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疫情的影響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新能源產業鏈的復工復產、開工建設也受到了極大的波及。初步判斷,陸上風電建設工期可能受到三個月到半年以上的影響,海上風電受到的影響則更大。
與此同時,按照我們國家的能源管理政策,2018年年底前核準的風電項目必須在今年年底并網,才能拿到當時核準電價。這樣一來,就形成了行業政策和產業發展的實際相悖或相矛盾的一個時間節點。在當前的特殊背景之下,我們建議國家能源管理部門能夠適時調整國家能源政策,適當延長項目并網時間,給風電行業留出更多的時間窗口。
在過去的一年,在國家競價、平價政策的調整下,2019年國內風電行業進入搶開工、搶并網、搶建設、搶風機,這樣一種新的產業形態。當然,“搶裝”這種產業形態并不是行業所希望發生的,也不是產業發展的常態。但是,在“搶裝”的大潮之下,產業鏈的各方都不希望被落下。
在“搶裝”的刺激下,一系列連鎖反應在產業鏈內快速傳導。首先表現為新能源投資企業在過去一年大幅增加了新能源行業的資本開支,大幅增加了行業的招標采購規模。行業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風電行業招標規模在7000萬千瓦左右,其中陸上風電招標規模6000萬左右,海上風電1000萬左右。這一巨量招標規模遠遠超出我們風電產業鏈的供應能力,更超過了電網公司并網消納的能力。
在一系列的“搶裝”影響下,風電行業的發展秩序和產業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尤其表現在風機制造環節,主流風機設備價格從2018年年底3300—3500元/千瓦,上漲到4000元/千瓦以上。風電設備成本大幅上升,推高了很多風電項目的工程造價。諸多“搶裝”項目的經濟收益受到嚴重的影響。
在“搶裝”的格局之下,風電主要零部件處于供不應求或者說嚴重短缺的狀況。比如,風機葉片填充材料巴沙木供應不足,在巴沙木的原產地美洲,許多資源已經被投資企業快速圈占。這一狀況影響國內風機葉片的生產交付。
另外,在全球疫情影響之下,諸多國家采取了管制措施,風機核心零部件的進口受到影響,影響風機的交付和項目開工建設。
我們預計,在政策影響之下,風電“搶裝”會在2020年、2021年, 甚至在2022年仍然會持續。在“搶裝”的影響之下,產業發展會面臨著幾點隱患和風險。我們研究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搶裝”之下風機設備和零部件質量風險,可能影響未來風電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第二,大量“搶裝”項目并網對電網的影響越來越大,棄風限電的矛盾有可能重新加劇。
第三,隨著“搶裝”項目的增加,新能源補貼的需求會越來越多,財政補貼壓力將與日俱增,新能源企業的現金流也受到影響。2019年年底,全國新能源補貼缺口在3000億元左右,預計到2030年補貼缺口規模超過萬億,這是一個巨量的資金缺口。“搶裝”在無形之中加劇了這一矛盾。
第四,在“搶裝”的大潮之下,塔筒、葉片等產業鏈公司選擇了產能擴張。但是,在“搶裝”結束之后這些擴張的產能有可能成為過剩產能,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
“搶裝”的核心驅動力是國家政策調整。我們認為解鈴還須系鈴人,新能源行業也特別希望政策能夠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尤其是在當前疫情的特殊背景之下,我們建議能源管理部門能夠適時調整風電并網的管理政策,適當延長并網期限,給新能源企業更多的時間窗口,以重樹新能源開發企業投資新能源的信心,穩定行業發展預期,保持全社會投資穩定。
當然,風電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仍需要全產業鏈共同努力,共同推動技術進步、加強成本管控、共同推動商業模式的創新,以提高新能源行業的競爭力。
與此同時,按照我們國家的能源管理政策,2018年年底前核準的風電項目必須在今年年底并網,才能拿到當時核準電價。這樣一來,就形成了行業政策和產業發展的實際相悖或相矛盾的一個時間節點。在當前的特殊背景之下,我們建議國家能源管理部門能夠適時調整國家能源政策,適當延長項目并網時間,給風電行業留出更多的時間窗口。
在過去的一年,在國家競價、平價政策的調整下,2019年國內風電行業進入搶開工、搶并網、搶建設、搶風機,這樣一種新的產業形態。當然,“搶裝”這種產業形態并不是行業所希望發生的,也不是產業發展的常態。但是,在“搶裝”的大潮之下,產業鏈的各方都不希望被落下。
在“搶裝”的刺激下,一系列連鎖反應在產業鏈內快速傳導。首先表現為新能源投資企業在過去一年大幅增加了新能源行業的資本開支,大幅增加了行業的招標采購規模。行業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風電行業招標規模在7000萬千瓦左右,其中陸上風電招標規模6000萬左右,海上風電1000萬左右。這一巨量招標規模遠遠超出我們風電產業鏈的供應能力,更超過了電網公司并網消納的能力。
在一系列的“搶裝”影響下,風電行業的發展秩序和產業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尤其表現在風機制造環節,主流風機設備價格從2018年年底3300—3500元/千瓦,上漲到4000元/千瓦以上。風電設備成本大幅上升,推高了很多風電項目的工程造價。諸多“搶裝”項目的經濟收益受到嚴重的影響。
在“搶裝”的格局之下,風電主要零部件處于供不應求或者說嚴重短缺的狀況。比如,風機葉片填充材料巴沙木供應不足,在巴沙木的原產地美洲,許多資源已經被投資企業快速圈占。這一狀況影響國內風機葉片的生產交付。
另外,在全球疫情影響之下,諸多國家采取了管制措施,風機核心零部件的進口受到影響,影響風機的交付和項目開工建設。
我們預計,在政策影響之下,風電“搶裝”會在2020年、2021年, 甚至在2022年仍然會持續。在“搶裝”的影響之下,產業發展會面臨著幾點隱患和風險。我們研究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搶裝”之下風機設備和零部件質量風險,可能影響未來風電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第二,大量“搶裝”項目并網對電網的影響越來越大,棄風限電的矛盾有可能重新加劇。
第三,隨著“搶裝”項目的增加,新能源補貼的需求會越來越多,財政補貼壓力將與日俱增,新能源企業的現金流也受到影響。2019年年底,全國新能源補貼缺口在3000億元左右,預計到2030年補貼缺口規模超過萬億,這是一個巨量的資金缺口。“搶裝”在無形之中加劇了這一矛盾。
第四,在“搶裝”的大潮之下,塔筒、葉片等產業鏈公司選擇了產能擴張。但是,在“搶裝”結束之后這些擴張的產能有可能成為過剩產能,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
“搶裝”的核心驅動力是國家政策調整。我們認為解鈴還須系鈴人,新能源行業也特別希望政策能夠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尤其是在當前疫情的特殊背景之下,我們建議能源管理部門能夠適時調整風電并網的管理政策,適當延長并網期限,給新能源企業更多的時間窗口,以重樹新能源開發企業投資新能源的信心,穩定行業發展預期,保持全社會投資穩定。
當然,風電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仍需要全產業鏈共同努力,共同推動技術進步、加強成本管控、共同推動商業模式的創新,以提高新能源行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