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電樁這個萬億級的賽道上,小桔充電主要布局快充樁,公共充電市場份額第一。
1月5日,小桔充電成立三周年。平臺公布了其過去三年所取得的成果:為134萬用戶提供了8660萬次新能源車充電服務,累計提供電量22億度;覆蓋全國100余座核心城市,合作企業近500家,鏈接超過7萬臺快充樁。
這組數據意味著,小桔充電在烽煙四起的充電樁市場,憑借強勁的競爭力,在公共快充領域一騎絕塵,摘得桂冠。
在特來電、星星充電、國家電網等老牌充電樁運營企業已經非常成熟,且市場保有量遙遙領先的前提下,小桔充電用三年的時間,拿到公共充電市場份額第一,成功立足于公共快充領域。
這與其戰略戰術和強大的平臺優勢有很大關系。
滴滴布局充電領域
小桔充電根植于滴滴。
2018年1月正式上線的小桔充電,最早出現在大眾視野,可以追溯到2017年11月。
彼時,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在2017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首次透露,滴滴正在籌建新能源汽車換電體系——小桔充電。
小桔充電的成立還要從電動汽車的產業痛點——充電難談起。
汽車圈內流傳著這樣的話,沒買電動汽車的時候最在乎續航,買了電動汽車后最在乎哪里有充電樁。
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滴滴司機向該平臺反映,雖然電動車能夠極大程度上降低用車成本,但充電難、充電不方便,仍然會導致大部分司機不愿更換電動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能幫助滴滴司機解決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加大電動汽車車主對品牌的信任,滴滴開始布局新能源充電樁,小桔充電應運而生。
滴滴布局充電樁或許還與程維看到汽車后市場的掘金機遇有關。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計推廣超過500萬輛,全球占比50%以上。尤其在去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70%。
作為龐大車流量紅利的受益者,汽車后市場行業迅速爆火。中國汽車后市場行業規模從2015年的7600億元增長至2018年已達到12900億元,汽車后市場含金量之大,毋庸置疑。
然而,看到商機的并不只是滴滴。特來電、星星充電、國家電網等早已入局,一手抓充電樁投資,一手抓充電樁運營。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崛起,尤其今年充電樁被正式納入國家新基建的版圖以來,車企、互聯網科技巨頭也開始涌入這一賽道。
比如,華為公布了新一代直流充電模塊Hi Charger,能實現300-1000V全段恒功率輸出。
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則通過投資方式進入賽道,投資充電樁運營商“簡單充”,欲在充電樁的未來智能化競賽中搶占席位。
車企方面,寶馬已牽手國網電動汽車公司,計劃為車主提供超過27萬個充電樁。
特斯拉同樣宣布,計劃在中國建造4000多個超級充電樁,這一數字是過去5年建造總量的兩倍。
而在烽煙四起的充電樁賽道中,小桔充電則另辟蹊徑——積極發揮聚合平臺的優勢,努力推進與合作伙伴的互利共贏。
三年來,小桔充電已累計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比亞迪、普天等近500家企業開展合作,覆蓋全國100余座核心城市,鏈接超過7萬臺快充樁。
在充電量方面,自2020年2月起,小桔充電每月單日充電度數連創新高,2020年12月31單日最高達685.9萬度,三年累計提供電量超22億度。
與此同時,小桔充電直連站的異常率也已經實現從30%降低至2%,極大地提升了車主充電的確定性。
截至目前,滴滴平臺注冊超100萬輛電動汽車,占中國純電動汽車保有量3成以上。隨著電動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今后在滴滴上注冊的電動汽車也會繼續大幅增長。
種種數據表明,小桔充電已在充電樁這一萬億級市場中脫穎而出。
解決了兩大痛點
小桔充電憑何成功立足充電樁領域?它的優勢是什么?
通過市場調研和定位分析,他們解決了兩大難題:充電樁所有人為何愿意接入滴滴,而不是接入其他平臺?車主為何要使用滴滴找樁充電,而不是通過其他平臺?這兩大難題一直是充電樁運營商能否成功的核心要素。
自2018年上線以來,小桔充電的戰略定位就是“聚合平臺”:小桔不投資充電樁,不與合作伙伴爭利,而是通過領先的技術服務和流量優勢為充電樁合作伙伴賦能;將找樁充電體驗做到行業第一,通過行業極致化體驗吸引車主聚合到平臺充電。
在產業鏈上,小桔充電運用滴滴的交通智能大數據能力,免費提供給合作伙伴交通熱力體系,幫助他們布局充電站選址,以獲取高收益。同時,借助小桔充電智能化運營工具和平臺,可以提供端內播報、高效觸達用戶的方法,通過免費的SaaS軟件,來幫助合作伙伴更好地開展生意。
小桔充電還利用平臺優勢,為合作伙伴提供金融賦能。2020年10月,小桔充電與平安租賃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為小桔平臺商戶提供融資渠道,推動商戶在充電運營領域的持續布局。
在用戶體驗方面,結合滴滴司機在日常用能服務中遇到的痛點,小桔充電不斷迭代產品。通過大數據選址及精準運營,小桔充電重點圍繞充電異常率、油車占位、充電周邊配套服務設施等實際問題,打造出包括“降異常”、“自動催挪車”、“小桔充電星享站”等一系列體驗優化產品。
其中,最被車主津津樂道的當屬免停車費服務。小桔充電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及需求側調研,以與物業分利潤的方式,為車主提供充電免停2小時服務,極大降低了充電支出成本。以北京二七劇場充電站為例,停車費10元/時,而充電、休息、吃飯一系列動作大約要1.5小時,即在停車費方面可以節省15元,月均就是450元。
在安全方面,小桔充電廣泛收集了電動汽車自燃事故信息,結合各地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等權威機構發布的高危車型通知,建立平臺高危車型庫,啟動對應的限充和禁充策略,降低車輛在充電過程中的自燃風險。
三年來,小桔充電采取線下、線上兩種模式結合,線下已累計完成25場安全演練活動;線上通過對移動端、車端和樁端的軟硬件適配,建立平臺高危和限充管理策略,目前已有62萬車主完成安全認證,累計識別車型3238種。
同時,平臺構建針對“人責”和“樁責”的體驗管理體系,通過工單機制和運維機制實現24小時及時響應上報的問題,將小桔充電直連站的異常率從30%降低至2%,極大地提升了車主充電的確定性。
如今,充電樁產業的發展已經不是簡單的規模擴張,而是通過深入融合新基建中新技術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和通訊網絡基礎設施的高新技術,建設更便捷、更智能的充電網絡。
而小桔充電目標一直很堅定,即打造極致體驗的一站式綜合能源服務網絡。
1月5日,小桔充電成立三周年。平臺公布了其過去三年所取得的成果:為134萬用戶提供了8660萬次新能源車充電服務,累計提供電量22億度;覆蓋全國100余座核心城市,合作企業近500家,鏈接超過7萬臺快充樁。
這組數據意味著,小桔充電在烽煙四起的充電樁市場,憑借強勁的競爭力,在公共快充領域一騎絕塵,摘得桂冠。
在特來電、星星充電、國家電網等老牌充電樁運營企業已經非常成熟,且市場保有量遙遙領先的前提下,小桔充電用三年的時間,拿到公共充電市場份額第一,成功立足于公共快充領域。
這與其戰略戰術和強大的平臺優勢有很大關系。
滴滴布局充電領域
小桔充電根植于滴滴。
2018年1月正式上線的小桔充電,最早出現在大眾視野,可以追溯到2017年11月。
彼時,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在2017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首次透露,滴滴正在籌建新能源汽車換電體系——小桔充電。
小桔充電的成立還要從電動汽車的產業痛點——充電難談起。
汽車圈內流傳著這樣的話,沒買電動汽車的時候最在乎續航,買了電動汽車后最在乎哪里有充電樁。
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滴滴司機向該平臺反映,雖然電動車能夠極大程度上降低用車成本,但充電難、充電不方便,仍然會導致大部分司機不愿更換電動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能幫助滴滴司機解決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加大電動汽車車主對品牌的信任,滴滴開始布局新能源充電樁,小桔充電應運而生。
滴滴布局充電樁或許還與程維看到汽車后市場的掘金機遇有關。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計推廣超過500萬輛,全球占比50%以上。尤其在去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70%。
作為龐大車流量紅利的受益者,汽車后市場行業迅速爆火。中國汽車后市場行業規模從2015年的7600億元增長至2018年已達到12900億元,汽車后市場含金量之大,毋庸置疑。
然而,看到商機的并不只是滴滴。特來電、星星充電、國家電網等早已入局,一手抓充電樁投資,一手抓充電樁運營。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崛起,尤其今年充電樁被正式納入國家新基建的版圖以來,車企、互聯網科技巨頭也開始涌入這一賽道。
比如,華為公布了新一代直流充電模塊Hi Charger,能實現300-1000V全段恒功率輸出。
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則通過投資方式進入賽道,投資充電樁運營商“簡單充”,欲在充電樁的未來智能化競賽中搶占席位。
車企方面,寶馬已牽手國網電動汽車公司,計劃為車主提供超過27萬個充電樁。
特斯拉同樣宣布,計劃在中國建造4000多個超級充電樁,這一數字是過去5年建造總量的兩倍。
而在烽煙四起的充電樁賽道中,小桔充電則另辟蹊徑——積極發揮聚合平臺的優勢,努力推進與合作伙伴的互利共贏。
三年來,小桔充電已累計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比亞迪、普天等近500家企業開展合作,覆蓋全國100余座核心城市,鏈接超過7萬臺快充樁。
在充電量方面,自2020年2月起,小桔充電每月單日充電度數連創新高,2020年12月31單日最高達685.9萬度,三年累計提供電量超22億度。
與此同時,小桔充電直連站的異常率也已經實現從30%降低至2%,極大地提升了車主充電的確定性。
截至目前,滴滴平臺注冊超100萬輛電動汽車,占中國純電動汽車保有量3成以上。隨著電動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今后在滴滴上注冊的電動汽車也會繼續大幅增長。
種種數據表明,小桔充電已在充電樁這一萬億級市場中脫穎而出。
解決了兩大痛點
小桔充電憑何成功立足充電樁領域?它的優勢是什么?
通過市場調研和定位分析,他們解決了兩大難題:充電樁所有人為何愿意接入滴滴,而不是接入其他平臺?車主為何要使用滴滴找樁充電,而不是通過其他平臺?這兩大難題一直是充電樁運營商能否成功的核心要素。
自2018年上線以來,小桔充電的戰略定位就是“聚合平臺”:小桔不投資充電樁,不與合作伙伴爭利,而是通過領先的技術服務和流量優勢為充電樁合作伙伴賦能;將找樁充電體驗做到行業第一,通過行業極致化體驗吸引車主聚合到平臺充電。
在產業鏈上,小桔充電運用滴滴的交通智能大數據能力,免費提供給合作伙伴交通熱力體系,幫助他們布局充電站選址,以獲取高收益。同時,借助小桔充電智能化運營工具和平臺,可以提供端內播報、高效觸達用戶的方法,通過免費的SaaS軟件,來幫助合作伙伴更好地開展生意。
小桔充電還利用平臺優勢,為合作伙伴提供金融賦能。2020年10月,小桔充電與平安租賃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為小桔平臺商戶提供融資渠道,推動商戶在充電運營領域的持續布局。
在用戶體驗方面,結合滴滴司機在日常用能服務中遇到的痛點,小桔充電不斷迭代產品。通過大數據選址及精準運營,小桔充電重點圍繞充電異常率、油車占位、充電周邊配套服務設施等實際問題,打造出包括“降異常”、“自動催挪車”、“小桔充電星享站”等一系列體驗優化產品。
其中,最被車主津津樂道的當屬免停車費服務。小桔充電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及需求側調研,以與物業分利潤的方式,為車主提供充電免停2小時服務,極大降低了充電支出成本。以北京二七劇場充電站為例,停車費10元/時,而充電、休息、吃飯一系列動作大約要1.5小時,即在停車費方面可以節省15元,月均就是450元。
在安全方面,小桔充電廣泛收集了電動汽車自燃事故信息,結合各地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等權威機構發布的高危車型通知,建立平臺高危車型庫,啟動對應的限充和禁充策略,降低車輛在充電過程中的自燃風險。
三年來,小桔充電采取線下、線上兩種模式結合,線下已累計完成25場安全演練活動;線上通過對移動端、車端和樁端的軟硬件適配,建立平臺高危和限充管理策略,目前已有62萬車主完成安全認證,累計識別車型3238種。
同時,平臺構建針對“人責”和“樁責”的體驗管理體系,通過工單機制和運維機制實現24小時及時響應上報的問題,將小桔充電直連站的異常率從30%降低至2%,極大地提升了車主充電的確定性。
如今,充電樁產業的發展已經不是簡單的規模擴張,而是通過深入融合新基建中新技術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和通訊網絡基礎設施的高新技術,建設更便捷、更智能的充電網絡。
而小桔充電目標一直很堅定,即打造極致體驗的一站式綜合能源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