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屆中國(無錫)新能源大會開幕式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指出:近幾年,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競爭力不斷增強,但是也要看到國家在調整政策后我們面臨的挑戰。無錫新能源大會已創辦十年,十年來,以太陽能光伏、風能業為代表的國內新能源產業已經歷了數輪起伏。但每一次“寒冬”都刺激了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推動了市場的不斷成熟。
無錫市貿促會會長、會展辦主任徐惠娟認為,無錫新能源大會見證了中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和輝煌,雖屢遭挫折,其發展前景依然看好。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說: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未來規模很可能超過20億千瓦時。全球太陽能理事會主席、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共山則認為,面對困局,以“多能互補”為核心的“智慧互聯”將是未來相當一段時期新能源業的破局之鑰。
“多能互補”助力行業跨越平價門檻
本屆大會上,“多能互補”——尤其是“風光儲充”成為與會企業關注的焦點。新能源市場這一輪挫折之中,“風光儲充一體化”成為行業降低成本、轉型升級的新突破口。遠景集團公司總部位于江陰,是以風能發電裝備為主業的知名民營新能源企業,也是目前“風光儲充一體化”領域的領跑者之一。
該公司阿波羅光伏市場團隊負責人許坤銘介紹,近年來“風、光、儲、售、配、用”六大新能源應用平臺與能源物聯網平臺(ENOS)有機結合,“六脈神劍”+“神經中樞”,已是遠景拓寬加深新能源下游市場的最大優勢。在這一模式中,風能通常占到電力來源的一半以上,光伏占約三分之一。用電及能效管理云平臺包括光伏發電阿波羅、風電格林威治兩大部分。儲能和充電、配電、售電平臺也在加緊籌建之中,預計明年內可以投用。遠景依托“6+1”應用平臺建成的制造業企業綜合能源服務項目總裝機已近20兆瓦。初步估算,可為企業降低用能成本15%以上。
協鑫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多能互補”市場的拓荒者。據該公司能源互聯網事業部洪成楊介紹,近期投資開發的“蘇州工業園區多能互補集成優化”項目經濟與社會效益明顯,已入選國家能源局首批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蘇州工業園區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園區”項目則入選了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
觀望與猶豫的背后
當前部分光伏應用開發企業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或許是因為意識到了資金力量的不足,更多的中小型新能源企業表現出另一種狀態,即:對于新能源開發——尤其是“多能互補”等新模式的應用雷聲大,雨點小,處于等待和觀望之中。即使是一些有知名度的企業,對“多能互補”的未來前景仍在猶豫。
無錫市政公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無錫市擁有汽車、助力車充電樁2000多個,規劃五年后增加至9900個;并已承接太倉市政府大樓的微電網控制項目。但該公司迄今未建設一臺套光儲充一體化設備。面對記者的疑問,技術總監方立勇顯得有些困惑。他說:相比電網供電,目前光伏發電的成本尚無優勢,而且企業掌握的光儲充技術還不夠成熟。這也是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充電開發企業真實的疑慮。
即使是擁有成功經歷的大型企業也仍然存在種種瓶頸。許坤銘認為,遠景能源物聯網平臺實施應用不久,還沒有足夠多的成功案例,難以說服并引導潛在客戶,市場培育之路還很漫長。
更加開放積極地推進應用“互補”
國家新政出臺之前,“多能互補”的開發對于打破平價上網瓶頸的意義,企業家和專家們看法趨同,并不約而同地呼吁國內業界加速推進能源的“智慧互聯”,以開拓新能源發電市場,實現“去補貼”和“平價上網”。遠景智能副總裁孫捷認為,中國制造業貢獻的GDP占總量的30%以上,為大量制造業企業、工業園區服務,提供更加綠色、智慧和相對平價的能源,將是國內新能源企業的全新機遇。朱共山指出,“多能互補”也是一種象征和比喻。今年的大會以“劍指平價上網,聚焦風光儲充”為主題,站在行業轉型升級的角度上可謂恰如其分;行業是共生共榮的生態系統,我們不但要在新能源技術方面“互補”,也要在新能源應用發展方面更加開放和積極地“互補”。
無錫市貿促會會長、會展辦主任徐惠娟認為,無錫新能源大會見證了中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和輝煌,雖屢遭挫折,其發展前景依然看好。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說: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未來規模很可能超過20億千瓦時。全球太陽能理事會主席、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共山則認為,面對困局,以“多能互補”為核心的“智慧互聯”將是未來相當一段時期新能源業的破局之鑰。
“多能互補”助力行業跨越平價門檻
本屆大會上,“多能互補”——尤其是“風光儲充”成為與會企業關注的焦點。新能源市場這一輪挫折之中,“風光儲充一體化”成為行業降低成本、轉型升級的新突破口。遠景集團公司總部位于江陰,是以風能發電裝備為主業的知名民營新能源企業,也是目前“風光儲充一體化”領域的領跑者之一。
該公司阿波羅光伏市場團隊負責人許坤銘介紹,近年來“風、光、儲、售、配、用”六大新能源應用平臺與能源物聯網平臺(ENOS)有機結合,“六脈神劍”+“神經中樞”,已是遠景拓寬加深新能源下游市場的最大優勢。在這一模式中,風能通常占到電力來源的一半以上,光伏占約三分之一。用電及能效管理云平臺包括光伏發電阿波羅、風電格林威治兩大部分。儲能和充電、配電、售電平臺也在加緊籌建之中,預計明年內可以投用。遠景依托“6+1”應用平臺建成的制造業企業綜合能源服務項目總裝機已近20兆瓦。初步估算,可為企業降低用能成本15%以上。
協鑫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多能互補”市場的拓荒者。據該公司能源互聯網事業部洪成楊介紹,近期投資開發的“蘇州工業園區多能互補集成優化”項目經濟與社會效益明顯,已入選國家能源局首批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蘇州工業園區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園區”項目則入選了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
觀望與猶豫的背后
當前部分光伏應用開發企業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或許是因為意識到了資金力量的不足,更多的中小型新能源企業表現出另一種狀態,即:對于新能源開發——尤其是“多能互補”等新模式的應用雷聲大,雨點小,處于等待和觀望之中。即使是一些有知名度的企業,對“多能互補”的未來前景仍在猶豫。
無錫市政公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無錫市擁有汽車、助力車充電樁2000多個,規劃五年后增加至9900個;并已承接太倉市政府大樓的微電網控制項目。但該公司迄今未建設一臺套光儲充一體化設備。面對記者的疑問,技術總監方立勇顯得有些困惑。他說:相比電網供電,目前光伏發電的成本尚無優勢,而且企業掌握的光儲充技術還不夠成熟。這也是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充電開發企業真實的疑慮。
即使是擁有成功經歷的大型企業也仍然存在種種瓶頸。許坤銘認為,遠景能源物聯網平臺實施應用不久,還沒有足夠多的成功案例,難以說服并引導潛在客戶,市場培育之路還很漫長。
更加開放積極地推進應用“互補”
國家新政出臺之前,“多能互補”的開發對于打破平價上網瓶頸的意義,企業家和專家們看法趨同,并不約而同地呼吁國內業界加速推進能源的“智慧互聯”,以開拓新能源發電市場,實現“去補貼”和“平價上網”。遠景智能副總裁孫捷認為,中國制造業貢獻的GDP占總量的30%以上,為大量制造業企業、工業園區服務,提供更加綠色、智慧和相對平價的能源,將是國內新能源企業的全新機遇。朱共山指出,“多能互補”也是一種象征和比喻。今年的大會以“劍指平價上網,聚焦風光儲充”為主題,站在行業轉型升級的角度上可謂恰如其分;行業是共生共榮的生態系統,我們不但要在新能源技術方面“互補”,也要在新能源應用發展方面更加開放和積極地“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