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西瓜呀大又甜,那里來的姑娘辮子長啊,兩個眼睛真漂亮……”《達坂城的姑娘》曾經傳唱大江南北。然而,達阪城的名片不限于此,這里還是中國風電的搖籃,運行了半個甲子的達坂城風電場,搭建起風電發展的歷史博物館,佇立蘭新高鐵兩邊的排排風機,成為入疆通道上的標志性景觀。
試驗風機獲得認可
沿著達坂城公路前行,一塊藍色標語牌引起了記者注意——“1986年,在自治區人民政府和水電部的支持下,新疆水利水電研究所購進丹麥Wincon公司55千瓦獨立運行風電機組與100千瓦并網風電機組各一臺,正式開始風力發電在新疆的應用探索”。標語牌的不遠處,可見最早的試驗樣機舊址。
時至今日,我國的風電行業早已變了模樣。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我國風電累計裝機2.87億千瓦,成為全球第一風電大國。行業的先驅們怎樣創造了歷史?新疆龍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魏春利告訴記者:“當時,新疆主要的電源還是煤電。在國外考察學習時,我們意識到新能源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最早的兩臺風機1987年元旦正式投運,運行了一年后,效果比較好,可利用小時數達到了3700小時,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
達坂城的試驗風機獲得認可后,1991年9月,原新疆自治區電力局批復成立隸屬于原電力工業局的新疆風力發電場。在當年批復的《關于協商風力發電廠選址意見》中,有這樣一段話:“遠離居民點和林帶,不占耕地與良田,也不影響水源地開發建設,電廠運行生產對環境沒有污染。如大規模開發建設,不僅增加新能源,也是改造戈壁灘、美化環境,增加烏魯木齊市新的旅游景點的最佳途徑之一。”
在獲得了各部門批復后,新疆風力發電創業者經過了半年努力,引進了丹麥BONUS3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這是我國第一批風電機組,也是當年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機組。我國首座風力發電場——總投資達6900萬元的達坂城風電場在1992年正式投產發電。
從螺絲釘到整機實現國產化
1992年至2000年間,達坂城風電場相繼引進了丹麥BONUS、NTK、維斯塔斯等歐洲廠商生產的數百臺風機。
然而,跨越重洋來到新疆的國外風機卻有些“水土不服”。記者了解到,進口風機的質保期大多只有一年,運維工程師一年僅來中國維護一次。
“90年代,一臺風機液壓泵出了故障,沒有電話,網絡也不發達,只能給國外工程師發函,花了兩周多才解決。”達坂城風電二場副場長馬建國告訴記者,“當時,丹麥風電專家過來維修,一天的工資就是3700丹麥克朗,我們根本無力長期承受這個成本。”
面對超長的維修周期和高昂的專家費,新疆的風電創業者下定決心,邁出風機制造業國產化的第一步。
馬建國回憶說:“當時就和丹麥NTK公司風機商量,希望從整機進口改成散件進口,從風機內部結構開始學起,按照圖紙自己學組裝。”
“零部件壞了,就聯系一些制造廠商共同開發。最開始是螺栓,之后是塔架、葉片、齒輪箱,最終,攻關風機控制系統,實現了國產化整機制造。”魏春利說,一步一步地,中國的風機制造業初具雛形。
風機運維工作也是如此。“出了液壓泵故障后,風電工程師們吸取了教訓,把英文版的維護手冊翻譯成漢語,對著圖紙、檢修手冊開始做培訓,經過了很長的周期,人員技能水平自然就提升了。”馬建國說。
1994年12月,新疆建成國內首家單個風場裝機容量超過10兆瓦的風電場,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場。
30年搭建起“風電博物館”
從一張張圖紙,到一個個零部件,我國風電制造工業體系走向健全。隨后,原國家經貿委開展了“加快國產化、加快技術進步”的“雙加”工程項目,并進行了國有電力企業公司制改造、投融資管理體制改革,將“新疆經驗”推廣到了全國。
“當時在‘雙加’工程驗收會議上,全國所有具備風電發展潛力的省份電力公司負責人都來新疆開了現場會,會上提出,具備條件的地方都可以開始建風電。”魏春利說,“這也意味著,我國風電從試驗階段正式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4月的新疆乍暖還寒,達坂城成片的風電場一望無際。來到達坂城風電場的中央控制室,窗外數百臺風機的運行情況一覽無余。控制室的屏幕實時顯示著風機運行狀況,風速如何、每小時發了多少度電。
現場工作人員岳庭利告訴記者,目前,最早引進的丹麥BONUS機組已經退役,經過了多次“以大代小”技改工作,現在采用國產的1.5兆瓦風機、2.5兆瓦風機,金風科技最早研發的600千瓦、750千瓦機型也都還在正常運行。“這里算是國內風機機型最全的‘風電博物館’了。”
從1986年戈壁灘上兩臺千瓦級的試驗樣機,到2020年我國整機廠商超過50吉瓦的出貨量,風力發電度電成本已能夠媲美煤電,我國風機制造業已完成了質的飛躍。
試驗風機獲得認可
沿著達坂城公路前行,一塊藍色標語牌引起了記者注意——“1986年,在自治區人民政府和水電部的支持下,新疆水利水電研究所購進丹麥Wincon公司55千瓦獨立運行風電機組與100千瓦并網風電機組各一臺,正式開始風力發電在新疆的應用探索”。標語牌的不遠處,可見最早的試驗樣機舊址。
時至今日,我國的風電行業早已變了模樣。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我國風電累計裝機2.87億千瓦,成為全球第一風電大國。行業的先驅們怎樣創造了歷史?新疆龍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魏春利告訴記者:“當時,新疆主要的電源還是煤電。在國外考察學習時,我們意識到新能源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最早的兩臺風機1987年元旦正式投運,運行了一年后,效果比較好,可利用小時數達到了3700小時,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
達坂城的試驗風機獲得認可后,1991年9月,原新疆自治區電力局批復成立隸屬于原電力工業局的新疆風力發電場。在當年批復的《關于協商風力發電廠選址意見》中,有這樣一段話:“遠離居民點和林帶,不占耕地與良田,也不影響水源地開發建設,電廠運行生產對環境沒有污染。如大規模開發建設,不僅增加新能源,也是改造戈壁灘、美化環境,增加烏魯木齊市新的旅游景點的最佳途徑之一。”
在獲得了各部門批復后,新疆風力發電創業者經過了半年努力,引進了丹麥BONUS3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這是我國第一批風電機組,也是當年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機組。我國首座風力發電場——總投資達6900萬元的達坂城風電場在1992年正式投產發電。
從螺絲釘到整機實現國產化
1992年至2000年間,達坂城風電場相繼引進了丹麥BONUS、NTK、維斯塔斯等歐洲廠商生產的數百臺風機。
然而,跨越重洋來到新疆的國外風機卻有些“水土不服”。記者了解到,進口風機的質保期大多只有一年,運維工程師一年僅來中國維護一次。
“90年代,一臺風機液壓泵出了故障,沒有電話,網絡也不發達,只能給國外工程師發函,花了兩周多才解決。”達坂城風電二場副場長馬建國告訴記者,“當時,丹麥風電專家過來維修,一天的工資就是3700丹麥克朗,我們根本無力長期承受這個成本。”
面對超長的維修周期和高昂的專家費,新疆的風電創業者下定決心,邁出風機制造業國產化的第一步。
馬建國回憶說:“當時就和丹麥NTK公司風機商量,希望從整機進口改成散件進口,從風機內部結構開始學起,按照圖紙自己學組裝。”
“零部件壞了,就聯系一些制造廠商共同開發。最開始是螺栓,之后是塔架、葉片、齒輪箱,最終,攻關風機控制系統,實現了國產化整機制造。”魏春利說,一步一步地,中國的風機制造業初具雛形。
風機運維工作也是如此。“出了液壓泵故障后,風電工程師們吸取了教訓,把英文版的維護手冊翻譯成漢語,對著圖紙、檢修手冊開始做培訓,經過了很長的周期,人員技能水平自然就提升了。”馬建國說。
1994年12月,新疆建成國內首家單個風場裝機容量超過10兆瓦的風電場,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場。
30年搭建起“風電博物館”
從一張張圖紙,到一個個零部件,我國風電制造工業體系走向健全。隨后,原國家經貿委開展了“加快國產化、加快技術進步”的“雙加”工程項目,并進行了國有電力企業公司制改造、投融資管理體制改革,將“新疆經驗”推廣到了全國。
“當時在‘雙加’工程驗收會議上,全國所有具備風電發展潛力的省份電力公司負責人都來新疆開了現場會,會上提出,具備條件的地方都可以開始建風電。”魏春利說,“這也意味著,我國風電從試驗階段正式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4月的新疆乍暖還寒,達坂城成片的風電場一望無際。來到達坂城風電場的中央控制室,窗外數百臺風機的運行情況一覽無余。控制室的屏幕實時顯示著風機運行狀況,風速如何、每小時發了多少度電。
現場工作人員岳庭利告訴記者,目前,最早引進的丹麥BONUS機組已經退役,經過了多次“以大代小”技改工作,現在采用國產的1.5兆瓦風機、2.5兆瓦風機,金風科技最早研發的600千瓦、750千瓦機型也都還在正常運行。“這里算是國內風機機型最全的‘風電博物館’了。”
從1986年戈壁灘上兩臺千瓦級的試驗樣機,到2020年我國整機廠商超過50吉瓦的出貨量,風力發電度電成本已能夠媲美煤電,我國風機制造業已完成了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