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華和國電電力同時停牌,煤電聯姻可能邁出一大步。其母公司一家缺個董事長,一家少個總經理,更增加了兩家公司整合的猜想。
坊間傳言已久的五大發電重組料邁出了一大步,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的“發電+煤炭”合并模式可能率先被敲定。
2017年6月4日,中國神華、國電電力同時發布公告稱,6月2日接控股股東集團公司通知,獲悉其擬籌劃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項,公司股票自6月5日起停牌。
外界猜測,不出意外,國電和神華的合并重組正式進入了實質性環節。
發電企業重組流傳已久,五家發電央企合并的各種版本在市場上被多次解讀。最近一次傳言來自于彭博社,稱神華、中廣核和大唐合并為一家公司;華電、國電和中核合并為一家公司;華能和國電投合并為一家公司。消息一出,大唐發電強勢漲停,近半年以來,由于一直有大唐與神華合并的消息,大唐發電的股票也被市場輪番炒作(這下估計就慘了)。
為什么會是國電?
煤炭企業與發電企業重組一直被認為是最佳方案,因為在中國,煤和電矛盾由來已久,讓煤炭企業牽手發電企業,可以最大程度規避市場風險,煤電一體化可以對沖煤炭價格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東邊不亮西邊亮”。
但國電集團與神華的重組聯姻,還是令外界頗為意外,因為在之前的多種傳言中,神華與大唐的緋聞最多,并未有國電集團與煤炭企業重組的方案流出。
神華與發電企業重組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作為世界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每年的煤炭銷售量近5億噸,在煤炭定價上有充足的話語權。此外,神華還擁有近8000萬千瓦的電力裝機,以及鐵路、港口、航運、煤制油與煤化工等產業,是一個標準的超級巨無霸,這也是過去幾年煤炭市場跌入低谷之時,神華依然保持強勁業績的原因所在。
神華這個“高富帥”為何拋棄了大唐與國電進行了聯姻?
首先,煤電重組的大格局已定,兩家公司優勢互補,重組后可發揮各自優勢,使企業效益最大化。
有評論說,神華資產優良,負擔較輕。傍上神華,烏雞都能變鳳凰,何況國電并不是烏雞,而是一個會下蛋的母雞!
近幾年來,國電集團在五大發電中,無論從業績還是電源結構上,表現都非常搶眼,在上輪電改之時,發電企業被分成五家,一直以來幾家公司的排序為: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和中電投。事實上,最近幾年,國電后來居上,其業績和裝機規模增長迅速,一直排在華能之后,位列五大發電第二位。
另一方面,國電集團電源結構非常優良,尤其在風電領域,在五大發電中排在第一位。截至2017年4月,國電集團風電裝機規模達到了2583萬千瓦,從體量上看,這一規模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風電企業。這一超級強大的風電板塊,對神華而言有著足夠的吸引力。
神華盡管資產多元化,但依然以煤為主,且擁有大量的火電裝機,由于目前國家對發電企業電源結構的非水可再生配比有著嚴格的規定,因此,擁有全球最大風電裝機的國電與神華牽手成功也就不足為奇了。
事實上,國電+神華的組合,對雙方而言,不僅是優勢互補,更是強強聯合,從政策上講,也與國資委央企整合的整體思路相吻合。
這兩家公司的重組,其實幾個月之前就有苗頭。今年3月底,神華董事長張玉卓調任天津,而去年年底,國電集團總經理陳飛虎調任大唐集團,兩個中央企業關鍵領導長期空缺,本該引起重視,只是你我都后知后覺罷了。
下一步如何重組?
國電和神華重組若能塵埃落定,那么之前的各種方案可能面臨較大的調整。發電+煤炭的模式就此一家,因為在中國只有一個神華,被國電占上了,其他幾家就只能望“神”興嘆了。那么,我們還要問一下,其他幾家該如何嫁接呢?
按照國家對央企的重組趨勢,在發電企業中,華能、大唐、華電、國電投、中核、中廣核、國投這些公司都可能會重新排列組合。
兩年前,國核技嫁給了中電投,組成了新家庭名叫國家電投。但重組后的公司規模并不大,未來依然存在繼續整合的可能性。
由于重組后的發電企業可能會配置多種電源,而核電又是優質資產,因此中核和中廣核可能會被分別整合到其他幾家發電企業之中。未來的整合思路,可能會讓煤炭、火電、核電、清潔能源能夠有重點地分配。
之前的各種版本,之所以會引起二級市場強烈的反應,在于方案預設了各種合理性,比如大唐+神華的模式,就被傳言者想當然地認為他們在一起更合適,事實上二者或許相互看不上呢。
由于央企整合的套路實在太深了,毫無根據的猜測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