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多月,2019年便要畫上句點,但是對于光伏行業來說,伴隨寒冷冬季而來可能并不是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19年三季度,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僅有16GW,業內專家對于2019年全年光伏新增裝機總量的預測是不會超過30GW,同比下降了40%。
回顧整個光伏產業,2019年可謂是最為“動蕩”的一年,財政補貼退坡,政策機制下的平價示范項目落地……相比2018年的44GW,2017年的53GW,2019年的光伏表現似乎有點冷!
“幾年以前,五年以前、十年以前我們如何期盼著平價上網,我們希望平價上網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我記得每次光伏的會議都在談什么時候平價上網,平價上網以后會出現什么局面,但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也并不能說完全事與愿違。”國務院原參事石定寰在某個光伏產業論壇會上表示。
光伏平價的現狀
“5.31”在光伏行業中可以用“刻骨銘心”來形容。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建設規模和補貼的嚴厲規定讓整個光伏產業瞬間遇冷。
《通知》不僅在電價上確定“兩下調”原則,同時對光伏建設規模進行了縮減。一方面,度電補貼和標桿電價降低0.05元/度;另一方面,2018年5月31日-12月31日并網的分布式光伏項目,不享受國家補貼,作為裝機增長大軍的分布式光伏受到嚴重“打擊”。
“在政策大發展的環境背景下,分布式光伏更多地在三華地區集聚,由于沒有政策支持,存量項目在西北地區有一些開發,今年新開工超過1GW的僅僅山東、浙江、河北、江蘇等七個省份,發展速度低于預期。風電目前總的裝機為1.99億千瓦,而光伏很有可能在12月份接近或者超過2億千瓦。”國家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表示。
光伏產業加減法
近三年來,國內光伏市場新增裝機量不斷縮減,隨著平價機制到來,限電等種種原因,極大影響了光伏產業的應用端與制造端。
中國光伏協會王勃華秘書長表示:“光伏產業鏈大的分類分為制造端和應用端,今年這兩端形勢截然不同。應用端今年前三季度出現了超過50%的下降,反觀來制造端,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最低的增長幅度超過了30%,前三季度統計:多晶硅產量約24.4萬噸,電池片產量超過80GW,組件產量75GW,硅片產量100GW。”
國內市場下降除了政策導向,還有路條倒賣,輸送消納,資金成本等原因。近些年國際市場成為不少企業的重點攻堅目標,由原來重要的美國、德國、意大利等市場,逐步轉向中東、巴基斯坦、沙特、印度等市場。例如,2019年越南光伏新增裝機容量超過4GW,新西蘭也超過了1.5GW。
與此同時,光伏應用商業模式也越來越多,光伏+儲能、光伏+儲能+充電、光伏+風電等對光伏增量影響越來越大。
2018年的儲能可以用“熱”字形容。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已投運儲能項目的累計裝機規模為180.9GW,同比增長3%,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170.7GW,同比增長1.0%;電化學儲能和熔融鹽儲熱的累計裝機規模緊隨其后,分別為6.5GW和2.8GW,同比分別增長121%和8%。
適者生存,原來以民營資本為主的光伏產業,正越來越多地轉變為國有資本大舉進入,華能、國家電投、中廣核、浙能等國字號企業的身影越來越多。競爭不斷加劇,光伏企業如何生存,只能通過不斷的技術進步提高質量,降低成本。
光伏產業的期望
2019年即將收官,對于2020年,光伏產業既有期盼,也有焦慮。明年的光伏市場政策如何?總體規劃是多少GW?補貼怎么下發?棄光限電怎么解決?這些問題許是老生常談,但也是行業不得不面對的。
“呼吁光伏行業的從業同仁繼續發展技術,繼續降低成本,讓光伏的經濟性進一步提高,與傳統能源的競爭力進一步加強。希望在“十四五”制定規劃的時候,研究明確電網穩定、消納是否真正存有技術上的問題;國家制定政策的時候給一些提前量,光伏本身自身要不要補貼不是關鍵,關鍵還是說我們得有足夠大的市場。”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曾表示。
對于2020年光伏市場,有人預測是50GW,也有人預測是45GW。有業內人士指出:“期望總是美好的,但現實很骨感,未來技術仍然是競爭的關鍵,誰能最大程度降低度電成本,才能在平價大市場環境中獲得最大收益。而與此同時,國際市場毫無疑問是另一個主戰場。”
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19年三季度,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僅有16GW,業內專家對于2019年全年光伏新增裝機總量的預測是不會超過30GW,同比下降了40%。
回顧整個光伏產業,2019年可謂是最為“動蕩”的一年,財政補貼退坡,政策機制下的平價示范項目落地……相比2018年的44GW,2017年的53GW,2019年的光伏表現似乎有點冷!
“幾年以前,五年以前、十年以前我們如何期盼著平價上網,我們希望平價上網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我記得每次光伏的會議都在談什么時候平價上網,平價上網以后會出現什么局面,但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也并不能說完全事與愿違。”國務院原參事石定寰在某個光伏產業論壇會上表示。
光伏平價的現狀
“5.31”在光伏行業中可以用“刻骨銘心”來形容。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建設規模和補貼的嚴厲規定讓整個光伏產業瞬間遇冷。
《通知》不僅在電價上確定“兩下調”原則,同時對光伏建設規模進行了縮減。一方面,度電補貼和標桿電價降低0.05元/度;另一方面,2018年5月31日-12月31日并網的分布式光伏項目,不享受國家補貼,作為裝機增長大軍的分布式光伏受到嚴重“打擊”。
“在政策大發展的環境背景下,分布式光伏更多地在三華地區集聚,由于沒有政策支持,存量項目在西北地區有一些開發,今年新開工超過1GW的僅僅山東、浙江、河北、江蘇等七個省份,發展速度低于預期。風電目前總的裝機為1.99億千瓦,而光伏很有可能在12月份接近或者超過2億千瓦。”國家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表示。
光伏產業加減法
近三年來,國內光伏市場新增裝機量不斷縮減,隨著平價機制到來,限電等種種原因,極大影響了光伏產業的應用端與制造端。
中國光伏協會王勃華秘書長表示:“光伏產業鏈大的分類分為制造端和應用端,今年這兩端形勢截然不同。應用端今年前三季度出現了超過50%的下降,反觀來制造端,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最低的增長幅度超過了30%,前三季度統計:多晶硅產量約24.4萬噸,電池片產量超過80GW,組件產量75GW,硅片產量100GW。”
國內市場下降除了政策導向,還有路條倒賣,輸送消納,資金成本等原因。近些年國際市場成為不少企業的重點攻堅目標,由原來重要的美國、德國、意大利等市場,逐步轉向中東、巴基斯坦、沙特、印度等市場。例如,2019年越南光伏新增裝機容量超過4GW,新西蘭也超過了1.5GW。
與此同時,光伏應用商業模式也越來越多,光伏+儲能、光伏+儲能+充電、光伏+風電等對光伏增量影響越來越大。
2018年的儲能可以用“熱”字形容。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已投運儲能項目的累計裝機規模為180.9GW,同比增長3%,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170.7GW,同比增長1.0%;電化學儲能和熔融鹽儲熱的累計裝機規模緊隨其后,分別為6.5GW和2.8GW,同比分別增長121%和8%。
適者生存,原來以民營資本為主的光伏產業,正越來越多地轉變為國有資本大舉進入,華能、國家電投、中廣核、浙能等國字號企業的身影越來越多。競爭不斷加劇,光伏企業如何生存,只能通過不斷的技術進步提高質量,降低成本。
光伏產業的期望
2019年即將收官,對于2020年,光伏產業既有期盼,也有焦慮。明年的光伏市場政策如何?總體規劃是多少GW?補貼怎么下發?棄光限電怎么解決?這些問題許是老生常談,但也是行業不得不面對的。
“呼吁光伏行業的從業同仁繼續發展技術,繼續降低成本,讓光伏的經濟性進一步提高,與傳統能源的競爭力進一步加強。希望在“十四五”制定規劃的時候,研究明確電網穩定、消納是否真正存有技術上的問題;國家制定政策的時候給一些提前量,光伏本身自身要不要補貼不是關鍵,關鍵還是說我們得有足夠大的市場。”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曾表示。
對于2020年光伏市場,有人預測是50GW,也有人預測是45GW。有業內人士指出:“期望總是美好的,但現實很骨感,未來技術仍然是競爭的關鍵,誰能最大程度降低度電成本,才能在平價大市場環境中獲得最大收益。而與此同時,國際市場毫無疑問是另一個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