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法多晶硅制備技術是近年來針對太陽能級多晶硅的質量要求發展起來的新技術。該技術是采用濕法冶金、電子束精煉、真空定向凝固等先進的冶金技術,對工業硅進行進一步提純,得到光伏電池能夠使用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這個技術由于工藝路線短,能耗僅為改良西門子法的20%左右,因此被認為最有可能生產價格低廉太陽能級多晶硅的新技術。隨著該技術的日益成熟,加上成本低、耗能低、投資少、環境友好等優點吸引了國內外多家光伏主流企業的青睞。日本從2001年起,針對光伏用途開始試驗冶金法多晶硅,德國和挪威也從2004年開始進行研究,加拿大和美國則從2007年開始進行有關試驗和研究。
中國則是從2005年開始對此進行研究的。目前,寧夏發電集團,上海普羅,廈門佳科、河南迅天宇等公司與廈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高校緊密合作,聯合攻關,所生產的冶金法多晶硅,都已經成功制成了太陽能光伏電池,并開始銷售和進入并網電站大量使用。產業化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由于我國的冶金法多晶硅制備技術都是自主研發,完全擁有自己的核心知識產權,對國外廠家不存在任何依賴,設備也全部由國內制造;因此,今后的技術升級空間大,成本下降的空間也大,裝備制造的能力也較強。完全具備成為全球太陽能級多晶硅制造強國的實力。
在此背景下,將于9月12-15日在寧夏銀川召開的,由我國冶金法太陽能多晶硅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起主辦的首屆冶金法太陽能多晶硅制備技術國際研討會(ISMSOG’2010)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來自德國、日本、挪威、加拿大、美國等國際著名企業和研究機構如Elkem Solar、6N Silicon Inc、Becancour Silicon Inc.、日本東京大學、挪威科技大學等冶金法研發主流專家紛紛報名參會,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永年、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懿等專家領銜的國內冶金法主要研發團隊也將參會并同國外同行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