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周,廣東市場上發電、售電、用電各方均發問:2018年長協價格到底會走向多少?
最新戰報是某用電量1億千瓦時左右的用戶招標結果:8.5分,這已突破2017年的8.2分長協最低成交價格。當然,據了解,這還只是售電公司給用戶的單邊報價。
但這價格戰的架勢不禁讓各方咋舌。
售電不斷探底
“我們真拿不準,從3分到6分,再到現在的8分,還是再等等,說不定能拿到更好的價格。”廣東一位工業用戶表露了這樣的心態。今年或將延續去年價差“低開高走”的路徑,且從目前的走勢看,或更有甚者,不過,用戶既希望堅持到最后一秒再接受報價,又對持續走低但預測不出底線的報價略微忐忑。
再看售電側,截至目前,據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在其半年報告中披露,擁有市場交易資格的售電公司共計332家,活躍在市場上的大約100家左右,而據最近的統計數據,2016年廣東國有性質售電公司交易電量占比49%,2017年該比例提升至60%。
對于社會資本背景的售電公司來說,爭取市場份額的壓力可以說持續增加,同時,按照最近一再明確的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時間節點,2018年將成為現有規則框架下獨立售電公司最后的機會。畢竟,現貨市場對大部分售電公司及其他市場主體來說,不確定性極大,既意味著更大的機遇也意味著更大的挑戰。因此能否握住“尾巴”,從售電入口取得用戶,似乎已到決戰關頭。而對于國有性質售電公司來說,如果策略仍是爭取市場份額,保住“存量”用戶,在報價方面也未必能“守得住”。
有售電公司負責人談到極為矛盾的心理,大家都希望市場理性,根據過往交易數據、市場電量規模、供需比和上游燃料價格來判斷,但一旦有人突破心理防線,就如潰堤一般,可能一發不可收拾,最終也只能是冷暖自知。
市場主體對鯰魚似乎是既愛又恨,一年前的大戰,也正是因為“鯰魚”出現,才突出重圍,打破了當時發、售雙方的僵局。
發電堅守防線
目前來看,2018年,發電側的這條“鯰魚”或許會是已經報價的核電。
根據廣東最新的市場信息,以省內核電最大利用小時數8500小時、基數電量6500小時、0.43元/千瓦時的標桿電價估算,其降價空間可達度電7分錢,而多位參與長協談判的市場主體證實,核電也正是報出了相近價格。
縱觀核電已經入場的其他省級市場,因其燃料成本占總成本比例的優勢,常扮演“兜底”電量的角色。即使電量占總市場電量規模并不多,也可能對燃煤電廠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
據了解,目前燃煤電廠尚未“松口”,只是核電報價在一定意義上已成為“標桿”,不少電廠希望能夠守住這條防線。
而另一個不確定因素是氣電。
廣東目前尚未公布執行輸配電價,2018年報價或沿用價差模式,而在價差模式下,氣電因其高上網電價的天然優勢,可報價差空間相較煤機更大,會否成為價格的“攪局”者也讓發電側略感忐忑。
另一方面,已經拉開序幕的售電側價格戰會否觸及發電側的底線,引發極端情況?
從其他省份的長協歷程來看,個別售電公司拿著與用戶簽訂的低價協議向發電側“要”價格,發電側,特別是燃煤電廠考慮到當前居高不下的煤價及近期經營狀況,往往難以滿足售電方意愿,甚至出現價格聯盟等行為,而售電側則“群情激憤”,可謂目前的“長協怪圈”。
市場博弈促進充分競爭,但單純價格戰的結果往往是“滅敵一千,自損八百”,并不利于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業內普遍對此也持抵觸態度,但在數量眾多的市場主體中難免存在“激進派”。發售雙方能否在此起彼伏中保持理性分析,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與用戶談判,從產品設計、品牌定位等角度出發,做出差異化,穩住長遠發展策略,是當下市場主體,尤其是售電側面臨的最大考題。
最新戰報是某用電量1億千瓦時左右的用戶招標結果:8.5分,這已突破2017年的8.2分長協最低成交價格。當然,據了解,這還只是售電公司給用戶的單邊報價。
但這價格戰的架勢不禁讓各方咋舌。
售電不斷探底
“我們真拿不準,從3分到6分,再到現在的8分,還是再等等,說不定能拿到更好的價格。”廣東一位工業用戶表露了這樣的心態。今年或將延續去年價差“低開高走”的路徑,且從目前的走勢看,或更有甚者,不過,用戶既希望堅持到最后一秒再接受報價,又對持續走低但預測不出底線的報價略微忐忑。
再看售電側,截至目前,據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在其半年報告中披露,擁有市場交易資格的售電公司共計332家,活躍在市場上的大約100家左右,而據最近的統計數據,2016年廣東國有性質售電公司交易電量占比49%,2017年該比例提升至60%。
對于社會資本背景的售電公司來說,爭取市場份額的壓力可以說持續增加,同時,按照最近一再明確的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時間節點,2018年將成為現有規則框架下獨立售電公司最后的機會。畢竟,現貨市場對大部分售電公司及其他市場主體來說,不確定性極大,既意味著更大的機遇也意味著更大的挑戰。因此能否握住“尾巴”,從售電入口取得用戶,似乎已到決戰關頭。而對于國有性質售電公司來說,如果策略仍是爭取市場份額,保住“存量”用戶,在報價方面也未必能“守得住”。
有售電公司負責人談到極為矛盾的心理,大家都希望市場理性,根據過往交易數據、市場電量規模、供需比和上游燃料價格來判斷,但一旦有人突破心理防線,就如潰堤一般,可能一發不可收拾,最終也只能是冷暖自知。
市場主體對鯰魚似乎是既愛又恨,一年前的大戰,也正是因為“鯰魚”出現,才突出重圍,打破了當時發、售雙方的僵局。
發電堅守防線
目前來看,2018年,發電側的這條“鯰魚”或許會是已經報價的核電。
根據廣東最新的市場信息,以省內核電最大利用小時數8500小時、基數電量6500小時、0.43元/千瓦時的標桿電價估算,其降價空間可達度電7分錢,而多位參與長協談判的市場主體證實,核電也正是報出了相近價格。
縱觀核電已經入場的其他省級市場,因其燃料成本占總成本比例的優勢,常扮演“兜底”電量的角色。即使電量占總市場電量規模并不多,也可能對燃煤電廠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
據了解,目前燃煤電廠尚未“松口”,只是核電報價在一定意義上已成為“標桿”,不少電廠希望能夠守住這條防線。
而另一個不確定因素是氣電。
廣東目前尚未公布執行輸配電價,2018年報價或沿用價差模式,而在價差模式下,氣電因其高上網電價的天然優勢,可報價差空間相較煤機更大,會否成為價格的“攪局”者也讓發電側略感忐忑。
另一方面,已經拉開序幕的售電側價格戰會否觸及發電側的底線,引發極端情況?
從其他省份的長協歷程來看,個別售電公司拿著與用戶簽訂的低價協議向發電側“要”價格,發電側,特別是燃煤電廠考慮到當前居高不下的煤價及近期經營狀況,往往難以滿足售電方意愿,甚至出現價格聯盟等行為,而售電側則“群情激憤”,可謂目前的“長協怪圈”。
市場博弈促進充分競爭,但單純價格戰的結果往往是“滅敵一千,自損八百”,并不利于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業內普遍對此也持抵觸態度,但在數量眾多的市場主體中難免存在“激進派”。發售雙方能否在此起彼伏中保持理性分析,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與用戶談判,從產品設計、品牌定位等角度出發,做出差異化,穩住長遠發展策略,是當下市場主體,尤其是售電側面臨的最大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