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塊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是1954年貝爾實驗室做出來的,到今天已經有60多年的時間了,轉換效率在4.5%左右;到1958年,世界上推出了BSR結構,也就是背面反射結構的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接近10%;前些年行業里大規模應用的全鋁背場結構,所謂的BSF結構電池,是1976年推出的,當時的實驗室效率達到15%。
全鋁背場結構電池在行業里大規模量產持續了很多年,比較有里程碑意義的是2014年,PERC技術局部量產,并在2016—2017年逐漸成為主流電池技術。PERC是對背場做了改進,采用的是背鈍化技術和局部背電極的技術方案。
晶硅電池的原理比較簡單,以晶體硅作為載體,就是硅片以晶體硅為材料,通過擴散的形式形成PN結,通過歐姆接觸的方式形成電路。由于硅材料的含量在地球上僅次于氧氣,有著其它材料無可比擬的豐度,而且穩定性強,在轉換效率、成本、產品可靠性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所以一直是主流的電池技術,通過去年的基本數據看,市場占有率95%。
從2010年到2020年,晶硅電池的量產效率提升非常快。在2010年,單晶的量產效率大概是17.5%,多晶大概是16.2%,后續每年有0.4—0.5%的提升;2011年,隨著SE技術在單晶技術上的應用,單晶的效率突破了18%,后續隨著高方阻漿料的提升,單晶效率一路提升,到2018年,常規單晶的效率提升到20.2%,到2019年,多晶的效率提升到18.7%。而從2016年開始,行業里PERC電池大規模量產,效率在常規鋁背場基礎上又有大幅度提升,截至到2020年底,PERC電池的量產效率,先進企業已經接近23%。
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行業里出現了幾種主流的電池結構。首先是PERC,是主流技術,目前全球產能已經超過200GW,年產量超過150GW。在PERC基礎上,如果背面不用鋁漿,改成局部鋁柵線,可以簡單升級成雙面PERC結構,雙面率可以達到70—80%,已經成主流趨勢。
其次是PERT,是一種全擴散背場鈍化結構,通常PN結在正面,結構比較簡單,是最早的N型電池,是天然的雙面結構,雙面率可以達到80—95%,但是在量產效率和成本上,這兩年已經不具備優勢。大部分廠家在考慮技術升級,其中的一種升級方案,就是Topcon結構。
Topcon是一種鈍化接觸結構,基本原理是在N型硅片背面沉積一層很薄氧化硅,然后再沉積一層重摻雜的多晶硅薄膜,實現背面的鈍化接觸,提高開路電壓,提升轉化效率。目前行業里Topcon的量產效率已經超過24%,雙面率相對于PERC略低,但PERC產線只需要添加設備,就可以升級成Topcon產線,相當于一部分還有利用空間。
還有一種這兩年行業熱議的技術路線,就是異質結。異質結的基本原理是在N型硅片基底上采用非晶硅沉積的方式形成異質結并作為鈍化層。這種結構的電池開路電壓更高,效率也會相應的比較高,同時外部最外一層有TCO透明導電層。工藝采用的是低溫工藝,銀漿的溫度通常在200度左右,便于采用更薄的N型硅片,使未來有比較大的硅片成本下降空間。
目前行業量產效率24%左右,雙面率90%以上。主要問題是設備與材料的成本比較高,工藝控制難度比較大。
另外還有一種IBC的結構,所謂的差指狀背接觸電池,特點是PN結都在背面做差指狀接觸,正面沒有柵線遮擋,正面受光面積增加,電流也增加,主要問題是工藝比較復雜,成本也比較高。潛在的一個方面是可以和異質結結合,采用非晶硅鈍化層結構或隧穿鈍化層來形成HBC結構。目前實驗室狀況下,HBC效率可以高達26%。
對于PERC電池來說,從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兩年內量產效率有望提升到23.5%,理論上有望提升到24%,再往上提升難度非常大,特別是面臨大尺寸挑戰的情況下。
大尺寸硅片下,擴散和鍍膜的均勻性更難控制,SE、激光、印刷的控制要求更為精準,版圖優化要求更高,良率會相應下降。不過在行業的努力下,目前182硅片下電池的效率和良率和166基本能達到一致水平。以晶澳為例,182電池的效率已經超過了23%。
回顧完PERC電池的發展歷程,接下來展望一下下一代電池的量產前景。
首先來看Topcon技術。它的機遇是行業內有大于200G的產能可以以較低的成本進行升級。它的挑戰是效率要對PERC保持1%以上的領先;成本要持續下降;對良率提升做相應的改進,現在的良率偏低;要做好大尺寸下硼擴散均勻性和多晶硅鍍膜均勻性的控制。
對異質結技術來說,它的機遇是工序簡單,效率更高,在薄片化上比較有優勢,在發電性能上由于溫度系數低、雙面率高,更有優勢。它的挑戰主要在于設備和材料成本偏高,最好能和PERC保持1.5%以上的效率領先,在組件封裝上由于采用低溫焊接,造成效率損失偏高,所以在焊接和電池切割上需要做工藝的更多優化。另外異質結采用版式平鋪工藝,產能增加有限,也需要應對大尺寸的挑戰。
除了以上兩種技術,還可以考慮電池的迭代,綜合Topcon與異質結的優勢,有兩種方案可以作為未來的考慮。
當然,從更為長遠的未來考慮,效率有望達到30%的多層電池疊加也是一種考慮,但需要花費的時間更長,至少在5—10年以上,而且需要考慮成本的瓶頸、產業化的穩定性和實際光譜對效率的影響。
最后分享一下晶澳的電池技術路線圖,按照現有規劃,在2021年年底,PERC效率能接近23.5%,最終有希望能達到24%的量產水平;N型電池到2022年底,有希望做到25%的轉換效率;異質結到2023年底,轉換效率有希望超過26%;后續也在做迭代電池的技術儲備,目標是到2024年,實驗室的轉換效率達到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