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規?;l展,讓充電樁迎來最強風口,充電樁行業在“萬億級”的市場潛力下迎來巨變。
330位技術專家,140萬工程師齊聚青島,線上線下共同見證 “第一屆中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技術創新大會”。
大會傳遞出的信息:“充電樁已無法支撐電動汽車的規?;l展,只有建立充電網才能承接大規模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從‘樁’到‘網’的充電網時代正加速到來。”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介紹:
“充電行業下一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快充技術和V2G車網互動充電模式。車網互動時充電要花錢,但還可以賣電掙錢。他指出,新能源汽車的重點是新能源,在碳排放、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要使用新能源電。充電系統不僅要向電動汽車充電,而且要向電力系統放電,以達到調節新能源電力系統,使電力系統平衡的目的,這就需要充電系統必須和電車、電網、建筑和家庭進行一個整合形成大的系統。”
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電動車協會創始主席陳清泉曾撰文:
“盡管我國目前已建成充電樁超過了181萬,但在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自動駕駛等規?;l展的背景下,傳統充電樁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從‘樁’到‘網’變得勢在必行。”
從“樁”到“網”成為大勢所趨
“充電樁”和“充電網”,一字之差,卻有本質區別。
充電樁就是一個簡單的充電設備,充電網是深度融合的智能充電系統,強調的是能源的互通和數據的互聯。充電樁只滿足于分散式充電,只有建立充電網才能滿足我國大規模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需要。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動汽車與儲能分會會長王志軒:
“充電行業正處于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的全新發展階段,隨著交通、能源的轉型與融合發展,充電設施發展的未來,需要開展頂層設計、提前布局,特別是ChaoJi、V2G、互聯互通等先進充電技術,要具備國際化的視野。”
相較目前“廣圈地”、“低互通”的充電樁發展模式,數據化、能源化、智能化的充電網,成為破解充電大功率、用戶充電難的推手,成為智慧交通與智能電網之間的聯結紐帶。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劉永東:
“充電樁不再是單一‘樁’的概念,將成為充電網絡的其中一環。充電網與5G、通訊、大數據分析技術相契合。比如,充電網的布局、充電網到后臺的通訊技術、整個充電運行行為分析、安全分析等。充電樁行業將從‘各自為戰’走向‘互聯互通’,在編織充電網的同時,通過大數據為充電賦能。”
作為充電網技術路線的最先倡導者和引領者,特來電始終堅持推進充電網技術路線,致力于打造從智能制造到充電運營,再到數據增值服務的價值閉環的充電網生態。會上,特來電發布《電動汽車充電網技術白皮書》,共享充電網發展之路。
特來電總工程師、首席科學家、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龔成明:
“充電是因電動汽車能源補給的需求而生,但是充電網的使命遠超這一基本需求。作為一種新型基礎設施網絡,充電網廣泛鏈接了車、電池、用戶和電網,充電網能夠成為交通網和能源網之間的緩沖器。通過交通出行或運營以及電力能源在場站、園區、配電網、系統運行等多個層級上協同調度,充電網能夠充分發揮充電需求在毫秒至數日時間尺度內的彈性潛力,為電力系統提供稀缺的靈活性資源。通過進一步利用電動汽車裝車及退役電池的富余能力進行雙向充放電,充電網所釋放靈活性資源的規模還將提升一個數量級,使得電動汽車充電網能夠成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實時和短期靈活性資源的主要來源。此外,充電網運行過程中積累了海量的能源、電池運行大數據和用戶行為大數據,基于這些大數據可以在電池健康診斷和安全防護以及無感充電調度等方面持續創造新的價值,使得充電網成為工業物聯網最大的應用場景之一。”
充電網肩負能源管理與調度職責
除了大數據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在跨行業的能源側,充電網在新型電力系統中,也承擔電動汽車儲能資源聚合與電網間緩沖的角色。依托充電網,實現新能源發電高波動性、電動汽車充電需求高彈性和放電能力高剩余特性之間的協同互補。
歐陽明高透露,“當前中國的碳凈排放100億噸,等于2050年巴黎會議規定的全球的碳排放指標。2060年要實現碳中和,凈排放為零。這首先要靠能源體系的去碳化,而能源體系的去碳化要靠新能源汽車儲能,這是下一步新能源汽車的目標。用新能源汽車帶動新能源革命,實現高質量發展。”
國網電動副總、電動汽車技術委員會(中國)秘書長王文: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同時帶動了儲能技術的發展,隨著電動汽車數量的海量增長,在消耗大量電能同時,通過充電設施應用車網融合技術,車上電池可以成為不需額外投資的巨大的分布式儲能系統,有利于電網的綠色化發展。充電網不僅為新能源汽車提供服務,而且將成為電網的重要的組成,為我國汽車與能源低碳化同時做出重要貢獻。”
所以說,充電網還肩負著能源的管理和調度職責。充電網把所有電動汽車電池及梯次利用電池鏈接聚合成了一個巨大儲能網,低成本高效率地消納和平衡新能源。
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邵浙海:
“未來充電設施技術發展,一是大功率充電、直流小功率充電、V2G、 光儲充等適用不同應用場景的充換電技術將逐步實現;二是智能化技術和人工智能將廣泛應用于充電網;三是充電網與電力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高效互動、深度融合。”
事實上,“充電網”的概念和愿景并非剛剛提出,行業龍頭特來電7年深耕,一直在推進充電網技術路線。
據記者了解,7年時間特來電總投資 80 億,累計研發投入 13 億,獲得專利 1200 項,構建了充電網的技術體系和平臺架構。大會期間,特來電發布了《電動汽車充電網技術白皮書》,清晰定義了:“充電網是支撐大規模電動汽車發展的基礎設施新網絡;是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微電網;是鏈接聚合電動汽車電池及梯次利用電池的儲能網;是深度鏈接人、車、電池、能源的工業互聯網”。
“充電網一頭連接汽車強國戰略,一頭連接能源安全新戰略,從‘充電樁’到‘充電網’的延革,將引領充電行業發生風口巨變,撬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揮出行業轉型強大的虹吸效應,證明這一風口的價值”,與會業內人士一致認為。
大會傳遞出的信息:“充電樁已無法支撐電動汽車的規?;l展,只有建立充電網才能承接大規模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從‘樁’到‘網’的充電網時代正加速到來。”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介紹:
“充電行業下一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快充技術和V2G車網互動充電模式。車網互動時充電要花錢,但還可以賣電掙錢。他指出,新能源汽車的重點是新能源,在碳排放、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要使用新能源電。充電系統不僅要向電動汽車充電,而且要向電力系統放電,以達到調節新能源電力系統,使電力系統平衡的目的,這就需要充電系統必須和電車、電網、建筑和家庭進行一個整合形成大的系統。”
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電動車協會創始主席陳清泉曾撰文:
“盡管我國目前已建成充電樁超過了181萬,但在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自動駕駛等規?;l展的背景下,傳統充電樁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從‘樁’到‘網’變得勢在必行。”
從“樁”到“網”成為大勢所趨
“充電樁”和“充電網”,一字之差,卻有本質區別。
充電樁就是一個簡單的充電設備,充電網是深度融合的智能充電系統,強調的是能源的互通和數據的互聯。充電樁只滿足于分散式充電,只有建立充電網才能滿足我國大規模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需要。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動汽車與儲能分會會長王志軒:
“充電行業正處于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的全新發展階段,隨著交通、能源的轉型與融合發展,充電設施發展的未來,需要開展頂層設計、提前布局,特別是ChaoJi、V2G、互聯互通等先進充電技術,要具備國際化的視野。”
相較目前“廣圈地”、“低互通”的充電樁發展模式,數據化、能源化、智能化的充電網,成為破解充電大功率、用戶充電難的推手,成為智慧交通與智能電網之間的聯結紐帶。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劉永東:
“充電樁不再是單一‘樁’的概念,將成為充電網絡的其中一環。充電網與5G、通訊、大數據分析技術相契合。比如,充電網的布局、充電網到后臺的通訊技術、整個充電運行行為分析、安全分析等。充電樁行業將從‘各自為戰’走向‘互聯互通’,在編織充電網的同時,通過大數據為充電賦能。”
作為充電網技術路線的最先倡導者和引領者,特來電始終堅持推進充電網技術路線,致力于打造從智能制造到充電運營,再到數據增值服務的價值閉環的充電網生態。會上,特來電發布《電動汽車充電網技術白皮書》,共享充電網發展之路。
特來電總工程師、首席科學家、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龔成明:
“充電是因電動汽車能源補給的需求而生,但是充電網的使命遠超這一基本需求。作為一種新型基礎設施網絡,充電網廣泛鏈接了車、電池、用戶和電網,充電網能夠成為交通網和能源網之間的緩沖器。通過交通出行或運營以及電力能源在場站、園區、配電網、系統運行等多個層級上協同調度,充電網能夠充分發揮充電需求在毫秒至數日時間尺度內的彈性潛力,為電力系統提供稀缺的靈活性資源。通過進一步利用電動汽車裝車及退役電池的富余能力進行雙向充放電,充電網所釋放靈活性資源的規模還將提升一個數量級,使得電動汽車充電網能夠成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實時和短期靈活性資源的主要來源。此外,充電網運行過程中積累了海量的能源、電池運行大數據和用戶行為大數據,基于這些大數據可以在電池健康診斷和安全防護以及無感充電調度等方面持續創造新的價值,使得充電網成為工業物聯網最大的應用場景之一。”
充電網肩負能源管理與調度職責
除了大數據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在跨行業的能源側,充電網在新型電力系統中,也承擔電動汽車儲能資源聚合與電網間緩沖的角色。依托充電網,實現新能源發電高波動性、電動汽車充電需求高彈性和放電能力高剩余特性之間的協同互補。
歐陽明高透露,“當前中國的碳凈排放100億噸,等于2050年巴黎會議規定的全球的碳排放指標。2060年要實現碳中和,凈排放為零。這首先要靠能源體系的去碳化,而能源體系的去碳化要靠新能源汽車儲能,這是下一步新能源汽車的目標。用新能源汽車帶動新能源革命,實現高質量發展。”
國網電動副總、電動汽車技術委員會(中國)秘書長王文: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同時帶動了儲能技術的發展,隨著電動汽車數量的海量增長,在消耗大量電能同時,通過充電設施應用車網融合技術,車上電池可以成為不需額外投資的巨大的分布式儲能系統,有利于電網的綠色化發展。充電網不僅為新能源汽車提供服務,而且將成為電網的重要的組成,為我國汽車與能源低碳化同時做出重要貢獻。”
所以說,充電網還肩負著能源的管理和調度職責。充電網把所有電動汽車電池及梯次利用電池鏈接聚合成了一個巨大儲能網,低成本高效率地消納和平衡新能源。
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邵浙海:
“未來充電設施技術發展,一是大功率充電、直流小功率充電、V2G、 光儲充等適用不同應用場景的充換電技術將逐步實現;二是智能化技術和人工智能將廣泛應用于充電網;三是充電網與電力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高效互動、深度融合。”
事實上,“充電網”的概念和愿景并非剛剛提出,行業龍頭特來電7年深耕,一直在推進充電網技術路線。
據記者了解,7年時間特來電總投資 80 億,累計研發投入 13 億,獲得專利 1200 項,構建了充電網的技術體系和平臺架構。大會期間,特來電發布了《電動汽車充電網技術白皮書》,清晰定義了:“充電網是支撐大規模電動汽車發展的基礎設施新網絡;是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微電網;是鏈接聚合電動汽車電池及梯次利用電池的儲能網;是深度鏈接人、車、電池、能源的工業互聯網”。
“充電網一頭連接汽車強國戰略,一頭連接能源安全新戰略,從‘充電樁’到‘充電網’的延革,將引領充電行業發生風口巨變,撬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揮出行業轉型強大的虹吸效應,證明這一風口的價值”,與會業內人士一致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