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成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錦江大禮堂舉行。市長羅強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大力推動生態環境改善。成都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攻堅精神防治污染、保護生態,扎實推進國家低碳城市建設,進一步鞏固提升環境質量,努力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讓美麗城鎮和美麗鄉村交相輝映、美麗山川和美麗人居有機融合。
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成都將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低碳創新體系和產業體系,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產業。加快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大力實施新能源替代,完善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將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納入城市社區改造和新樓盤規劃。扎實推進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建設,全面推行綠色建筑。推進綠色低碳消費革命,實施成都節水行動,推進分質供水、中水回用。增強綠色供給、推進低碳包裝、開展循環利用。鼓勵低碳出行,新增公交、公務用車使用新能源車比例分別不低于30%、50%。深化綠色低碳示范單位創建。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
大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成都將深入實施“治霾十條”和大氣“650”工程,淘汰全域大蒸噸燃煤鍋爐,強力推進老舊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提高城市道路揚塵精細化管控水平,嚴格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管控,強化柴油貨車排放達標監管,嚴
厲打擊生產、銷售、使用非標車用燃料行為,強化露天焚燒執法檢查,推進科技治霾。深入實施“治水十條”和水“626”工程,深化河長制、推行湖長制,突出岷江、沱江流域水環境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實施良好水體保護、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工程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工程,完成120段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深入實施“治土十條”和土壤“620”工程,開展受污染場地治理修復試點示范,強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和種養結合循環利用項目。開展垃圾分類試點提質升級行動,推進大林、鄧雙等6個環保發電廠加快建設。實施固體廢棄物防治三年行動攻堅,提升危險廢棄物處理能力,加強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開展城市噪聲污染、光污染等綜合整治。突出加強污染防治科研攻關和成果推廣應用。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成都將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嚴守城市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科學評估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探索形成環境空間約束管理辦法和產業發展區域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積極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持續推進全域增綠行動,深入實施“增綠十條”,加快建設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和天府綠道,打造城市生態、人文、經濟功能復合體。繼續開展城區綠化“春季秋季戰役”,大力推進建筑墻體、樓頂、陽臺和道橋等城市立體綠化工作,開展二環路增綠提質工程,構建生態區、綠帶、公園、小游園、微綠地五級城市綠化體系。大力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和退耕還林等重大生態建設工程。開展“川西林盤”保護利用。努力建設好國家森林城市,力爭森林覆蓋率達到39.5%。積極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成都將持續整改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加強市級環保督察。推進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管體制改革。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和考核體系。推動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公眾參與等制度。做好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和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完善生態補償激勵機制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探索推行碳排放權和用能權、排污權交易制度,建立健全合同能源管理、環境污染等第三方治理市場。加快建設西部碳交易中心。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報告指出大力推動生態環境改善。成都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攻堅精神防治污染、保護生態,扎實推進國家低碳城市建設,進一步鞏固提升環境質量,努力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讓美麗城鎮和美麗鄉村交相輝映、美麗山川和美麗人居有機融合。
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成都將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低碳創新體系和產業體系,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產業。加快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大力實施新能源替代,完善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將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納入城市社區改造和新樓盤規劃。扎實推進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建設,全面推行綠色建筑。推進綠色低碳消費革命,實施成都節水行動,推進分質供水、中水回用。增強綠色供給、推進低碳包裝、開展循環利用。鼓勵低碳出行,新增公交、公務用車使用新能源車比例分別不低于30%、50%。深化綠色低碳示范單位創建。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
大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成都將深入實施“治霾十條”和大氣“650”工程,淘汰全域大蒸噸燃煤鍋爐,強力推進老舊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提高城市道路揚塵精細化管控水平,嚴格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管控,強化柴油貨車排放達標監管,嚴
厲打擊生產、銷售、使用非標車用燃料行為,強化露天焚燒執法檢查,推進科技治霾。深入實施“治水十條”和水“626”工程,深化河長制、推行湖長制,突出岷江、沱江流域水環境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實施良好水體保護、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工程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工程,完成120段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深入實施“治土十條”和土壤“620”工程,開展受污染場地治理修復試點示范,強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和種養結合循環利用項目。開展垃圾分類試點提質升級行動,推進大林、鄧雙等6個環保發電廠加快建設。實施固體廢棄物防治三年行動攻堅,提升危險廢棄物處理能力,加強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開展城市噪聲污染、光污染等綜合整治。突出加強污染防治科研攻關和成果推廣應用。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成都將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嚴守城市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科學評估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探索形成環境空間約束管理辦法和產業發展區域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積極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持續推進全域增綠行動,深入實施“增綠十條”,加快建設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和天府綠道,打造城市生態、人文、經濟功能復合體。繼續開展城區綠化“春季秋季戰役”,大力推進建筑墻體、樓頂、陽臺和道橋等城市立體綠化工作,開展二環路增綠提質工程,構建生態區、綠帶、公園、小游園、微綠地五級城市綠化體系。大力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和退耕還林等重大生態建設工程。開展“川西林盤”保護利用。努力建設好國家森林城市,力爭森林覆蓋率達到39.5%。積極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成都將持續整改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加強市級環保督察。推進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管體制改革。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和考核體系。推動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公眾參與等制度。做好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和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完善生態補償激勵機制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探索推行碳排放權和用能權、排污權交易制度,建立健全合同能源管理、環境污染等第三方治理市場。加快建設西部碳交易中心。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