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國乘聯會的數據,今年前7個月,中國品牌SUV銷量為309.3萬輛,同比增長23.66%,占據的市場份額高達59.3%;不僅如此,在這兩天熱度爆表的2017成都車展上,共展出116個品牌、63款車型,其中SUV車型占據一半以上。SUV車型無疑已是國內乘用車市場的大熱門。
同樣火爆的,還有新能源車型。從今年二季度開始,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包含車型數量大幅增加,補貼發放到位以及新版雙積分制的推出,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步回暖。數據顯示,國內新能源乘用車今年1-6月累計零售9.9萬輛,同比增長14.1%;今年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9萬輛和5.6萬輛,同比增長52.6%和55.2%。
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新興業態,不但改變了汽車行業的發展模式,還帶動了信息技術、物聯網、能源、材料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發展。同時,受大環境引領和市場刺激,新能源領域已成為各家車企的必爭之地。
“本地媳婦外地郎”
今年5月23日,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收到《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項目核準的批復》的提示性公告,進展了一年多的江淮大眾項目,終于得到實質性落實。
根據江淮和大眾的合作內容,雙方合資期限為25年,項目選址合肥,江淮汽車和大眾中國分別以現金方式出資100000萬元,總投資約為50.61億元,將建設年產能10萬輛的純電動乘用車基地,2018年全新自有品牌的純電動SUV車型將上市。大眾在中國的第三家合資公司落地,江淮也成為又一家擁有外資合資伙伴的本土車企。
隨后在7月5日,北汽集團與戴姆勒簽署了新的框架協議,北汽與戴姆勒將共同投資50億元人民幣(約合6.55億歐元),在北京奔馳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及動力電池工廠,引入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的純電動車產品。
根據雙方意向,2020年北汽集團和戴姆勒集團將在北京奔馳投產純電動車,為此雙方共同注資,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同時開展動力電池的本土生產和研發,并采用國產電芯。
福特汽車也于上周宣布:已經與安徽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將為中國消費者提供采用自主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合資雙方將各持50%股份。至此已是福特在中國投資的第三家合資公司。
根據福特官方信息,新建合資公司將集純電動乘用車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于一體,后期將推出采用由合資公司擁有品牌的純電動汽車產品。同時,福特透露,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在全球市場推出13款電動汽車,包括一款將在亞洲、北美和歐洲上市的全新純電動小型SUV。
戴姆勒聯姻北汽、大眾牽手江淮,福特迎娶眾泰,車壇巨鱷接連在華建立電動車產業基地,海外車企巨頭們加快了在中國布局電動汽車市場的動作。一時間,國內汽車行業似乎有如進入“新能源合資2.0時代”的趨勢,一場刺刀見紅的市場爭奪戰,仿佛正風雨欲來。
政策雙向激勵,倒逼行業發展
目前美國通用、福特,德國的大眾、寶馬,日本的豐田、本田,以及韓國的現代和起亞等都在下大力氣加速研發,推出新一代新能源汽車。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蓬勃發展。現在很多汽車品牌都在積極尋求在中國的電動汽車發展之路。
究其原因,是因為中國目前已是全球新能源汽車增速最快的市場。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32萬輛,約占全球銷量的41%,銷量同比增長87%,遠大于40%的國際總體增速。同時,中國已成為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資源供給能力也是世界第一。
另據人民日報援引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未來10年中國會有5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行駛,大約相當于同期新車總銷售量的7%。迅速擴容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吸引了汽車企業、電動車企業紛紛進入市場,大展身手,
除了正面的市場利好,另一方面,受制于國家新提出的“雙積分辦法”,各路車企們還面臨著嚴格的負激勵。
“雙積分辦法”是今年6月13日國務院法制辦發布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將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和新能源汽車積分(NEV)進行“并行”管理的機制。
即針對中國境內傳統能源乘用車年產量或進口量大于5萬輛的乘用車企業,推出新能源汽車積分的年度比例。2018年至2020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12%。簡單講,就是車企必須生產和銷售足夠多的電動車和插電混合動力車型來累計積分,未按要求的車企將面臨處罰。
有分析認為,未來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模式,將從依賴國家和地方的補貼政策,變成由政策這只“推手”倒逼車企改變自身新能源汽車發展模式轉變。
新能源汽車2.0時代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各地在建的新能源汽車項目超過30個,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家170余家,整體產能超過300萬輛。而根據我國此前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國家原本的規劃是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
國家近期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稱,到2020年將建設“四縱四橫”城際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新增超過800座城際快速充電站。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換電需求。而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2017年內計劃建成充電樁90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10萬個,私人充電樁80萬個。
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明確指出未來將不限制合資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投資名額限制。同時,新修訂通過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已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規定從企業設計開發能力、生產制造能力、售后服務能力和產品技術性能、質量保證能力等方面提高了準入門檻,并強化了安全監管要求,可以有效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
本月中旬,人民網的消息稱,全國范圍內正逐步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到明年上半年,我國所有城市新能源車將全面啟用專用號牌。從宏觀戰略,到民生日常,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決心可見一斑。
分析認為,國家對于新能源車的扶持和補貼,以及產業技術的逐步完善,使得新能源汽車成為外界打破傳統汽車行業壁壘的最佳入口。然而,不同于擴充產品線就能蹭上熱點的SUV車型,新能源車要想要“叫好又叫坐”,各路參賽者恐怕得在“2.0時代”好好角力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