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季度,受春節假期及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的動力電池產銷情況及裝機量受到大幅沖擊。但仍有產業鏈企業積極擴張產能,據EnergyTrend梳理發現,2020年一季度產業鏈投資金額已超1844億元。但由于1月底至二月中旬是鋰電產業投擴產事件的空白期,項目主要集中在疫情爆發前和3月份。
3月3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以期促進汽車消費。此外,中央財政采取以獎代補,支持京津翼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5月1日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征收增值稅。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預計,補貼政策的延長會拉動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60萬臺。
國內上游材料端
電池端
電池回收
1月,輪轂企業迪生力發布公告稱,將聯合韶關中弘金屬實業有限公司和韶關中達鋅業有限公司共同出資18000萬元,投資新標的廣東威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新能源廢舊鋰電池回收、處理以及資源化利用等相關業務。
海外市場
歐洲
歐洲政府正繼續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及動力電池市場的投資力度,力圖通過抱團實現早日擺脫對亞洲動力電池企業的依賴,打通動力電池產業鏈上中下游,實現自給自足甚至打破目前由亞洲勢力主導的行業局面。3月,德法兩國合建的位于法國西南部城市內爾薩克(Nersac)的試點工廠已正式開工:
1月,沃爾沃宣布將在美國建立自己的電池裝配廠,為在該市場推出一系列電動汽車做準備。沃爾沃發言人表示,電池組裝廠的建設將在2021年底前完成。但拒絕透露這家電池組裝廠的計劃產能,也沒有透露它將創造多少就業崗位。
2月,德法兩國制定了一份超級電池工廠的藍圖,計劃在歐洲共同推動一項總投資達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83億元)的電池項目,總產能約為48GWh,旨在與特斯拉的中國電池供應商對標產能。據德國經濟與能源部長Peter Altmaier介紹,德國和法國共建的新電池工廠將滿足歐洲10-15%的電池需求。到2030年,德國上路行駛的電動車數量將達到700萬-1000萬輛。
企業方面:2月,寶馬集團宣布在德國丁戈爾芬電動驅動器生產中心擴大產能,以應對全球整車工廠產量提升導致對電驅動系統動力總成及動力電池總成的需求量增大。
特斯拉則開始努力實現“自給自足,豐衣足食”:特斯拉正在弗里蒙特建造一條試點動力電池生產線,并在設計自己的電池生產設備。這將是該電動汽車制造商首次生產自己的動力電池。
2月,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宣布計劃在德國勃蘭登堡的施瓦熱德(Schwarzheide)建立一個新的正極材料生產基地。
該工廠每年將為約40萬輛純電動汽車生產所需的正極材料,前驅體由巴斯夫在芬蘭的Harjavalta工廠提供,然后在勃蘭登堡進一步加工。巴斯夫計劃在2022年同時啟動兩家工廠。
3月,德國鋰電池動力系統供應商Akasol已經將其位于黑森州朗根生產基地的第二條生產線投入運營,比原計劃提前了六個月。隨著第二條產線的投產,Akasol的電池年產能增加了一倍提升至800 MWh,新的裝配線將用于生產其第二代電池系統。
韓國市場
2020年第一季度,韓國三大鋰電巨頭之一的三星SDI開始擴建匈牙利歌德的電池工廠,并深度綁定韓國正極材料供應商ECOPRO BM,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生產下一代正極材料;另一廂的LG化學則宣布由于負責電池事業部分拆的工作小組得出結論,由于各種業務障礙和困難的市場條件,分拆后公司將無法盈利。因此“無限期”推遲電池業務分拆計劃。
2月,據韓國媒體報道,三星SDI已開始對該公司位于匈牙利哥德的鋰離子電池制造廠開始擴建。非官方的報道稱,其第二家工廠同樣位于哥德,將于2020年上半年開始建設,2021年開始投產。三星SDI預計將在2030年之前在匈牙利投資12萬億韓元(約9.94億美元),并且將其產能逐漸提升到每個月1800萬個電芯,其中1號工廠大約600萬個,2號工廠1200萬個。
2月,據外媒報道稱,三星SDI宣布與韓國正極材料供應商ECOPRO BM公司簽署協議,共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生產下一代正極材料。同時,三星SDI還計劃投資ECOPRO BM以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計劃在年底之前在慶尚北道浦項市完成一條正極材料生產線的建設,在2022年第一季投產,建設完成后將具備年產5萬噸的生產能力。
1月,韓國GS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Corp.(GS工程建設公司)與浦項市簽署了投資協議,計劃投資86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億元)在浦項免稅區建立一個鋰離子電池回收廠。工廠的目標是每年從電動汽車和其他汽車中回收廢舊鋰離子電池,并從中提煉4500噸的鎳、鈷、鋰、錳等金屬材料。后期還將追加投資將該工廠的回收能力提高到年產10000噸。
東南亞市場
2月,泰國電力和公用事業公司Global Power Synergy plc(GPSC)宣布投資35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48億元),在泰國建立第一座半固態鋰離子電池廠。該工廠將采用美國初創電池公司24M 的新型SemiSolid電極制造工藝生產半固態電池,初期產能為年產30 MWh,計劃于今年年底建成投產,2021年將提升至100 MWh。
3月,美國新型電池公司XNRGI在印度哈里亞納邦古拉格區建立了高溫(HT)鋰離子電池工廠,該工廠每年可生產240 MWh的電池。
3月3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以期促進汽車消費。此外,中央財政采取以獎代補,支持京津翼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5月1日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征收增值稅。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預計,補貼政策的延長會拉動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60萬臺。
國內上游材料端
電池端
電池回收
1月,輪轂企業迪生力發布公告稱,將聯合韶關中弘金屬實業有限公司和韶關中達鋅業有限公司共同出資18000萬元,投資新標的廣東威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新能源廢舊鋰電池回收、處理以及資源化利用等相關業務。
海外市場
歐洲
歐洲政府正繼續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及動力電池市場的投資力度,力圖通過抱團實現早日擺脫對亞洲動力電池企業的依賴,打通動力電池產業鏈上中下游,實現自給自足甚至打破目前由亞洲勢力主導的行業局面。3月,德法兩國合建的位于法國西南部城市內爾薩克(Nersac)的試點工廠已正式開工:
1月,沃爾沃宣布將在美國建立自己的電池裝配廠,為在該市場推出一系列電動汽車做準備。沃爾沃發言人表示,電池組裝廠的建設將在2021年底前完成。但拒絕透露這家電池組裝廠的計劃產能,也沒有透露它將創造多少就業崗位。
2月,德法兩國制定了一份超級電池工廠的藍圖,計劃在歐洲共同推動一項總投資達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83億元)的電池項目,總產能約為48GWh,旨在與特斯拉的中國電池供應商對標產能。據德國經濟與能源部長Peter Altmaier介紹,德國和法國共建的新電池工廠將滿足歐洲10-15%的電池需求。到2030年,德國上路行駛的電動車數量將達到700萬-1000萬輛。
企業方面:2月,寶馬集團宣布在德國丁戈爾芬電動驅動器生產中心擴大產能,以應對全球整車工廠產量提升導致對電驅動系統動力總成及動力電池總成的需求量增大。
特斯拉則開始努力實現“自給自足,豐衣足食”:特斯拉正在弗里蒙特建造一條試點動力電池生產線,并在設計自己的電池生產設備。這將是該電動汽車制造商首次生產自己的動力電池。
2月,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宣布計劃在德國勃蘭登堡的施瓦熱德(Schwarzheide)建立一個新的正極材料生產基地。
該工廠每年將為約40萬輛純電動汽車生產所需的正極材料,前驅體由巴斯夫在芬蘭的Harjavalta工廠提供,然后在勃蘭登堡進一步加工。巴斯夫計劃在2022年同時啟動兩家工廠。
3月,德國鋰電池動力系統供應商Akasol已經將其位于黑森州朗根生產基地的第二條生產線投入運營,比原計劃提前了六個月。隨著第二條產線的投產,Akasol的電池年產能增加了一倍提升至800 MWh,新的裝配線將用于生產其第二代電池系統。
韓國市場
2020年第一季度,韓國三大鋰電巨頭之一的三星SDI開始擴建匈牙利歌德的電池工廠,并深度綁定韓國正極材料供應商ECOPRO BM,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生產下一代正極材料;另一廂的LG化學則宣布由于負責電池事業部分拆的工作小組得出結論,由于各種業務障礙和困難的市場條件,分拆后公司將無法盈利。因此“無限期”推遲電池業務分拆計劃。
2月,據韓國媒體報道,三星SDI已開始對該公司位于匈牙利哥德的鋰離子電池制造廠開始擴建。非官方的報道稱,其第二家工廠同樣位于哥德,將于2020年上半年開始建設,2021年開始投產。三星SDI預計將在2030年之前在匈牙利投資12萬億韓元(約9.94億美元),并且將其產能逐漸提升到每個月1800萬個電芯,其中1號工廠大約600萬個,2號工廠1200萬個。
2月,據外媒報道稱,三星SDI宣布與韓國正極材料供應商ECOPRO BM公司簽署協議,共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生產下一代正極材料。同時,三星SDI還計劃投資ECOPRO BM以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計劃在年底之前在慶尚北道浦項市完成一條正極材料生產線的建設,在2022年第一季投產,建設完成后將具備年產5萬噸的生產能力。
1月,韓國GS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Corp.(GS工程建設公司)與浦項市簽署了投資協議,計劃投資86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億元)在浦項免稅區建立一個鋰離子電池回收廠。工廠的目標是每年從電動汽車和其他汽車中回收廢舊鋰離子電池,并從中提煉4500噸的鎳、鈷、鋰、錳等金屬材料。后期還將追加投資將該工廠的回收能力提高到年產10000噸。
東南亞市場
2月,泰國電力和公用事業公司Global Power Synergy plc(GPSC)宣布投資35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48億元),在泰國建立第一座半固態鋰離子電池廠。該工廠將采用美國初創電池公司24M 的新型SemiSolid電極制造工藝生產半固態電池,初期產能為年產30 MWh,計劃于今年年底建成投產,2021年將提升至100 MWh。
3月,美國新型電池公司XNRGI在印度哈里亞納邦古拉格區建立了高溫(HT)鋰離子電池工廠,該工廠每年可生產240 MWh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