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外稱,已經向相關部委遞交建議:把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截止時間由原來的2017年12月31日延長至2025年。該機構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建議正在審議當中,通過的可能性很大。
“2020年將成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拐點,屆時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將進入發展快車道,傳統汽車也將呈下行趨勢,至2030年以后,純粹的內燃機汽車或將退出市場,與此同時燃料電池汽車會形成一定規模。”7月7日,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2017年中國清潔能源汽車高峰論壇上表示。彭博新能源財經近日也作出類似預判,到2040年電動汽車將占全球輕型車新車銷量的54%。屆時,電動汽車銷售占比在歐洲接近67%,在中國將達到51%。
但對于當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而言,眼下的問題更為迫切。多家上市公司的財報已經暴露出問題的嚴重性:新能源汽車業務對于政府補貼及優惠政策過度依賴。而一旦這些政策福利不再,新能源汽車企業乃至行業困境顯而易見。
政策加碼
王秉剛認為,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仍然處于市場培育期,而快速發展階段將以市場為主導。目前在國家政策層面,已經由過去單純的支持鼓勵變為理性引導。不僅進一步提高對能耗較高的傳統燃油車的要求,同時也在強化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規范,在直接和間接層面引導企業合理發展新能源汽車。王秉剛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和以往相比,國家目前的政策指向較為明確合理,能夠推動新能源汽車健康有序的發展。
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指出,自7月28日起,外商在中國建立生產純電動汽車整車產品合資企業將不受兩家的限制,但要保持中方股比不低于50%。有分析人士表示,政府此舉是“引進鲇魚”,意在激發新能源汽車市場活力。
6月13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宣布將于2018年實施積分政策,要求汽車生產企業自2018~2020年積分比例分別是8%、10%和12%。不能完成該積分要求的,可以通過購買其他企業新能源富余積分來抵充,不能達到上述要求的,只能削減傳統燃油汽車產量。此外,新能源積分不能在不同年度間結轉。在政策層面倒逼企業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步伐。
6月12日,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發布《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政策直至指燃油車,該政策明確提出,要嚴格控制新增傳統燃油汽車產能,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獨立法人、現有汽車整車企業跨乘用車、商用車、靠輸血存活的現有汽車整車企業跨區域投資燃油汽車項目,被業界認為是史上對傳統燃油窮汽車最嚴格的限制政策。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高世憲表示, 新能源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戰略上要鼓勵,所以政策會逐步傾斜。具體到汽車企業層面,就會對傳統燃油汽車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引導企業向新能源汽車方面去轉變。4月,工信部等三部委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要占汽車產銷總量的20%以上。
拐點可期
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之下,對企業的影響顯而易見。
長安汽車副總裁李偉表示,從新能源成本補貼的角度看,在整車成本構成中,新能源汽車補貼占比高達60%,而補貼政策的退坡速度遠快于電池系統成本的降低,這給企業帶來很大壓力。2020年,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價格接受空間會保持以往的慣性,無補貼時代將使新能源汽車在降低成本層面面臨更大的挑戰。
在經過前幾年的“野蠻生長”后,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壓力逐漸凸顯。對于企業來說,影響較大的政策是2016年12月四部委發布的補貼退坡通知。根據該政策,補貼年份延續到2020年,這幾年對于新能源汽車補貼將進行不同比例的有序退坡。該政策的頒布,除了有力地打擊了“騙補”企業之外,也給對補貼依賴極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帶來了經營壓力。
對于如何降低電池系統成本,李偉告訴記者,目前較好的方式就是和具有競爭實力的企業一起搭建電動車專用平臺。他表示,長安汽車已經開始相關方面的工作,與PSA、福特等在洽談合作機會,并承諾,在2020年以后,長安的新能源汽車不會因為沒有國家補貼而漲價。
“以網約車為例,當EV網約車續航里程提升至300km以上,其盈利性將等同或超越燃油車。”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產品規劃部部長助理盛永晶說。他表示,就目前的海外市場先例來看,電動車成本控制的途經均為共平臺開發,基于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來實現里程的迭代升級。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沒有政府輸血的情況下降低電池成本在技術上是可行的。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全球范圍內,自2010年以來,每千瓦時的鋰電池價格已下跌了73%,到2030年,制造技術的進步和電池能量密度的翻番,將推動電池價格再下降70%以上。電池價格下降不僅使電動汽車的全壽命周期成本更低,更意味著大多數國家在2025年~2029年期間,電動汽車初始購置價格將低于燃油汽車。
該研究機構認為,各國制定了激進的政策鼓勵用戶購買零排放汽車,比如中國和歐洲,有助于在一定時間助推產業發展和技術升級。隨著電池越來越便宜,2025年~2030年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成本就可以與傳統汽油汽車抗衡了,即使將來不再補貼,節省的燃料費用考慮進去也可以抗衡。
值得一提的是,王秉剛提出要關注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產業。他認為:“沒有強大的零部件產業就沒有強大的汽車產業,新能源汽車不能重蹈燃油汽車的覆轍,這是關系新能源汽車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