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鋰資源供應緊缺預警,國際地緣政治存在變數。為維穩上游材料穩定供應,動力電池巨頭圍繞鋰資源的搶奪戰愈演愈烈。
江西宜春擁有全球最大的鋰云母礦,資源量折合碳酸鋰當量達636萬噸。近期,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兩大動力電池巨頭先后落子宜春,業內也將視線重新聚焦到鋰云母資源上。
其中,寧德時代擬在宜春落戶江西省有史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高科技新能源產業招商項目。
國軒高科年初宣布在宜春投資115億打造的鋰電項目也取得新進展,兩大鋰電新材料項目分別落戶宜豐和奉新。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碳酸鋰10萬噸。
資本涌動背后,除了隱現出動力電池龍頭迫切的資源戰略部署之外,也意味著云母提鋰產品在動力電池領域獲得認可。
“由于市場需求持續旺盛,上半年鋰云母碳酸鋰占比國內碳酸鋰出貨從長期低于5%提升至25%,并以電池級碳酸鋰為主。”行業人士向高工鋰電表示,預計2021年國內云母提鋰冶煉產能13萬噸,碳酸鋰產量達6萬噸左右。
同時,隨著云母提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疊加自有礦優勢,云母提鋰主要幾家企業的生產成本已經從此前的8-10萬元/噸下降到3.5-4.5萬元/噸,相較于外購原料的鋰輝石冶煉廠優勢明顯。
根據行業預測,2025年江西鋰云母有望釋放出超20萬噸碳酸鋰當量。在新一輪動力電池密集擴產,鋰需求增長超級周期下,兼具資源、成本優勢的鋰云母,被視為中國鋰資源供應的重要補充。
加之寧德時代與國軒高科此番進駐宜春,產業關聯延伸與巨額資本加持,無疑將帶去強大的技術團隊和資本實力,完善鋰電產業鏈條,進一步突破云母提鋰技術、降低成本,解決廢渣處理等難題。
云母提鋰之“難”
過去,鋰云母由于原礦品位低,雜質較多,Li2O含量相對較低,造成提煉難度大、成本高,所生產碳酸鋰的質量難以達到電池級水平,導致其長期處于市場忽視地位。
2015-2017年,受市場供需影響,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從6萬元/噸一路攀升至16萬元/噸,即便云母提鋰成本較高,單噸利潤依然高達6-8萬元,使得云母提鋰走進資本市場投資者眼中。
而后幾年,由于碳酸鋰產能擴張較快、下游需求放緩,碳酸鋰價格一路下跌,最低至3.8萬元/噸,這種成本偏高的提鋰技術又逐漸被資本市場淡忘。
在此過程中,碳酸鋰價格的波動也在倒逼云母提鋰技術不斷突破,從石灰石煅燒法、硫酸浸出法等傳統工藝改進為硫酸鹽焙燒法,且固氟工藝取得突破,解決了設備腐蝕問題,實現規模化連續生產。
同時,通過對副產品長石粉、石英以及鉭鈮錫精礦的回收利用,抵消部分鋰云母精礦的生產成本,使得產品更具成本優勢,主要幾家企業目前成本已降至4.5萬元/噸左右(包含管理費用和折舊,不含增值稅和所得稅)。
然而,云母提鋰大規模生產仍然存在挑戰。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指出,云母提鋰大規模生產存在的難點,一是選礦難度大,收益比較低;二是環保限制,包括固氟問題和廢渣處理問題。
首先,鋰云母原礦品味較低,0.8%以上的礦特別少,一般是0.4,選礦難度大,收益相對低。0.4%品位原礦到2.2%品位精礦可能要8噸原礦做1噸精礦,用2.2%的精礦煅燒做鋰鹽可能要25噸,這樣算需要200噸原礦才能出一噸鋰鹽。
其次,云母提鋰的環保問題也值得關注,云母中含有氟,需要固氟,但是總會有氟出來,對環境影響比較大。另外還存在廢渣處理問題,因為用硫酸鹽提鋰,廢渣中含有鈉鉀鈣等,水泥行業要用也會受到限制,而且廢渣量特別大。
按照鋰云母到碳酸鋰18:1的冶煉比例測算,每生產一噸碳酸鋰便會產生17噸廢渣,宜春建設20萬噸碳酸鋰則會產生340萬噸廢渣,水泥行業消化空間有限情況下,剩余廢渣如何處理,是必須思考及解決的問題。
進擊的鋰云母企業
目前,國內云母提鋰出貨量集中在4 家江西企業,包括永興材料、江特電機(銀鋰新能源)、飛宇新能源、南氏鋰電等。
工藝環節,得益于云母提鋰工藝的不斷創新與技改,通過縮短工藝流程,提升鋰浸出率,實現一步法得到電池級碳酸鋰,使得云母提鋰進入低成本區間。
高工鋰電了解到,目前包括永興材料、江特電機、南氏鋰電主要采用復合鹽低溫焙燒法,飛宇新能源則是采用鋰云母礦高溫焙燒,通過制成鋰母液制備碳酸鋰。
成本環節,由于上述4家鋰云母企業擁有自有礦廠,在鋰云母精礦成本方面優勢較大,疊加技術的革新與突破以及副產品綜合開發利用,使得云母提鋰成本降至4萬元/噸以下。
此外,通過進一步工藝優化與副產品開發,云母提鋰仍存在一定的降本空間。
根據永興材料2020年年報顯示,2020年Q3碳酸鋰產線達產以來,至Q4碳酸鋰成本已降至3.3萬元/噸,季度產量提升至3223.55噸。
2021年上半年,永興材料實現碳酸鋰出貨量5448噸,鋰鹽產品實現營收3.85億,單噸售價約7萬元/噸。
在鋰鹽價格持續上漲的行情下,擁有自有礦產資源,可固定原材料成本。如果沒有自有礦山保障,今年云母提鋰企業的成本提升會比較快。
副產品和廢渣處理環節,目前行業較為一致的做法是:1、鉭鈮錫直接出售,可應用于國防、航空航天、電子計算機等領域;2、長石作為玻陶原料銷售,宜春是中國第二大陶瓷基地,對長石需求量非常大,是長石巨大的消納市場,同時進一步探尋新增應用領域;3、冶煉渣主要供給水泥廠,或作為青磚出售,同時探尋新增使用領域。
產能環節,目前永興材料擁有1萬噸云母提鋰冶煉產能,規劃建設產能2萬噸;江特電機擁有兩條鋰云母制備碳酸鋰產線,年產能合計1.5萬噸,此外還具備1.5 萬噸鋰輝石提鋰產能;飛宇新能源具備2萬噸云母提鋰冶煉產能,遠期計劃實現4萬噸/年;南氏鋰電擁有6萬噸云母提鋰冶煉產能。
市場環節,廈鎢新能源、湖南裕能、德方納米等正極材料企業已經與部分鋰云母企業簽署長單供應,包括準電池級與電池級產品,這也意味著正極材料對于鋰云母碳酸鋰產品品質已經逐步肯定。
高工鋰電獲悉,包括永興材料、飛宇新能源等已經具備鋰云母生產氫氧化鋰產品的能力,但是仍存在成本壓力。隨著氫氧化鋰價格走高刺激,預計明年會有鋰云母生產的氫氧化鋰規模化應用。
搶灘戰略級賽道
從需求端看,在全球碳中和目標下,電動化趨勢不斷增強,儲能市場也將快速啟動。GGII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20%以上,將帶動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達到1100GWh。2025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達到416GWh,未來5年年復合增長率約為72.8%。
按照1萬噸碳酸鋰加工產能可滿足15GWh電池需求估算,1516GWh鋰電池意味著將衍生出101萬噸的碳酸鋰產能需求。
從供給端看,短期內全球供給不及預期,2021年下半年鋰產業鏈仍將維持供應緊張態勢;長期鋰資源開發仍存不確定性,全球鋰礦的供需基本平衡,需求增長將成為鋰行業主要驅動力。
目前,全球鋰礦項目投資周期和產能周期已經明顯滯后于需求周期。2022-2025年,不平衡不充分的鋰資源開發和全球日益增長的鋰電需求,將成為鋰行業的主要矛盾。
為維穩鋰資源供應安全問題,國內的鋰資源開發力度和速度開始增強。在資源為王的背景下,鋰云母礦產資源的優勢開始顯現。
當前江西鋰云母冶煉產能約在12萬噸,若2025年能釋放出20萬噸碳酸鋰,則能夠占到全球碳酸鋰供應占比的1/5左右。因此發展鋰云母提鋰也成為鋰資源戰略性需要,由此也不難理解寧德時代與國軒高科的提前卡位。
面向未來,全球鋰鹽供應也將形成以鋰輝石提鋰、鹽湖提鋰為主,鋰云母提鋰作為鋰資源第三增長極的供應局面。
江西宜春擁有全球最大的鋰云母礦,資源量折合碳酸鋰當量達636萬噸。近期,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兩大動力電池巨頭先后落子宜春,業內也將視線重新聚焦到鋰云母資源上。
其中,寧德時代擬在宜春落戶江西省有史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高科技新能源產業招商項目。
國軒高科年初宣布在宜春投資115億打造的鋰電項目也取得新進展,兩大鋰電新材料項目分別落戶宜豐和奉新。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碳酸鋰10萬噸。
資本涌動背后,除了隱現出動力電池龍頭迫切的資源戰略部署之外,也意味著云母提鋰產品在動力電池領域獲得認可。
“由于市場需求持續旺盛,上半年鋰云母碳酸鋰占比國內碳酸鋰出貨從長期低于5%提升至25%,并以電池級碳酸鋰為主。”行業人士向高工鋰電表示,預計2021年國內云母提鋰冶煉產能13萬噸,碳酸鋰產量達6萬噸左右。
同時,隨著云母提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疊加自有礦優勢,云母提鋰主要幾家企業的生產成本已經從此前的8-10萬元/噸下降到3.5-4.5萬元/噸,相較于外購原料的鋰輝石冶煉廠優勢明顯。
根據行業預測,2025年江西鋰云母有望釋放出超20萬噸碳酸鋰當量。在新一輪動力電池密集擴產,鋰需求增長超級周期下,兼具資源、成本優勢的鋰云母,被視為中國鋰資源供應的重要補充。
加之寧德時代與國軒高科此番進駐宜春,產業關聯延伸與巨額資本加持,無疑將帶去強大的技術團隊和資本實力,完善鋰電產業鏈條,進一步突破云母提鋰技術、降低成本,解決廢渣處理等難題。
云母提鋰之“難”
過去,鋰云母由于原礦品位低,雜質較多,Li2O含量相對較低,造成提煉難度大、成本高,所生產碳酸鋰的質量難以達到電池級水平,導致其長期處于市場忽視地位。
2015-2017年,受市場供需影響,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從6萬元/噸一路攀升至16萬元/噸,即便云母提鋰成本較高,單噸利潤依然高達6-8萬元,使得云母提鋰走進資本市場投資者眼中。
而后幾年,由于碳酸鋰產能擴張較快、下游需求放緩,碳酸鋰價格一路下跌,最低至3.8萬元/噸,這種成本偏高的提鋰技術又逐漸被資本市場淡忘。
在此過程中,碳酸鋰價格的波動也在倒逼云母提鋰技術不斷突破,從石灰石煅燒法、硫酸浸出法等傳統工藝改進為硫酸鹽焙燒法,且固氟工藝取得突破,解決了設備腐蝕問題,實現規模化連續生產。
同時,通過對副產品長石粉、石英以及鉭鈮錫精礦的回收利用,抵消部分鋰云母精礦的生產成本,使得產品更具成本優勢,主要幾家企業目前成本已降至4.5萬元/噸左右(包含管理費用和折舊,不含增值稅和所得稅)。
然而,云母提鋰大規模生產仍然存在挑戰。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指出,云母提鋰大規模生產存在的難點,一是選礦難度大,收益比較低;二是環保限制,包括固氟問題和廢渣處理問題。
首先,鋰云母原礦品味較低,0.8%以上的礦特別少,一般是0.4,選礦難度大,收益相對低。0.4%品位原礦到2.2%品位精礦可能要8噸原礦做1噸精礦,用2.2%的精礦煅燒做鋰鹽可能要25噸,這樣算需要200噸原礦才能出一噸鋰鹽。
其次,云母提鋰的環保問題也值得關注,云母中含有氟,需要固氟,但是總會有氟出來,對環境影響比較大。另外還存在廢渣處理問題,因為用硫酸鹽提鋰,廢渣中含有鈉鉀鈣等,水泥行業要用也會受到限制,而且廢渣量特別大。
按照鋰云母到碳酸鋰18:1的冶煉比例測算,每生產一噸碳酸鋰便會產生17噸廢渣,宜春建設20萬噸碳酸鋰則會產生340萬噸廢渣,水泥行業消化空間有限情況下,剩余廢渣如何處理,是必須思考及解決的問題。
進擊的鋰云母企業
目前,國內云母提鋰出貨量集中在4 家江西企業,包括永興材料、江特電機(銀鋰新能源)、飛宇新能源、南氏鋰電等。
工藝環節,得益于云母提鋰工藝的不斷創新與技改,通過縮短工藝流程,提升鋰浸出率,實現一步法得到電池級碳酸鋰,使得云母提鋰進入低成本區間。
高工鋰電了解到,目前包括永興材料、江特電機、南氏鋰電主要采用復合鹽低溫焙燒法,飛宇新能源則是采用鋰云母礦高溫焙燒,通過制成鋰母液制備碳酸鋰。
成本環節,由于上述4家鋰云母企業擁有自有礦廠,在鋰云母精礦成本方面優勢較大,疊加技術的革新與突破以及副產品綜合開發利用,使得云母提鋰成本降至4萬元/噸以下。
此外,通過進一步工藝優化與副產品開發,云母提鋰仍存在一定的降本空間。
根據永興材料2020年年報顯示,2020年Q3碳酸鋰產線達產以來,至Q4碳酸鋰成本已降至3.3萬元/噸,季度產量提升至3223.55噸。
在鋰鹽價格持續上漲的行情下,擁有自有礦產資源,可固定原材料成本。如果沒有自有礦山保障,今年云母提鋰企業的成本提升會比較快。
副產品和廢渣處理環節,目前行業較為一致的做法是:1、鉭鈮錫直接出售,可應用于國防、航空航天、電子計算機等領域;2、長石作為玻陶原料銷售,宜春是中國第二大陶瓷基地,對長石需求量非常大,是長石巨大的消納市場,同時進一步探尋新增應用領域;3、冶煉渣主要供給水泥廠,或作為青磚出售,同時探尋新增使用領域。
產能環節,目前永興材料擁有1萬噸云母提鋰冶煉產能,規劃建設產能2萬噸;江特電機擁有兩條鋰云母制備碳酸鋰產線,年產能合計1.5萬噸,此外還具備1.5 萬噸鋰輝石提鋰產能;飛宇新能源具備2萬噸云母提鋰冶煉產能,遠期計劃實現4萬噸/年;南氏鋰電擁有6萬噸云母提鋰冶煉產能。
市場環節,廈鎢新能源、湖南裕能、德方納米等正極材料企業已經與部分鋰云母企業簽署長單供應,包括準電池級與電池級產品,這也意味著正極材料對于鋰云母碳酸鋰產品品質已經逐步肯定。
高工鋰電獲悉,包括永興材料、飛宇新能源等已經具備鋰云母生產氫氧化鋰產品的能力,但是仍存在成本壓力。隨著氫氧化鋰價格走高刺激,預計明年會有鋰云母生產的氫氧化鋰規模化應用。
搶灘戰略級賽道
從需求端看,在全球碳中和目標下,電動化趨勢不斷增強,儲能市場也將快速啟動。GGII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20%以上,將帶動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達到1100GWh。2025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達到416GWh,未來5年年復合增長率約為72.8%。
按照1萬噸碳酸鋰加工產能可滿足15GWh電池需求估算,1516GWh鋰電池意味著將衍生出101萬噸的碳酸鋰產能需求。
從供給端看,短期內全球供給不及預期,2021年下半年鋰產業鏈仍將維持供應緊張態勢;長期鋰資源開發仍存不確定性,全球鋰礦的供需基本平衡,需求增長將成為鋰行業主要驅動力。
目前,全球鋰礦項目投資周期和產能周期已經明顯滯后于需求周期。2022-2025年,不平衡不充分的鋰資源開發和全球日益增長的鋰電需求,將成為鋰行業的主要矛盾。
為維穩鋰資源供應安全問題,國內的鋰資源開發力度和速度開始增強。在資源為王的背景下,鋰云母礦產資源的優勢開始顯現。
當前江西鋰云母冶煉產能約在12萬噸,若2025年能釋放出20萬噸碳酸鋰,則能夠占到全球碳酸鋰供應占比的1/5左右。因此發展鋰云母提鋰也成為鋰資源戰略性需要,由此也不難理解寧德時代與國軒高科的提前卡位。
面向未來,全球鋰鹽供應也將形成以鋰輝石提鋰、鹽湖提鋰為主,鋰云母提鋰作為鋰資源第三增長極的供應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