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以來,個別地方利用霧炮車、灑水車等給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注水”現象,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在1月31日的環保部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表示,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工作的生命線,“對于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不管是弄虛作假還是干擾采樣環境,環保部是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絕不姑息。”(2月1日《北京青年報》)
監測數據造假由來已久,環境監測領域概莫能外。早先還是污染企業“動歪腦筋”,或者虛報、瞞報、造假、偷排,與環保執法人員捉迷藏;或者想盡辦法干擾在線監控設備。近兩年,環境監測部門主動造假的案例也不時見諸報端。最近的一例就是,前不久,為了改善環境監測數據,作業人員沒掌握好“火候”,一個“用力過猛”,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環保局大樓被霧炮車噴成了冰雕。
誰都知道,如果無法收集到真實、準確的環境監測數據,勢必影響決策者對于環保現狀的客觀判斷,錯誤數據難免誤導政策。然而,縱觀近年媒體報道,個別地方的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自動監測站點卻數次受到人為干擾,這也是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正如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所言,發生類似情況的主要原因還在于地方不正確的政績觀,不在污染治理上下功夫,而在數據上動歪腦筋。另外,有的地方歷史欠賬較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就會在監測數據上做文章。
很顯然,問題還是出在了“地方”。有假必打!環境監測數據不容許造假現象存在。從大處說,關鍵就在于拋棄“以GDP增長論英雄”的政績觀,徹底扭轉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現象,只有真的重視環保了,才會沒有造假的強烈沖動了。
也要看到,近年接二連三地爆出人為干擾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自動監測站點事件,雖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但是,從公開報道分析,大多僅是對直接責任人和分管責任人給予不同程度的行政處分,這樣的懲處震懾力似乎還無法達到令人警醒的效果。所以,從技術層面講,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建立健全防范和懲治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強化責任落實,做好站點安全保障工作,尤為必要。
監測數據造假由來已久,環境監測領域概莫能外。早先還是污染企業“動歪腦筋”,或者虛報、瞞報、造假、偷排,與環保執法人員捉迷藏;或者想盡辦法干擾在線監控設備。近兩年,環境監測部門主動造假的案例也不時見諸報端。最近的一例就是,前不久,為了改善環境監測數據,作業人員沒掌握好“火候”,一個“用力過猛”,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環保局大樓被霧炮車噴成了冰雕。
誰都知道,如果無法收集到真實、準確的環境監測數據,勢必影響決策者對于環保現狀的客觀判斷,錯誤數據難免誤導政策。然而,縱觀近年媒體報道,個別地方的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自動監測站點卻數次受到人為干擾,這也是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正如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所言,發生類似情況的主要原因還在于地方不正確的政績觀,不在污染治理上下功夫,而在數據上動歪腦筋。另外,有的地方歷史欠賬較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就會在監測數據上做文章。
很顯然,問題還是出在了“地方”。有假必打!環境監測數據不容許造假現象存在。從大處說,關鍵就在于拋棄“以GDP增長論英雄”的政績觀,徹底扭轉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現象,只有真的重視環保了,才會沒有造假的強烈沖動了。
也要看到,近年接二連三地爆出人為干擾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自動監測站點事件,雖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但是,從公開報道分析,大多僅是對直接責任人和分管責任人給予不同程度的行政處分,這樣的懲處震懾力似乎還無法達到令人警醒的效果。所以,從技術層面講,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建立健全防范和懲治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強化責任落實,做好站點安全保障工作,尤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