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鋰電,大多人都看好它的發展前景,因為國內不管從政策還是市場,新能源汽車的受重視程度,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上游材料價格上漲、下游新能源車補貼下調的雙面夾擊之下,鋰電行業的發展是否真的如想象中的那樣一片光明?鋰電未來會遇到哪些發展問題?該如何解決?
新能源乘用車偏愛三元電池
目前,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材料電池是目前的主流選擇。
三元材料與磷酸鐵鋰材料在新能源汽車應用上優缺點明顯,三元材料在電池比能量、比功率、大倍率充電、低溫性能等方面有優勢,循環性能方面則是磷酸鐵鋰材料優勢明顯,在安全方面磷酸鐵鋰電池也優于三元材料。目前在選用電池時也根據不同用途選擇,如大巴車空間較大,對電池比能量和比功率要求相對較低,主流選擇是磷酸鐵鋰材料電池,可充分發揮其循環性能好的特性;而轎車空間有限,電池用量小,則選用高比能量與高比功率三元材料電池更為合適。
據2018年1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首批申報《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公告,這是今年首批入圍推薦目錄名單。
新能源客車在2017年的配套電池類型主要是磷酸鐵鋰和錳酸鋰,兩者占比分別為46%和40%,占據了新能源客車的大半江山。而在2018年的配套電池類型中,磷酸鐵鋰依然是新能源客車領域佼佼者,65款新能源客車中配套58款,占比高達89.2%。
數據顯示,去年占比40%的錳酸鋰電池在新能源客車上大幅減少。在2018年首批公示的數據結果中,顯然,磷酸鐵鋰電池成為了新能源客車的主要選擇。相比乘用車而言,新能源客車空間大,能搭載更多的電池。所以對于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不高,而更加重視安全性。所以廠商采用成熟的磷酸鐵鋰電池作為主流選擇也是合情合理。
在2018年首批公示的36款新能源乘用車配套電池類型中,三元鋰電池25款,占比達69%,相比2017年增加了46%。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 當前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采用三元材料(即正極材料為鎳、鈷、錳或鋁等組成)電池正成為新方向,三元材料具有高比容量、長循環壽命、低毒和廉價的特點,此外,三種元素之間具有良好的協同效應,因此受到了廣泛的應用。
兩面“寒潮”夾擊,如何度過“寒冬”?
三元電池中,鈷必不可少,可起到穩定材料層狀結構、提高材料循環和倍率性能的作用。鎳也是三元材料的主要的成分,通過提高材料中鎳的含量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比容量,是三元材料再往前邁進的關鍵之一。但從去年以來,鈷、鎳的價格都在上漲。
從上圖可以看出,從去年至今,鈷的價格已從3萬美金左右漲到近8萬美金,暴漲速度讓人驚訝。
隨著上游原材料的價格不斷上漲,下游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逐步下調,這兩面吹來的“寒潮”,夾擊處于產業鏈中游的三元材料電池企業。此外,市場上跨界鋰電企業增多,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加上補貼新政提高了鋰電補貼的門檻,三元材料電池企業將面臨“寒冬”。那么,該如何度過寒冬呢?
前途是光明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
在現有政策不可控的情況下,可以從上游原材料角度,尋找出路,減輕上游原材料漲價帶來的壓力。目前而言,主要是三元材料中的鈷的成本快速上漲帶來的壓力最大。
在鈷供應偏緊且價格上揚的背景下,不少業內企業考慮從廢舊動力鋰電池中回收鈷、鎳、錳、鋰及鐵和鋁等金屬,鈷的回收再利用或成為化解鈷價高企的一個辦法。
回收利用鈷是一條重要途徑。我國鈷礦中含鈷量僅有0.02%,探明可開采量也僅有4萬噸;目前70%的鈷用于電池生產,而我國鈷嚴重依賴進口,如能從退役電池中有效回收鈷,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我國稀有金屬資源對外依賴度。在三元電池中鈷占比在16%-18%,回收利用是一個方向,在政策、市場雙管齊下,相信鈷回收會有一個大發展。
目前,已有企業將目光瞄向鈷回收利用。據悉,桑頓新能源的母公司桑德集團投資10億在長沙建設國內最大廢電池資源化項目,預計今年上半年投用,金屬回收率可達到97%以上。資源得到循環利用的同時,將保證桑頓新能源正極材料業務的原料供應,降低生產成本。回收鈷資源,將有利于打造產業鏈閉環,從正極到電芯到整車系統到梯次利用再到原材料回收,以此來降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此外,還有天齊鋰業、贛鋒鋰業、鵬輝能源、光華科技等廠商也開始進入電池回收利用的市場。
此外,解決鈷材料成本快速上漲問題,還可通過推廣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高鎳三元電池。
三元電池中,按照鎳、鈷、錳三者用量比例,具體可細分為111型、523型、622型和811型等。一般來說,高鎳三元正極材料是指材料中鎳的摩爾分數大于0.6的材料,這樣的三元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低成本的特點。
總而言之,需要產業鏈上中下游之間消除隔閡,減輕某一方帶來成本暴增的壓力。寒冬將至,只有整個產業鏈內企業抱團取暖才能共同度過寒冬。
新能源乘用車偏愛三元電池
目前,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材料電池是目前的主流選擇。
三元材料與磷酸鐵鋰材料在新能源汽車應用上優缺點明顯,三元材料在電池比能量、比功率、大倍率充電、低溫性能等方面有優勢,循環性能方面則是磷酸鐵鋰材料優勢明顯,在安全方面磷酸鐵鋰電池也優于三元材料。目前在選用電池時也根據不同用途選擇,如大巴車空間較大,對電池比能量和比功率要求相對較低,主流選擇是磷酸鐵鋰材料電池,可充分發揮其循環性能好的特性;而轎車空間有限,電池用量小,則選用高比能量與高比功率三元材料電池更為合適。
據2018年1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首批申報《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公告,這是今年首批入圍推薦目錄名單。
新能源客車在2017年的配套電池類型主要是磷酸鐵鋰和錳酸鋰,兩者占比分別為46%和40%,占據了新能源客車的大半江山。而在2018年的配套電池類型中,磷酸鐵鋰依然是新能源客車領域佼佼者,65款新能源客車中配套58款,占比高達89.2%。
數據顯示,去年占比40%的錳酸鋰電池在新能源客車上大幅減少。在2018年首批公示的數據結果中,顯然,磷酸鐵鋰電池成為了新能源客車的主要選擇。相比乘用車而言,新能源客車空間大,能搭載更多的電池。所以對于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不高,而更加重視安全性。所以廠商采用成熟的磷酸鐵鋰電池作為主流選擇也是合情合理。
在2018年首批公示的36款新能源乘用車配套電池類型中,三元鋰電池25款,占比達69%,相比2017年增加了46%。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 當前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采用三元材料(即正極材料為鎳、鈷、錳或鋁等組成)電池正成為新方向,三元材料具有高比容量、長循環壽命、低毒和廉價的特點,此外,三種元素之間具有良好的協同效應,因此受到了廣泛的應用。
兩面“寒潮”夾擊,如何度過“寒冬”?
三元電池中,鈷必不可少,可起到穩定材料層狀結構、提高材料循環和倍率性能的作用。鎳也是三元材料的主要的成分,通過提高材料中鎳的含量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比容量,是三元材料再往前邁進的關鍵之一。但從去年以來,鈷、鎳的價格都在上漲。
從上圖可以看出,從去年至今,鈷的價格已從3萬美金左右漲到近8萬美金,暴漲速度讓人驚訝。
隨著上游原材料的價格不斷上漲,下游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逐步下調,這兩面吹來的“寒潮”,夾擊處于產業鏈中游的三元材料電池企業。此外,市場上跨界鋰電企業增多,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加上補貼新政提高了鋰電補貼的門檻,三元材料電池企業將面臨“寒冬”。那么,該如何度過寒冬呢?
前途是光明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
在現有政策不可控的情況下,可以從上游原材料角度,尋找出路,減輕上游原材料漲價帶來的壓力。目前而言,主要是三元材料中的鈷的成本快速上漲帶來的壓力最大。
在鈷供應偏緊且價格上揚的背景下,不少業內企業考慮從廢舊動力鋰電池中回收鈷、鎳、錳、鋰及鐵和鋁等金屬,鈷的回收再利用或成為化解鈷價高企的一個辦法。
回收利用鈷是一條重要途徑。我國鈷礦中含鈷量僅有0.02%,探明可開采量也僅有4萬噸;目前70%的鈷用于電池生產,而我國鈷嚴重依賴進口,如能從退役電池中有效回收鈷,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我國稀有金屬資源對外依賴度。在三元電池中鈷占比在16%-18%,回收利用是一個方向,在政策、市場雙管齊下,相信鈷回收會有一個大發展。
目前,已有企業將目光瞄向鈷回收利用。據悉,桑頓新能源的母公司桑德集團投資10億在長沙建設國內最大廢電池資源化項目,預計今年上半年投用,金屬回收率可達到97%以上。資源得到循環利用的同時,將保證桑頓新能源正極材料業務的原料供應,降低生產成本。回收鈷資源,將有利于打造產業鏈閉環,從正極到電芯到整車系統到梯次利用再到原材料回收,以此來降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此外,還有天齊鋰業、贛鋒鋰業、鵬輝能源、光華科技等廠商也開始進入電池回收利用的市場。
此外,解決鈷材料成本快速上漲問題,還可通過推廣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高鎳三元電池。
三元電池中,按照鎳、鈷、錳三者用量比例,具體可細分為111型、523型、622型和811型等。一般來說,高鎳三元正極材料是指材料中鎳的摩爾分數大于0.6的材料,這樣的三元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低成本的特點。
總而言之,需要產業鏈上中下游之間消除隔閡,減輕某一方帶來成本暴增的壓力。寒冬將至,只有整個產業鏈內企業抱團取暖才能共同度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