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可再生能源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正式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報告指出,自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頒布實施以來,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顯著擴大,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升。但伴隨產業快速發展,有關開發利用規劃、可再生能源消納及全額保障性收購、度電補貼等部分法律制度,也存在統籌協調不夠、落實不到位、監管薄弱等問題。
針對可再生能源消納及全額保障性收購問題,報告指出,受多種因素影響,一些局部地區棄電率仍然偏高,消納市場容量不足。可再生能源富集區與用電負荷區不匹配,一些地方出于利益考慮不優先接受外來電力,行政區域間壁壘嚴重。同時,我國電源結構性矛盾突出,缺少抽水蓄能等靈活調節電源與可再生能源匹配,特別是在冬季供暖期,煤電機組熱電聯產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矛盾更加突出。如吉林裝機容量是用電負荷的2.6—5.8倍,省內電源持續富余,特別是在冬季供暖期,保證供熱的火電最小發電出力比低谷用電負荷高210—320萬千瓦,電網調峰困難。
在具體落實中,個別省份暫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且存在以低于國家有關政策明確的電價水平收購的情況。如寧夏2018年自行制定風電最低保障性收購利用小時數為750—850小時,遠低于國家核定的1850小時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甘肅2018年自行設置的風電、光伏發電保障性收購小時數分別為774小時和479小時,距國家保障性收購政策規定的風電1800小時和光伏發電1500小時差距較大;實際風電、光伏發電利用小時數中,大部分電量屬于低價市場化交易,發電企業合法權益保障不足。
對于行業普遍關注的可再生能源度電補貼問題,報告也明確表示,在執法檢查中發現,各地電價補償政策落實不到位,補貼資金來源不足,補貼發放不及時,影響了企業正常經營和發展。國家相關部門反映,現行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政策已遠不能滿足可再生能源發展需要。目前征收總額僅能滿足2015年底前已并網項目的補貼需求,“十三五”期間90%以上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補貼資金來源尚未落實。究其原因,報告指出,一是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未及時調整。2016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提高到每千瓦時1.9分,后期未作調整,其他資金來源不足,補償缺口逐步擴大。二是電價附加未依法嚴格征收。第三方評估報告指出,2015—2018年可再生能源電價平均附加征收率僅為84.4%。各地方廣泛存在著只對公共電網工商業用戶征收,對自備電廠用戶、地方電網用電長期未征、少征等問題。三是發展規模缺乏有效控制。可再生能源發展初期,電價調整滯后于技術發展水平,部分可再生能源企業追求高投資回報,非理性投資,搶裝機、搶上網問題突出,一些地方未按照國家規劃有效控制本地區發展規模,加劇了補貼缺口。
針對這一問題,報告特別強調,要綜合研究解決補貼資金拖欠問題。統籌考慮政府財政支撐能力、環境保護和改善民生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開拓思路提出解決存量項目補貼缺口的新辦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新增項目補貼需求。強化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繳,自備電廠應繳費用做到應收盡收,增加基金收入。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通過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綠色電力證書交易等方式減少補貼需求,研究出臺鼓勵存量項目自愿轉為平價項目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合理控制新增項目開發規模和建設時序,規范補償范圍、優化補貼發放程序,縮小補貼缺口,逐步實現收支平衡。制定鼓勵企業自發自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加大對民營企業和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此外,針對相關財稅、土地、環保等政策銜接,非電應用的政策支持,相關技術的研發應用以及行業監管等方面,報告也進一步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和意見建議。
針對可再生能源消納及全額保障性收購問題,報告指出,受多種因素影響,一些局部地區棄電率仍然偏高,消納市場容量不足。可再生能源富集區與用電負荷區不匹配,一些地方出于利益考慮不優先接受外來電力,行政區域間壁壘嚴重。同時,我國電源結構性矛盾突出,缺少抽水蓄能等靈活調節電源與可再生能源匹配,特別是在冬季供暖期,煤電機組熱電聯產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矛盾更加突出。如吉林裝機容量是用電負荷的2.6—5.8倍,省內電源持續富余,特別是在冬季供暖期,保證供熱的火電最小發電出力比低谷用電負荷高210—320萬千瓦,電網調峰困難。
在具體落實中,個別省份暫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且存在以低于國家有關政策明確的電價水平收購的情況。如寧夏2018年自行制定風電最低保障性收購利用小時數為750—850小時,遠低于國家核定的1850小時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甘肅2018年自行設置的風電、光伏發電保障性收購小時數分別為774小時和479小時,距國家保障性收購政策規定的風電1800小時和光伏發電1500小時差距較大;實際風電、光伏發電利用小時數中,大部分電量屬于低價市場化交易,發電企業合法權益保障不足。
對于行業普遍關注的可再生能源度電補貼問題,報告也明確表示,在執法檢查中發現,各地電價補償政策落實不到位,補貼資金來源不足,補貼發放不及時,影響了企業正常經營和發展。國家相關部門反映,現行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政策已遠不能滿足可再生能源發展需要。目前征收總額僅能滿足2015年底前已并網項目的補貼需求,“十三五”期間90%以上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補貼資金來源尚未落實。究其原因,報告指出,一是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未及時調整。2016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提高到每千瓦時1.9分,后期未作調整,其他資金來源不足,補償缺口逐步擴大。二是電價附加未依法嚴格征收。第三方評估報告指出,2015—2018年可再生能源電價平均附加征收率僅為84.4%。各地方廣泛存在著只對公共電網工商業用戶征收,對自備電廠用戶、地方電網用電長期未征、少征等問題。三是發展規模缺乏有效控制。可再生能源發展初期,電價調整滯后于技術發展水平,部分可再生能源企業追求高投資回報,非理性投資,搶裝機、搶上網問題突出,一些地方未按照國家規劃有效控制本地區發展規模,加劇了補貼缺口。
針對這一問題,報告特別強調,要綜合研究解決補貼資金拖欠問題。統籌考慮政府財政支撐能力、環境保護和改善民生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開拓思路提出解決存量項目補貼缺口的新辦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新增項目補貼需求。強化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繳,自備電廠應繳費用做到應收盡收,增加基金收入。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通過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綠色電力證書交易等方式減少補貼需求,研究出臺鼓勵存量項目自愿轉為平價項目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合理控制新增項目開發規模和建設時序,規范補償范圍、優化補貼發放程序,縮小補貼缺口,逐步實現收支平衡。制定鼓勵企業自發自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加大對民營企業和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此外,針對相關財稅、土地、環保等政策銜接,非電應用的政策支持,相關技術的研發應用以及行業監管等方面,報告也進一步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和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