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品牌歷經多年鑄造起來,不僅因為它在發展戰略、技術創新、質量服務建立的領先優勢,還在于它非常注重品牌內涵的提升,通過一系列品牌營銷和特色文化讓世界認識中國光伏品牌,實現產業報國的雄心,樹立起民族品牌的一面旗幟。本篇章,以發展成果盤點為主線,對英利品牌建設的成績與經驗進行展示。
把握時代脈搏 英利載譽前行
英利品牌建立那年,正好是鄧小平同志公開說“不改革就沒有出路”的那一年,在那個改革開放的步伐慢慢從沿海向內陸擴展的時候,一切都帶著鮮明的時代烙印。1987年1月15日,保定裕華路上英利化妝品經銷部開業,后來,保定市第一桶純凈水、第一個環保分類垃圾桶、第一家脫水蔬菜出口基地……談到保定“第一”,很多都與英利綁在了一起。
1992年改革開放不斷深入,英利投入到當時尚不為民眾所知的太陽能光伏發電事業。走出國門,先后到美國、西班牙考察,引進外國專家做專業培訓,1993年成立太陽能霓虹燈專業制作公司,以“點一盞太陽燈,照一道騰飛路”為口號,開啟了追逐陽光的腳步。
1999年,英利從承接國家第一個年產3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及應用系統示范項目開始,通過引進先進設備,學習國外先進技術與經驗,結合自身實際加以創新改造,英利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模式,開啟了全球新能源革命的新篇章。
英利的創業期正好趕上世界光伏市場啟動,英利順勢起航,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一個典范。2005年的11月,借助歐洲光伏展,英利與一家硅料貿易商簽訂了2噸硅料,率先啟動了德國市場,西班牙、意大利等市場緊隨其后。那時候的英利幾乎瞬間都能將產能提高十幾倍,創下國際光伏行業發展史上的奇跡,成為國際光伏產業的領軍制造商,并于2007年6月登錄國際資本市場。
在光伏行業瘋狂賺錢的時期,更多的企業選擇把錢投在“投資少見效快”的電池和組件環節,但英利的產品和服務覆蓋了整個光伏產業鏈:硅料制備、鑄錠、電池、組件、系統安裝。擁有全球最完整產業鏈的英利,創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道路,其模式還被世界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和“世界太陽能之父”馬丁•格林稱之為“英利模式”。
真正讓英利從全球產業格局中脫穎而出的是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光伏發展的“寒冬”的洗禮。
20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暴發,英利果斷發起“三大戰役”——針對海外銷售的狙擊戰,針對資本融資的進攻戰和進一步確保市場占有率的攻堅戰。通過“三大戰役”穩扎猛打的戰略擴張,英利在危機中實現逆勢擴張,率先突圍。2008年、2009年組件銷售連續兩年實現翻番,從2007年的142兆瓦增長至525兆瓦,銷售收入從40億元增至72億元,全球市場占有率從5%躍升至10%,進入光伏行業“第一方陣”。
2011年,受歐洲光伏補貼政策調整,歐債危機加劇等因素影響,光伏行業在經歷2010年高速增長之后進入新一輪深度調整期,市場需求嚴重不足。面對比金融危機更加嚴峻的市場形勢,英利于5月24日召開萬人誓師大會,在歐元、美元和人民幣戰區同時發起“全面進攻戰”。通過明確“價格是槍桿子”的策略、建立堅強供應鏈體系、開展差異化營銷等一系列的動作,英利在“寒冬”中保持了平穩發展,2011年全年國內光伏組件銷量將占到總出貨量的20%以上,比2010年增長近2倍。
除了西方發達國家,英利的市場戰略也涉足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自2007年起,英利就開始與東非客戶開展合作,從最初的出售光伏組件到對外承包工程向海外市場輸出資金、技術和服務,英利已延伸到“一帶一路”沿線的十幾個國家。
2014年英利在全球知名市場研究公司IHS進行的《光伏組件消費者需求調查》中位列全球組件品牌知名度第一名。
在國際市場強勢競爭的同時,英利還悄然打響了一場撬動國內光伏市場的品牌戰。2009年3月22日,國投電力敦煌10兆瓦項目開標,這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太陽能光伏電站,國家發改委表態將以此項目確定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并確定放開的市場規模。英利與電投聯手報出了0.69元\度的“驚爆價”轟動業內。當時很多人都質疑英利在開“國際玩笑”,業內普遍認為,這個價格只會血本無歸。但其實,以超低價格殺入市場,英利就是為了向國家、市場、大眾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光伏發電可以很便宜,老百姓能夠用得起。“六毛九”之后,光伏發電離進入千家萬戶越來越近了。
2010年中國政府推動金太陽工程,英利毅然讓利9000萬美元,支持國家。2011年,英利又先后完成青海烏蘭和格爾木110兆瓦組件供應、錫鐵山35兆瓦組件供應等,全年國內光伏組件銷量占到總出貨量20%以上,在國內市場贏得領軍者地位。
2012年,英利又召開轉型升級大會,率先吹響進軍光伏下游的號角,提出兩個轉型和五個升級,改變過去單純生產并銷售光伏組件的模式,涉足光伏電站設計、開發和運營,提供系統的太陽能發電解決方案和服務。最終,全年組件出貨量達到2300兆瓦,成為出貨量全球第一的光伏企業。2013年英利年出貨再次蟬聯全球第一。
2016年,而立之年的英利開始進入“新常態”,通過大刀闊斧的變革創新打造“新英利”,對內注重高質量發展,對外探索新的光伏應用模式。努力推動“光伏入戶”,超過兩萬個分布式項目建成落地。緊隨國家、時代步伐,英利在國家重大戰略指引下,積極探索面向未來的綠色零碳解決方案,把清潔能源帶入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每座建筑,構建萬物發電的零碳世界。在2017年,英利參與發起我國首個零碳研究機構——零碳研究院,以及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研究院,積極推進零碳生態、城市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地,積極開展“光伏+”的各種實踐應用,引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等環保科技研究,目前,已累計研發十代光伏建筑一體化產品。
如今的英利,以主品牌Yingli Solar為依托,輻射發展光伏智造、光伏能源科技、服務業三大板塊,已經成為集光伏組件制造、光伏系列產品開發與應用、電站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及建設運維、城市運營服務及新型城鎮化建設、酒店餐飲、現代金融和綠色物流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集團,進一步完善和延伸了“中國電谷”新能源產業鏈條,同時,也引領光伏行業打響轉型升級的新戰役。
把握時代脈搏 英利載譽前行
英利品牌建立那年,正好是鄧小平同志公開說“不改革就沒有出路”的那一年,在那個改革開放的步伐慢慢從沿海向內陸擴展的時候,一切都帶著鮮明的時代烙印。1987年1月15日,保定裕華路上英利化妝品經銷部開業,后來,保定市第一桶純凈水、第一個環保分類垃圾桶、第一家脫水蔬菜出口基地……談到保定“第一”,很多都與英利綁在了一起。
1999年,英利從承接國家第一個年產3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及應用系統示范項目開始,通過引進先進設備,學習國外先進技術與經驗,結合自身實際加以創新改造,英利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模式,開啟了全球新能源革命的新篇章。
在光伏行業瘋狂賺錢的時期,更多的企業選擇把錢投在“投資少見效快”的電池和組件環節,但英利的產品和服務覆蓋了整個光伏產業鏈:硅料制備、鑄錠、電池、組件、系統安裝。擁有全球最完整產業鏈的英利,創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道路,其模式還被世界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和“世界太陽能之父”馬丁•格林稱之為“英利模式”。
真正讓英利從全球產業格局中脫穎而出的是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光伏發展的“寒冬”的洗禮。
20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暴發,英利果斷發起“三大戰役”——針對海外銷售的狙擊戰,針對資本融資的進攻戰和進一步確保市場占有率的攻堅戰。通過“三大戰役”穩扎猛打的戰略擴張,英利在危機中實現逆勢擴張,率先突圍。2008年、2009年組件銷售連續兩年實現翻番,從2007年的142兆瓦增長至525兆瓦,銷售收入從40億元增至72億元,全球市場占有率從5%躍升至10%,進入光伏行業“第一方陣”。
除了西方發達國家,英利的市場戰略也涉足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自2007年起,英利就開始與東非客戶開展合作,從最初的出售光伏組件到對外承包工程向海外市場輸出資金、技術和服務,英利已延伸到“一帶一路”沿線的十幾個國家。
2014年英利在全球知名市場研究公司IHS進行的《光伏組件消費者需求調查》中位列全球組件品牌知名度第一名。
2010年中國政府推動金太陽工程,英利毅然讓利9000萬美元,支持國家。2011年,英利又先后完成青海烏蘭和格爾木110兆瓦組件供應、錫鐵山35兆瓦組件供應等,全年國內光伏組件銷量占到總出貨量20%以上,在國內市場贏得領軍者地位。
2012年,英利又召開轉型升級大會,率先吹響進軍光伏下游的號角,提出兩個轉型和五個升級,改變過去單純生產并銷售光伏組件的模式,涉足光伏電站設計、開發和運營,提供系統的太陽能發電解決方案和服務。最終,全年組件出貨量達到2300兆瓦,成為出貨量全球第一的光伏企業。2013年英利年出貨再次蟬聯全球第一。
2016年,而立之年的英利開始進入“新常態”,通過大刀闊斧的變革創新打造“新英利”,對內注重高質量發展,對外探索新的光伏應用模式。努力推動“光伏入戶”,超過兩萬個分布式項目建成落地。緊隨國家、時代步伐,英利在國家重大戰略指引下,積極探索面向未來的綠色零碳解決方案,把清潔能源帶入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每座建筑,構建萬物發電的零碳世界。在2017年,英利參與發起我國首個零碳研究機構——零碳研究院,以及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研究院,積極推進零碳生態、城市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地,積極開展“光伏+”的各種實踐應用,引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等環保科技研究,目前,已累計研發十代光伏建筑一體化產品。
如今的英利,以主品牌Yingli Solar為依托,輻射發展光伏智造、光伏能源科技、服務業三大板塊,已經成為集光伏組件制造、光伏系列產品開發與應用、電站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及建設運維、城市運營服務及新型城鎮化建設、酒店餐飲、現代金融和綠色物流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集團,進一步完善和延伸了“中國電谷”新能源產業鏈條,同時,也引領光伏行業打響轉型升級的新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