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北京的天更藍了。今年1月,北京迎來了2013年以來首個秋冬季無重污染日的月份,全月空氣質量指數“優良”天數比例達80.6%,一度趕超珠三角地區。
曾幾何時,頻發的霧霾天氣讓PM2.5指數從科學研究領域逐漸步入大眾視野。人類活動對PM2.5指數影響到底有多大?華北地區“原生態”空氣質量究竟幾何?快跟隨經濟日報記者一起去上甸子區域大氣本底觀測站瞧一瞧吧。
所謂“本底”,顧名思義,指在未受到人類活動影響的條件下大氣各成分的自然含量。因此,大氣本底觀測站一般選擇在遠離人類活動和污染源的地區落腳,以最大限度“還原”大氣的本來面目。
據京津冀環境氣象中心副主任權維俊介紹,上甸子區域大氣本底觀測站坐落于北京市密云區上甸子村,海拔高度293.3米,距北京市區約150公里,處于京津冀經濟圈中心位置又能遠離城市中心,周邊無自然和人為污染源。作為我國僅有的6個區域大氣本底觀測站之一,上甸子站從1958年開始進行地面氣象觀測,是監測華北區域及京津冀地區大氣本底成分的重要站點,也為全國和全球提供了諸多大氣成分觀測數據,有效運用于氣象業務、科研和決策服務。
大氣成分觀測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它既受到人為因素影響,也保留著最自然的“本色”。權維俊告訴記者,本底成分正是來源于對天氣、氣候、大氣環境有重要影響的顆粒物和微量氣體觀測,如大氣氣溶膠、溫室氣體、反應性氣體等,盡管它們加起來占大氣總體積的比例不到1%,但這些觀測要素在應對氣候變化、生態文明建設和大氣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將發揮出重要作用。
在上甸子站北邊的山坡上,矗立著一座82米高的鐵塔,上面左右兩端對稱伸出10多個探頭,分別從80米和18米處實時采集空氣,并從下端管道將采集到的空氣樣本傳輸至相應監測儀器;再看站內實驗室里,數十臺精密儀器正井然有序地運轉測量,記錄下涵蓋《京都議定書》中所有6大類涉及的60多種觀測要素。
根據上甸子站長達60年的氣候觀測數據分析表明,上甸子地區正在變暖和“變干”,同時大氣的水平運動趨于穩定。近10年來,該地區的PM2.5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有明顯下降趨勢,二氧化氮下降趨勢不明顯,而臭氧卻呈增加趨勢;此外,溫室氣體濃度還在增加。這些數據均可直觀捕捉到華北地區大氣成分變化的蛛絲馬跡。
“通過長期監測出相對純凈、遠離人類活動影響的大氣成分數據,與北京城區的大氣監測點數據對比分析后,可以有效得出,華北區域特別是京津冀地區因人類活動而導致大氣成分本底濃度變化的相關結論。”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成分研究所副所長徐曉斌認為,自2005年前后,不論是華北大氣本底還是北京城區的PM2.5濃度,均呈明顯下降趨勢,這恰恰體現出近幾年大氣污染治理與環境保護的成效。
如今,上甸子站每日為環境氣象預報員提供實時顆粒物和反應性氣體濃度觀測數據,輔助預報員進行環境氣象預報。他們利用上甸子觀測數據共發表學術論文127篇,其中,《中國溫室氣體公報》《酸雨觀測年報》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大氣環境評估方面具有較大影響力;同時,《我國鹵代溫室氣體減排成效顯著,建立我國溫室氣體監測分析系統十分重要》《環首都圈霧霾成因分析及大氣污染防治對策建議》等多份決策服務報告,已為華北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指點迷津。
“大氣本底監測站除了能夠觀察大氣成分變化趨勢,還能在實踐中檢驗環保部門開展的污染防控措施和策略是否有效,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指示劑’和‘前瞻器’。”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林偉立表示,長期從事大氣本底成分監測工作,就是想從長效機制上研究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希望通過對大氣成分科學綜合的精確監測服務氣象部門做決策,為這場治理大氣污染的攻堅戰貢獻力量。
曾幾何時,頻發的霧霾天氣讓PM2.5指數從科學研究領域逐漸步入大眾視野。人類活動對PM2.5指數影響到底有多大?華北地區“原生態”空氣質量究竟幾何?快跟隨經濟日報記者一起去上甸子區域大氣本底觀測站瞧一瞧吧。
所謂“本底”,顧名思義,指在未受到人類活動影響的條件下大氣各成分的自然含量。因此,大氣本底觀測站一般選擇在遠離人類活動和污染源的地區落腳,以最大限度“還原”大氣的本來面目。
據京津冀環境氣象中心副主任權維俊介紹,上甸子區域大氣本底觀測站坐落于北京市密云區上甸子村,海拔高度293.3米,距北京市區約150公里,處于京津冀經濟圈中心位置又能遠離城市中心,周邊無自然和人為污染源。作為我國僅有的6個區域大氣本底觀測站之一,上甸子站從1958年開始進行地面氣象觀測,是監測華北區域及京津冀地區大氣本底成分的重要站點,也為全國和全球提供了諸多大氣成分觀測數據,有效運用于氣象業務、科研和決策服務。
大氣成分觀測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它既受到人為因素影響,也保留著最自然的“本色”。權維俊告訴記者,本底成分正是來源于對天氣、氣候、大氣環境有重要影響的顆粒物和微量氣體觀測,如大氣氣溶膠、溫室氣體、反應性氣體等,盡管它們加起來占大氣總體積的比例不到1%,但這些觀測要素在應對氣候變化、生態文明建設和大氣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將發揮出重要作用。
在上甸子站北邊的山坡上,矗立著一座82米高的鐵塔,上面左右兩端對稱伸出10多個探頭,分別從80米和18米處實時采集空氣,并從下端管道將采集到的空氣樣本傳輸至相應監測儀器;再看站內實驗室里,數十臺精密儀器正井然有序地運轉測量,記錄下涵蓋《京都議定書》中所有6大類涉及的60多種觀測要素。
根據上甸子站長達60年的氣候觀測數據分析表明,上甸子地區正在變暖和“變干”,同時大氣的水平運動趨于穩定。近10年來,該地區的PM2.5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有明顯下降趨勢,二氧化氮下降趨勢不明顯,而臭氧卻呈增加趨勢;此外,溫室氣體濃度還在增加。這些數據均可直觀捕捉到華北地區大氣成分變化的蛛絲馬跡。
“通過長期監測出相對純凈、遠離人類活動影響的大氣成分數據,與北京城區的大氣監測點數據對比分析后,可以有效得出,華北區域特別是京津冀地區因人類活動而導致大氣成分本底濃度變化的相關結論。”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成分研究所副所長徐曉斌認為,自2005年前后,不論是華北大氣本底還是北京城區的PM2.5濃度,均呈明顯下降趨勢,這恰恰體現出近幾年大氣污染治理與環境保護的成效。
如今,上甸子站每日為環境氣象預報員提供實時顆粒物和反應性氣體濃度觀測數據,輔助預報員進行環境氣象預報。他們利用上甸子觀測數據共發表學術論文127篇,其中,《中國溫室氣體公報》《酸雨觀測年報》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大氣環境評估方面具有較大影響力;同時,《我國鹵代溫室氣體減排成效顯著,建立我國溫室氣體監測分析系統十分重要》《環首都圈霧霾成因分析及大氣污染防治對策建議》等多份決策服務報告,已為華北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指點迷津。
“大氣本底監測站除了能夠觀察大氣成分變化趨勢,還能在實踐中檢驗環保部門開展的污染防控措施和策略是否有效,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指示劑’和‘前瞻器’。”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林偉立表示,長期從事大氣本底成分監測工作,就是想從長效機制上研究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希望通過對大氣成分科學綜合的精確監測服務氣象部門做決策,為這場治理大氣污染的攻堅戰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