾2017年汽車全年140.5萬輛的銷量中,成都造速騰和捷達占據該品牌的半壁江山,而成都工廠的產銷量在中國5家一汽大眾工廠中更是獨占鰲頭。除現有的捷達和速騰外,成都基地未來還將增加3款新車型,進一步壯大“成都造”產品陣容。
建設生產如火如荼進行著的,不僅是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走進神龍公司成都工廠的焊裝車間,只見在全球最大的一臺超大型六面體轉臺的“三頭六臂”不間斷作業下,東風標致4008、東風標致5008、東風雪鐵龍SUV天逸C5Aircross三款暢銷車正在同時生產中。
“我們現在的日均發車量已超過千輛,常常是新車剛下線,就被發貨運輸車迅速運到全國網點。”神龍公司成都工廠廠長袁漢平表示,就在去年12月,神龍公司成都工廠迎來第10萬輛整車發運,這意味著僅生產三個車型的該公司成都工廠,在投產僅僅一年多時間已有10萬輛整車發往全國各地,并且有部分車輛出口海外。
關鍵詞 變革
構建汽車產業生態圈向“汽車智造”轉變
大制造的傳統汽車產業,創造了彎道超車的“成都速度”。如何提升產業能級,實現傳統汽車生產向先進制造跨越升級,變制造為智造,推動汽車產業奔向高端呢?
制定并實施70條產業發展支持政策,設立200億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推動區域經濟“穩中快進”,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事實上,2017年以來,龍泉驛成功促成了匯洋控股成都新能源項目、中植一客新能源汽車項目和雅駿新能源汽車3個新能源整車項目在當地落戶,新增新能源產能27.5萬輛,整區新能源汽車產能達30萬輛。而就在今年立春前一天,中德合作成都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基地落戶龍泉驛的佳訊傳來。這座中國唯一的國際合作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基地,預計在2025年建成,屆時將形成一個200平方公里的智慧交通生態圈。
中植一客成都汽車有限公司在成都經開區從2015年由傳統客車向新能源客車轉型,2016年正式投產。擁有50多項專利技術,已在業界嶄露頭角,并成為成都市新能源客車生產領域最大的一家企業。據中植一客副總陳衛克介紹,中植一客主要生產11米長、10.5米長的大客車,8米長的中巴車以及5.3米長的物流車等多個車型,其中11米長的豪華大巴車已成為市場的“明星車型”,在三亞、千島湖、深圳、杭州等城市供不應求。
在車城南六路,雅駿公司總裝車間外,才下線的200多臺新能源物流車已被京東、德邦等大型電商、物流公司搶購一空,并計劃投入到今年618和“雙十一”網購大戰中。而這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們手頭上近期還有700多臺的生產任務,一切萬事俱備,就只等貨箱材料從外地發過來了。”劉健告訴記者。
以電池為動力,零排放,新能源汽車越來越被市場所認可。2014年雅駿公司生產從零起步,僅僅3年時間,新能源汽車就出現“供不應求”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