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在成都,不時能‘邂逅’貢嘎山的美景,在高樓林立的今天還能看見杜甫筆下‘窗含西嶺千秋雪’的勝景,心里非常興奮。”這是攝影師丘寒的親身體會。
在成都看雪山的機會多了,緣于“成都藍”頻頻上線。數據和成績互相印證,成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2月7日,全市PM10、PM2.5濃度同比下降4.8%、5.8%,優良天數達到235天,優良天數率達70.1%,創下自2013年國家實施空氣質量評價新標準以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提前24天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并在今年9月26日摘得了聯合國2018年度全球綠色低碳領域先鋒城市藍天獎。
“成都藍”頻頻上線的背后,是成都市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的努力。針對自身特點,成都市打破慣性思維,運用信息化手段找準“病灶”,在精準管控上下功夫,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奠定良好的基礎。
精準溯源 找準“病灶”
成都市大氣環境治理面臨“先天缺陷”和“后天不足”:地處四川盆地、氣象條件不利,導致大氣污染物積聚不散;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煤煙塵和工業形成復合型污染。“在‘天不幫忙’的情況下,要想突破‘盆地桎梏’,必須靠‘人努力’,首先就是要運用信息化手段找準病灶。”成都市環保局局長張軍說。
為此,成都近年來加強大氣科研重點實驗室建設,多種技術定量解析大氣污染物來源、成因和貢獻率,鎖定工業、機動車、揚塵 “三大污染源”。同時,通過開展污染源普查,比對逾300萬戶工商企業數據、逾43萬戶用電企業數據、逾103萬戶企業稅務數據,編制十一大類逾27萬戶固定污染源企業動態清單,結合大數據技術,與騰訊公司合作開發運用“大氣污染源電子地圖”,提高了固定源點源化率。
“這就相當于一個污染排放地圖,涉及大氣的各類污染源數量、行業和地區分布,都能在電子地圖上得到體現。這對加強污染物排放監管以及大氣污染防治,都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張軍表示。
在精準溯源、摸清污染源底數的基礎上,成都市環保局還對空氣質量數值模式開展本地化研究和調試,建立本地化空氣質量數值模式系統,7天空氣質量預報等級準確率達80%左右。高準確率的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可以為成都市及時采取更加有效的大氣污染控制措施及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提供支撐,提高重污染天氣應急效率。2018年截至12月7日,重污染天數為4天,同比減少12天。
“成都市空氣污染的治理,越往后面難度越大。”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說。不過,他也表示,成都的空氣污染監測數據穩步趨好、大氣污染治理措施也落實到位,堅持下去,藍天保衛戰是一定能取得勝利的。
靶向整治 分類治霾
治理大氣污染,成都市摒棄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從去年以來,瞄準工業、機動車、揚塵三大重點靶向,通過全面實施“治霾十條”和大氣污染防治“650”工程,開展壓減燃煤、治污減排、控車減油、清潔降塵、綜合執法、科技治霾“六大行動”,以精細化管理猛藥去疴,持續改善空氣質量。
在工業污染治理方面,祭出了“治、管、控”三把利刃,強化淘汰落后產能。實施“換血式改造”壓減燃煤,禁止新建燃煤鍋爐,淘汰或清潔改造889臺燃煤鍋爐,實現全市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和禁燃區燃煤鍋爐“雙清零”,還對部分電廠實施冬季錯峰生產和壓減發電量,減少了燃煤使用。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對14148戶企業采取依法關閉一批、整改規范一批、調遷入園一批“三個一批”分類處置,并通過建立信息平臺的方式實行“清單管理”,防止死灰復燃。加大治污減排力度,對重點行業企業實行“一廠一策”,提高限制類重點行業企業錯峰限產比例,鼓勵重點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
在機動車污染治理方面,治理、淘汰和升級改造并舉。“成都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483萬輛,居全國第二,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巨大。”四川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張凱山分析說。
成都在全面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的同時,還把重心放在了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管控上。研究表明,運渣車、重型柴油車、工程車等非道路移動機械尾氣氮氧化物排放占成都中心城區總量的70%以上。為此,成都劃定了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使用區,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并于今年7月在全國首創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監管制度,建設了“成都市非道路移動源排放監管平臺”,對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備案登記,實行環保標志“身份證”管理,做到一車一碼,取得環保標志的工程機械必須“掃碼”錄入信息后方可進場作業。目前,已累計發放“身份證”2.8萬余個,僅4個月時間就實現了備案登記機械數量全國城市領先。
在清潔降塵方面,強化對建筑工地、園林綠化工地、市政交通工地、房屋拆除(待遷)工地“四大工地”管控,同時還對1577個建設項目安裝了揚塵在線監測設備、建設工地揚塵監控及建筑垃圾運輸處置信息和監管平臺,提升了揚塵治理信息化水平。
“打好藍天保衛戰依然是成都的重中之重,我們一定會留住藍天白云、清新空氣。”張軍表示。
在成都看雪山的機會多了,緣于“成都藍”頻頻上線。數據和成績互相印證,成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2月7日,全市PM10、PM2.5濃度同比下降4.8%、5.8%,優良天數達到235天,優良天數率達70.1%,創下自2013年國家實施空氣質量評價新標準以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提前24天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并在今年9月26日摘得了聯合國2018年度全球綠色低碳領域先鋒城市藍天獎。
“成都藍”頻頻上線的背后,是成都市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的努力。針對自身特點,成都市打破慣性思維,運用信息化手段找準“病灶”,在精準管控上下功夫,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奠定良好的基礎。
精準溯源 找準“病灶”
成都市大氣環境治理面臨“先天缺陷”和“后天不足”:地處四川盆地、氣象條件不利,導致大氣污染物積聚不散;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煤煙塵和工業形成復合型污染。“在‘天不幫忙’的情況下,要想突破‘盆地桎梏’,必須靠‘人努力’,首先就是要運用信息化手段找準病灶。”成都市環保局局長張軍說。
為此,成都近年來加強大氣科研重點實驗室建設,多種技術定量解析大氣污染物來源、成因和貢獻率,鎖定工業、機動車、揚塵 “三大污染源”。同時,通過開展污染源普查,比對逾300萬戶工商企業數據、逾43萬戶用電企業數據、逾103萬戶企業稅務數據,編制十一大類逾27萬戶固定污染源企業動態清單,結合大數據技術,與騰訊公司合作開發運用“大氣污染源電子地圖”,提高了固定源點源化率。
“這就相當于一個污染排放地圖,涉及大氣的各類污染源數量、行業和地區分布,都能在電子地圖上得到體現。這對加強污染物排放監管以及大氣污染防治,都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張軍表示。
在精準溯源、摸清污染源底數的基礎上,成都市環保局還對空氣質量數值模式開展本地化研究和調試,建立本地化空氣質量數值模式系統,7天空氣質量預報等級準確率達80%左右。高準確率的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可以為成都市及時采取更加有效的大氣污染控制措施及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提供支撐,提高重污染天氣應急效率。2018年截至12月7日,重污染天數為4天,同比減少12天。
“成都市空氣污染的治理,越往后面難度越大。”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說。不過,他也表示,成都的空氣污染監測數據穩步趨好、大氣污染治理措施也落實到位,堅持下去,藍天保衛戰是一定能取得勝利的。
靶向整治 分類治霾
治理大氣污染,成都市摒棄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從去年以來,瞄準工業、機動車、揚塵三大重點靶向,通過全面實施“治霾十條”和大氣污染防治“650”工程,開展壓減燃煤、治污減排、控車減油、清潔降塵、綜合執法、科技治霾“六大行動”,以精細化管理猛藥去疴,持續改善空氣質量。
在工業污染治理方面,祭出了“治、管、控”三把利刃,強化淘汰落后產能。實施“換血式改造”壓減燃煤,禁止新建燃煤鍋爐,淘汰或清潔改造889臺燃煤鍋爐,實現全市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和禁燃區燃煤鍋爐“雙清零”,還對部分電廠實施冬季錯峰生產和壓減發電量,減少了燃煤使用。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對14148戶企業采取依法關閉一批、整改規范一批、調遷入園一批“三個一批”分類處置,并通過建立信息平臺的方式實行“清單管理”,防止死灰復燃。加大治污減排力度,對重點行業企業實行“一廠一策”,提高限制類重點行業企業錯峰限產比例,鼓勵重點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
在機動車污染治理方面,治理、淘汰和升級改造并舉。“成都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483萬輛,居全國第二,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巨大。”四川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張凱山分析說。
成都在全面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的同時,還把重心放在了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管控上。研究表明,運渣車、重型柴油車、工程車等非道路移動機械尾氣氮氧化物排放占成都中心城區總量的70%以上。為此,成都劃定了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使用區,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并于今年7月在全國首創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監管制度,建設了“成都市非道路移動源排放監管平臺”,對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備案登記,實行環保標志“身份證”管理,做到一車一碼,取得環保標志的工程機械必須“掃碼”錄入信息后方可進場作業。目前,已累計發放“身份證”2.8萬余個,僅4個月時間就實現了備案登記機械數量全國城市領先。
在清潔降塵方面,強化對建筑工地、園林綠化工地、市政交通工地、房屋拆除(待遷)工地“四大工地”管控,同時還對1577個建設項目安裝了揚塵在線監測設備、建設工地揚塵監控及建筑垃圾運輸處置信息和監管平臺,提升了揚塵治理信息化水平。
“打好藍天保衛戰依然是成都的重中之重,我們一定會留住藍天白云、清新空氣。”張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