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工信部發布消息稱,廢舊動力廢舊動力蓄電池含有豐富的鋰、鎳、鈷等有價金屬資源,開展再生利用對于資源循環利用具有重要意義。以湖北格林美、湖南邦普等為代表的企業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再生處理能力。
具體來看:
湖北格林美公司建成廢舊動力蓄電池智能化無損拆解線,開發了“液相合成和高溫合成”工藝,生產的球狀鈷粉可直接用于電池正極材料生產。
湖南邦普公司研發了動力蓄電池模組和單體自動化拆解裝備,開發的“定向循環和逆向產品定位”工藝可生產鎳鈷錳酸鋰和電池級四氧化三鈷。
浙江華友鈷業公司建設廢舊鋰電池資源回收再生循環利用生產線,具備電池包(組)拆解處理、單體破碎分級、濕法提純等處理工藝。
廣東光華公司已建成再生利用生產線,并開發了“多級串聯協同絡合萃取提純”、“雙極膜電滲析”等技術,采用環境友好的處理工藝實現多種有價金屬元素的回收。
北京賽德美公司開發了電解液和隔膜拆解回收工藝,可將廢舊電池的殼體、電解液、隔膜、正極廢粉、負極廢粉等材料拆解出來,再通過材料修復工藝得到正負極材料。
江西豪鵬公司投產了鋰電池回收利用項目,具備完善的廢舊電池無害化處理設備和流程,利用先進的環保工藝和設備對廢舊電池進行資源化處理。
搶奪廢舊電池一手資源
據起點鋰電大數據記者了解,動力電池的壽命在5年左右,這就意味著2014年之前投入使用的動力電池已進入退役報廢期。
然而,工信部稱,目前,廢舊動力蓄電池數量還很少,企業再生利用的廢舊動力蓄電池主要來源于電池生產企業研發和制造過程中產生的殘次品,以及“十城千輛工程”推廣車輛退役的電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搶奪第一手的廢舊動力電池資源成為了電池回收企業的重中之重。
據悉,從2005年至今,格林美在廢舊回收領域累計已投入1.5億元。目前,格林美年回收處理的小型廢舊電池已占全國報廢總量的10%。
2018年5月8日,格林美與北汽下屬企業北京北汽鵬龍汽車簽署了《關于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領域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共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廢舊電池資源化處理、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及再生利用等循環經濟領域以及新能源汽車銷售及后服務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1月16日,華友鈷業全資子公司華友循環與天際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今后將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和材料回收領域不斷深化合作。
2月11日,光華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奇瑞萬達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廢舊電池處理以及循環再造動力電池材料等業務上開展合作。此前,光華科技曾連續發布公告稱,公司已與北汽鵬龍、南京金龍以及廣西華奧簽署了《關于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處理戰略合作協議》,致力于在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和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體系等業務上與后者達成合作。
綜合來看,與整車廠綁定是電池回收企業搶奪“一手資源”的慣常打法。
工信部此前也明確規定,汽車生產企業應建立動力蓄電池回收渠道,負責回收新能源汽車使用及報廢后產生的廢舊動力蓄電池。事實上,基于成本、技術等限制,車企單獨進行電池回收并不現實。因此,車企與回收企業的合作成了雙方共贏的舉措。
小結
當前,廢舊動力蓄電池再生利用技術以濕法冶金和物理修復法為主,濕法冶金鎳、鈷、錳等金屬元素的綜合回收率可達98%。
總體上,再生利用技術相對成熟,但有價金屬高效提取等關鍵技術和裝備還有待升級,廢舊動力蓄電池拆解處理污染防治水平有待提升,磷酸鐵鋰電池再生利用面臨經濟性較差的問題。
另一方面,回收渠道的不規范也阻礙著行業的發展,因此,如何更進一步地完善政策來保障電池回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構建規范化的回收渠道是十分必要的。
工信部方面表示,下一步,將充分利用現有報廢汽車、電子電器拆解以及有色冶金等產業基礎,統籌布局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企業,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具體來看:
湖北格林美公司建成廢舊動力蓄電池智能化無損拆解線,開發了“液相合成和高溫合成”工藝,生產的球狀鈷粉可直接用于電池正極材料生產。
湖南邦普公司研發了動力蓄電池模組和單體自動化拆解裝備,開發的“定向循環和逆向產品定位”工藝可生產鎳鈷錳酸鋰和電池級四氧化三鈷。
浙江華友鈷業公司建設廢舊鋰電池資源回收再生循環利用生產線,具備電池包(組)拆解處理、單體破碎分級、濕法提純等處理工藝。
廣東光華公司已建成再生利用生產線,并開發了“多級串聯協同絡合萃取提純”、“雙極膜電滲析”等技術,采用環境友好的處理工藝實現多種有價金屬元素的回收。
北京賽德美公司開發了電解液和隔膜拆解回收工藝,可將廢舊電池的殼體、電解液、隔膜、正極廢粉、負極廢粉等材料拆解出來,再通過材料修復工藝得到正負極材料。
江西豪鵬公司投產了鋰電池回收利用項目,具備完善的廢舊電池無害化處理設備和流程,利用先進的環保工藝和設備對廢舊電池進行資源化處理。
搶奪廢舊電池一手資源
據起點鋰電大數據記者了解,動力電池的壽命在5年左右,這就意味著2014年之前投入使用的動力電池已進入退役報廢期。
然而,工信部稱,目前,廢舊動力蓄電池數量還很少,企業再生利用的廢舊動力蓄電池主要來源于電池生產企業研發和制造過程中產生的殘次品,以及“十城千輛工程”推廣車輛退役的電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搶奪第一手的廢舊動力電池資源成為了電池回收企業的重中之重。
據悉,從2005年至今,格林美在廢舊回收領域累計已投入1.5億元。目前,格林美年回收處理的小型廢舊電池已占全國報廢總量的10%。
2018年5月8日,格林美與北汽下屬企業北京北汽鵬龍汽車簽署了《關于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領域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共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廢舊電池資源化處理、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及再生利用等循環經濟領域以及新能源汽車銷售及后服務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1月16日,華友鈷業全資子公司華友循環與天際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今后將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和材料回收領域不斷深化合作。
2月11日,光華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奇瑞萬達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廢舊電池處理以及循環再造動力電池材料等業務上開展合作。此前,光華科技曾連續發布公告稱,公司已與北汽鵬龍、南京金龍以及廣西華奧簽署了《關于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處理戰略合作協議》,致力于在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和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體系等業務上與后者達成合作。
綜合來看,與整車廠綁定是電池回收企業搶奪“一手資源”的慣常打法。
工信部此前也明確規定,汽車生產企業應建立動力蓄電池回收渠道,負責回收新能源汽車使用及報廢后產生的廢舊動力蓄電池。事實上,基于成本、技術等限制,車企單獨進行電池回收并不現實。因此,車企與回收企業的合作成了雙方共贏的舉措。
小結
當前,廢舊動力蓄電池再生利用技術以濕法冶金和物理修復法為主,濕法冶金鎳、鈷、錳等金屬元素的綜合回收率可達98%。
總體上,再生利用技術相對成熟,但有價金屬高效提取等關鍵技術和裝備還有待升級,廢舊動力蓄電池拆解處理污染防治水平有待提升,磷酸鐵鋰電池再生利用面臨經濟性較差的問題。
另一方面,回收渠道的不規范也阻礙著行業的發展,因此,如何更進一步地完善政策來保障電池回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構建規范化的回收渠道是十分必要的。
工信部方面表示,下一步,將充分利用現有報廢汽車、電子電器拆解以及有色冶金等產業基礎,統籌布局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企業,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