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開發區總體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通知在涉及清潔清潔能源產業集群強調,力爭到2025年,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4500萬千瓦,占電力裝機比重超過55%,可再生能源占新增電力裝機比重達到80%左右,占新增發電量比重超過5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不含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在區內消納和外送電比重均達到30%以上;光伏制造產業居行業領先水平,風電制造產業能夠支持區內及周邊資源開發,培育形成氫能、儲能產業鏈,高標準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
詳情如下:
集群分布:重點發展以光伏組件、風機制造、氫能、儲能及電池產業為重點的清潔能源產業集群。總體上以兩大產業圈為主,其中北部以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開發區為核心,形成光伏、氫能產業圈;中南部依托寧夏吳忠金積工業園區、吳忠太陽山開發區、中衛市海興開發區,形成光伏及風電裝備制造配套產業圈;寧夏鹽池工業園區依托2個千億級大氣田,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打造自治區清潔能源樞紐中心。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以隆基綠能、隆基股份為龍頭,加快光伏組件及配套產品的生產研發能力;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開發區以寧東光伏產業為核心,加快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及儲氫、煤化工補氫等全產業鏈氫能項目建設,解決氫能制儲運和綠氫耦合煤化工產業化瓶頸問題;吳忠太陽山開發區、中衛市海興開發區以中車株洲風電、華潤電力、中核匯能等央字頭企業為龍頭,加快風電整機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建設,推進光伏結構件生產項目做大做強,支持嘉進盛環保節能科技等新能源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延伸風電、光伏發電產業鏈,打造輻射西北地區風電、光伏發電、新能源裝備制造及智能運維一體化基地。
發展重點:持續優化能源結構,推進清潔能源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加快發展光伏、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推動能源高效管理和交易,發展分布式儲能服務,實現儲能設施混合配置、高效管理、友好并網。實施一批可再生能源發電-電解水制氫項目,試點利用丙烷脫氫和氯堿副產氫。整合區域內電力資源,探索多能互補耦合制氫,形成制備方式多樣、利用途徑多元、生產成本較低的綠氫制備產業體系。支持重點企業開展水煤氣變換反應替代技術升級改造,重點在煤制甲醇、煤制油、煤制合成氨等煤化工產品生產過程中補入氫氣,減少煤氣化負荷和二氧化碳排放,釋放產能和經濟效益。
發展目標:力爭到2025年,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4500萬千瓦,占電力裝機比重超過55%,可再生能源占新增電力裝機比重達到80%左右,占新增發電量比重超過5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不含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在區內消納和外送電比重均達到30%以上;光伏制造產業居行業領先水平,風電制造產業能夠支持區內及周邊資源開發,培育形成氫能、儲能產業鏈,高標準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
詳情如下:
集群分布:重點發展以光伏組件、風機制造、氫能、儲能及電池產業為重點的清潔能源產業集群。總體上以兩大產業圈為主,其中北部以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開發區為核心,形成光伏、氫能產業圈;中南部依托寧夏吳忠金積工業園區、吳忠太陽山開發區、中衛市海興開發區,形成光伏及風電裝備制造配套產業圈;寧夏鹽池工業園區依托2個千億級大氣田,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打造自治區清潔能源樞紐中心。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以隆基綠能、隆基股份為龍頭,加快光伏組件及配套產品的生產研發能力;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開發區以寧東光伏產業為核心,加快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及儲氫、煤化工補氫等全產業鏈氫能項目建設,解決氫能制儲運和綠氫耦合煤化工產業化瓶頸問題;吳忠太陽山開發區、中衛市海興開發區以中車株洲風電、華潤電力、中核匯能等央字頭企業為龍頭,加快風電整機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建設,推進光伏結構件生產項目做大做強,支持嘉進盛環保節能科技等新能源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延伸風電、光伏發電產業鏈,打造輻射西北地區風電、光伏發電、新能源裝備制造及智能運維一體化基地。
發展重點:持續優化能源結構,推進清潔能源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加快發展光伏、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推動能源高效管理和交易,發展分布式儲能服務,實現儲能設施混合配置、高效管理、友好并網。實施一批可再生能源發電-電解水制氫項目,試點利用丙烷脫氫和氯堿副產氫。整合區域內電力資源,探索多能互補耦合制氫,形成制備方式多樣、利用途徑多元、生產成本較低的綠氫制備產業體系。支持重點企業開展水煤氣變換反應替代技術升級改造,重點在煤制甲醇、煤制油、煤制合成氨等煤化工產品生產過程中補入氫氣,減少煤氣化負荷和二氧化碳排放,釋放產能和經濟效益。
發展目標:力爭到2025年,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4500萬千瓦,占電力裝機比重超過55%,可再生能源占新增電力裝機比重達到80%左右,占新增發電量比重超過5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不含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在區內消納和外送電比重均達到30%以上;光伏制造產業居行業領先水平,風電制造產業能夠支持區內及周邊資源開發,培育形成氫能、儲能產業鏈,高標準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