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初(2月1日),印度政府提議,將原來同屬一個序列(8541 40 11)的光伏組件和電池進行單獨分類,并從2020年2月2日開始,對進口的太陽能電池征收20%的普遍性關稅(基本關稅),包括封裝的、未封裝的太陽能電池。嚇了我們中國一跳,以為印度的進口關稅政策又變了。
隨后業內專家表示,突然上調稅率實際上是為了方便未來對電池組件單獨征稅的立法,關稅稅率只能通過法案進行修改,而不能通過憲報公告進行修改。
也就是說2月初的稅率調整暫不會改變現在正在實行的稅率,七月之前,依舊執行15%的保障性關稅。(注:保障性關稅(SGD)于2018年7月正式執行,為期兩年,每半年下調5%的稅率,2020年7月到期,在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間,進口電池組件保障性關稅為15%。)
7月29日保障性關稅到期后,是否繼續對來自中國的電池組件征稅暫未確定,但多數分析師認為,若保障性關稅不繼續,上述關稅政策將會立即執行,拆分電池和組件的分類,就是為了能夠更方便地對電池組件分別征稅,如對組件征稅20%的關稅,而對電池征收10%的關稅。現在沒有人知道7月保障性關稅到期后是取消還是繼續。
關于基本稅率的猜想
在現有保障性關稅15%的情況下,出口印度的最終關稅是20.75%。印度行業內部對取消保障性關稅后的關稅做了一個推測,存在幾種可能的情況:
1)、7月保障稅到期后,取消基本關稅BCD的豁免。這種情況下,開發商必須支付進口產品成本20%的基本關稅,基于基本關稅上10%的社會福利附加稅,以及綜合商品服務稅等,總稅率達到28.1%。
2)、保障稅期滿后,電池和組件的基本關稅(BCD)征收率將有所不同。假設太陽能電池的基本關稅為12.5%,對太陽能組件征收20%的關稅,此時從國外進口太陽能電池的總稅率為19.4%,進口組件的總稅率為28.1%。也就是說,對比當前稅率20.75%,電池進口稅率與當前水平基本持平,而進口組件的稅率則會明顯增加。基于業內普遍共識,這種情況被看做最有可能的情況。
3)、15%的保障性關稅仍在,同時也不豁免基本關稅,這種情況下,印度進口光伏產品的稅率將會達到43.85%,這是最壞的情況。
4)、15%的保障性結束,同時免征基本關稅,只征收5%的IGST(綜合商品和服務稅),這種情況下,進口光伏產品的關稅為5%。但根據市場共識,這種情況是最不可能發生的,如此一來,開發商可以盡情購買中國低價產品了,對國內制造業將是旋風一樣的沖擊。
從保障性關稅到基本關稅
印度不厭其煩地更改稅則和稅率,說到底都是為了保障國內制造業的利益,同時發展本國的制造產業鏈。而現在的局面是,關稅政策上的朝令夕改,或是陡然突變,已經不只是給別人造成麻煩了,還給印度光伏自己帶來了復雜的問題。
當初制定兩年的征稅周期,是政府考慮要留給企業兩年左右的時間新建光伏工廠。但投資商卻認為兩年的期限只是政府一廂情愿的想法,如果企業在此期間想擴產,兩年時間根本不夠,而保障性關稅卻快要到期。
關稅政策長期透明穩定,投資商才有擴產的興趣,但眼下印度光伏行業具有太多不確定性,嚴重影響了企業的長遠規劃。從目前看來,沒有新的制造商在此期間宣布擴產的計劃,已經執行了18個月以上的保障稅沒有產生“任何積極影響”。雖然是出于一片好心,但是政府制定的保障周期并沒有討好到國內制造商。
引入保障稅后,印度國內中小光伏企業、開發商也怨聲載道,稱保障性關稅等政策,不僅沒有簡化問題,反而帶來了更多的障礙。
保障性關稅的實施導致招標和拍賣陷入了僵局。征收保障性關稅提高了進口關稅的組件,印度開發商通過提高電價來補償組件進口的損失,但沒人想支付更高的電價,談不攏,大量的招標和拍賣被推遲或取消。受此影響,2019年,印度的光伏裝機量再度下降,僅為7.3GW,同比下降20%。而那些在宣布保障性關稅時正在開發的項目,他們根據“法律變化”這一條款提出補償請愿,現在還在等待補償。
去年,印度政府還頒布一條國內12GW項目必須使用一定比例國產組件的規定,這個政策和征收保障稅的影響迭加,導致印度國產太陽能電池短缺。許多小型組件制造商抱怨稱,印度只有少數電池供應商能向組件制造商供應優質電池。
初心是扶持當地制造業,但從結果上看,印度電池制造能力沒有顯著變化,硅片、電池、組件等部件還是繼續依賴中國市場。
一個印度組件制造商表示,除非政府提供真正的資本激勵,否則對電池產能投資沒有幫助。我們本來打算投建一個500MW的電池制造基地,但是投資額高達40億盧比(5624萬美元),這還不包括土地和工廠建設費用,而且技術每8-9個月都會有一輪升級,只有在政府財政的支持下,印度的電池產能才能提高,否則,在這個資本密集的產業里,沒有人愿意冒巨大的風險去擴產。
基本稅若實行,受益者可能只有一小部分受到保護的電池制造商。電池制造領域,高投資重資產,新技術革新快,沒有資金的小制造商只有被淘汰。而即便是老牌企業,也不能保證能夠基業長青。去年,印度最大的電池制造商Indosolar四月獲準破產。
保障性關稅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家印度組件制造商表示,印度國內垂直一體的電池組件制造商的玩法通常是購買中國電池加工成組件賣給國內市場,而將自己生產的電池制成的組件出口到美國等其他能獲得更高價格的國家。
回到BCD,若征收基本稅,開發商就會通過提高電價彌補預期的IRR。這好像進入了一個我們熟悉的路徑——拍賣取消、重新談判、法律糾紛變更、等待補償形成的一個循環,最終將導致光伏行業的發展放緩。而由于流動性緊縮,經濟放緩和需求疲軟,印度光伏行業已經步履蹣跚。
一個行業高管表示,在決定是否實施BCD之前,政府首先應該要了解保障性關稅給行業帶來了哪些好處,哪些弊端。借鑒實施保障性關稅的經驗,可能分階段實施基本稅率是最好的辦法。不論政府的決定是什么,市場都需要立即明確規劃和前進的方向。
隨后業內專家表示,突然上調稅率實際上是為了方便未來對電池組件單獨征稅的立法,關稅稅率只能通過法案進行修改,而不能通過憲報公告進行修改。
也就是說2月初的稅率調整暫不會改變現在正在實行的稅率,七月之前,依舊執行15%的保障性關稅。(注:保障性關稅(SGD)于2018年7月正式執行,為期兩年,每半年下調5%的稅率,2020年7月到期,在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間,進口電池組件保障性關稅為15%。)
7月29日保障性關稅到期后,是否繼續對來自中國的電池組件征稅暫未確定,但多數分析師認為,若保障性關稅不繼續,上述關稅政策將會立即執行,拆分電池和組件的分類,就是為了能夠更方便地對電池組件分別征稅,如對組件征稅20%的關稅,而對電池征收10%的關稅。現在沒有人知道7月保障性關稅到期后是取消還是繼續。
關于基本稅率的猜想
在現有保障性關稅15%的情況下,出口印度的最終關稅是20.75%。印度行業內部對取消保障性關稅后的關稅做了一個推測,存在幾種可能的情況:
1)、7月保障稅到期后,取消基本關稅BCD的豁免。這種情況下,開發商必須支付進口產品成本20%的基本關稅,基于基本關稅上10%的社會福利附加稅,以及綜合商品服務稅等,總稅率達到28.1%。
2)、保障稅期滿后,電池和組件的基本關稅(BCD)征收率將有所不同。假設太陽能電池的基本關稅為12.5%,對太陽能組件征收20%的關稅,此時從國外進口太陽能電池的總稅率為19.4%,進口組件的總稅率為28.1%。也就是說,對比當前稅率20.75%,電池進口稅率與當前水平基本持平,而進口組件的稅率則會明顯增加。基于業內普遍共識,這種情況被看做最有可能的情況。
3)、15%的保障性關稅仍在,同時也不豁免基本關稅,這種情況下,印度進口光伏產品的稅率將會達到43.85%,這是最壞的情況。
4)、15%的保障性結束,同時免征基本關稅,只征收5%的IGST(綜合商品和服務稅),這種情況下,進口光伏產品的關稅為5%。但根據市場共識,這種情況是最不可能發生的,如此一來,開發商可以盡情購買中國低價產品了,對國內制造業將是旋風一樣的沖擊。
從保障性關稅到基本關稅
印度不厭其煩地更改稅則和稅率,說到底都是為了保障國內制造業的利益,同時發展本國的制造產業鏈。而現在的局面是,關稅政策上的朝令夕改,或是陡然突變,已經不只是給別人造成麻煩了,還給印度光伏自己帶來了復雜的問題。
當初制定兩年的征稅周期,是政府考慮要留給企業兩年左右的時間新建光伏工廠。但投資商卻認為兩年的期限只是政府一廂情愿的想法,如果企業在此期間想擴產,兩年時間根本不夠,而保障性關稅卻快要到期。
關稅政策長期透明穩定,投資商才有擴產的興趣,但眼下印度光伏行業具有太多不確定性,嚴重影響了企業的長遠規劃。從目前看來,沒有新的制造商在此期間宣布擴產的計劃,已經執行了18個月以上的保障稅沒有產生“任何積極影響”。雖然是出于一片好心,但是政府制定的保障周期并沒有討好到國內制造商。
引入保障稅后,印度國內中小光伏企業、開發商也怨聲載道,稱保障性關稅等政策,不僅沒有簡化問題,反而帶來了更多的障礙。
保障性關稅的實施導致招標和拍賣陷入了僵局。征收保障性關稅提高了進口關稅的組件,印度開發商通過提高電價來補償組件進口的損失,但沒人想支付更高的電價,談不攏,大量的招標和拍賣被推遲或取消。受此影響,2019年,印度的光伏裝機量再度下降,僅為7.3GW,同比下降20%。而那些在宣布保障性關稅時正在開發的項目,他們根據“法律變化”這一條款提出補償請愿,現在還在等待補償。
去年,印度政府還頒布一條國內12GW項目必須使用一定比例國產組件的規定,這個政策和征收保障稅的影響迭加,導致印度國產太陽能電池短缺。許多小型組件制造商抱怨稱,印度只有少數電池供應商能向組件制造商供應優質電池。
初心是扶持當地制造業,但從結果上看,印度電池制造能力沒有顯著變化,硅片、電池、組件等部件還是繼續依賴中國市場。
一個印度組件制造商表示,除非政府提供真正的資本激勵,否則對電池產能投資沒有幫助。我們本來打算投建一個500MW的電池制造基地,但是投資額高達40億盧比(5624萬美元),這還不包括土地和工廠建設費用,而且技術每8-9個月都會有一輪升級,只有在政府財政的支持下,印度的電池產能才能提高,否則,在這個資本密集的產業里,沒有人愿意冒巨大的風險去擴產。
基本稅若實行,受益者可能只有一小部分受到保護的電池制造商。電池制造領域,高投資重資產,新技術革新快,沒有資金的小制造商只有被淘汰。而即便是老牌企業,也不能保證能夠基業長青。去年,印度最大的電池制造商Indosolar四月獲準破產。
保障性關稅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家印度組件制造商表示,印度國內垂直一體的電池組件制造商的玩法通常是購買中國電池加工成組件賣給國內市場,而將自己生產的電池制成的組件出口到美國等其他能獲得更高價格的國家。
回到BCD,若征收基本稅,開發商就會通過提高電價彌補預期的IRR。這好像進入了一個我們熟悉的路徑——拍賣取消、重新談判、法律糾紛變更、等待補償形成的一個循環,最終將導致光伏行業的發展放緩。而由于流動性緊縮,經濟放緩和需求疲軟,印度光伏行業已經步履蹣跚。
一個行業高管表示,在決定是否實施BCD之前,政府首先應該要了解保障性關稅給行業帶來了哪些好處,哪些弊端。借鑒實施保障性關稅的經驗,可能分階段實施基本稅率是最好的辦法。不論政府的決定是什么,市場都需要立即明確規劃和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