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海運市場如日中天,海運費一次次顛覆我們的認知,尤其是集裝箱船的運費,就像脫了韁的野馬般一路疾馳。但是業界普遍認為,海運市場疫情下的這波高景氣度,是由于供給端(船、箱)受限造成的市場“虛火”,隨著疫情下供需市場的逐步平衡,運費會逐步回歸穩定水平。
而另一個火爆市場——海上風電,則是世界對綠色能源急切剛需的實實在在的“實火”。
2021年全球創紀錄新增84個海上風電場
2021年全球創紀錄有84個新的海上風電場投產,平均每月新增7個,創造了新的記錄,使全球容量達到50.5 吉瓦。
根據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在其新的可再生能源情報網絡中的分析數據,超過18.5 吉瓦的3,400 臺渦輪 機開始運行。
歐洲的新產能僅限1.8吉瓦,但正在開發另外17瓦。歐洲全年承諾的資本總額為187億美元, 比分配給海上石油和天然氣的103億美元高出80%。
與此同時,在新興的美國市場,第一個公用事業規模的海上風電場——806兆瓦的 VineyardWind— —做出了最終投資決定。然而,隨著拜登總統在本十年末為該行業設定了雄心勃勃的30吉瓦目標,這個市場將迅速增長。
Clarkson預計今年將再投產9.5吉瓦的產能,使總容量達到60 吉瓦。投資預計將達到550億美元, 略低于2020年創下的560億美元的紀錄。分析師預計,到2030年,運營中的海上風電場總數將從目前的250個增加到712個。預計它們將產生235 吉瓦的可再生能源,在這十年的剩余時間里增長465%。
克拉克森預測,到2050年,海上風能可貢獻全球能源供應的6-9%。
中國獨領風騷
根據彭博新能源最新發布的2021年全球海上風電報告,2021年全球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約13.4GW ,最大的貢獻毫無疑問來自中國大陸,占四分之三強,約10.8GW!
來源:BNEF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研究項目“海上風電支撐我國能源轉型發展戰略研究”結題評審會上,業界專家表示,中國已躍居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全球首位。
中國工程院院士、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吉臻介紹稱,中國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海上風電技術產業鏈,在江蘇大豐、廣東陽江、福建福清等地建立了風電產業基地,具備生產10兆瓦等級風電機組、大型變壓器、各種電壓等級的海纜能力,以及400兆瓦海上風電場的設計、研發、制造、安裝、運行等經驗。
克拉克森分析師也透露,中國投產的新增產能占最大份額——16吉瓦——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
根據中國氣象局風能資源詳查初步成果,我國5米至50米水深線以內海域、海平面以上70米高度范圍內,風電可裝機容量約5億千瓦,且靠近東南部電力負荷中心,擁有極大發展空間。經過多年穩步發展,無論在可開發資源量上,還是在技術、政策層面,我國海上風電已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
為進一步開發海上風能潛力,我國多地近期陸續發布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建設消息。廣東省能源局近期啟動粵西、粵東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前期工作;福建省漳州市提出50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大基地開發方案;山東省也將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和千億級山東半島海洋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歐洲和東亞步伐緊跟
統計顯示,全球海上風電當前的主要引擎為歐洲和東亞地區,排名第二的荷蘭新增裝機容量為 1.13GW,第三的越南為729MW,第四是丹麥604MW,多年占據全球和歐洲新增頭把交椅的英國今年新增裝機出現斷崖式下跌,只有48MW,還不如一個常規陸上風場規模大。
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在“十四五”期間將延續“十三五”期間的發展特點,即“亞洲持續高速增長, 歐洲間歇穩定增長”,這與兩個區域中各國的政策導向、市場容量及開發計劃有直接關系。
就歐洲區域而言,英國和歐洲大陸國家海上風電發展情況也不盡相同。盡管英國去年只有兩位數的裝機增長,但這與幾個大項目的工期節奏有關,并不是政策支持力度的斷檔所致。英國本身可開發海上風電的海域十分遼闊,在政策穩定的前提下,在可預見的未來10到15年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歐洲大陸以德國為例,截至2021年底其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為7770MW,雖然總裝機位居世界第三,但實際上德國海上風電已經連續兩年低速增長——2020年新增裝機219MW,2021年則為“零增長”!追溯過往數據,德國曾在2016年也發生過零增長的情況。
造成歐洲大陸間歇式增長的情況并不是開發商對歐洲海上風電行業缺乏持續投資興趣,而是由于歐洲各國缺乏延續的政策規劃。例如法國政府經過多年的“精心準備和規劃”,將終于在今年獲得實質性突破,首座商業化規模風場將并網發電。波蘭也將在2025年后迎來屬于海風領域的春天。
反觀亞洲,中國大陸在過去十年間海上風電裝機增長迅速,尤其是受2021年底補貼到期的影響,過去一年中國大陸的裝機呈井噴式增長,并在未來延續高速增長態勢。受國內其它資源限制和低碳轉型壓力,中國臺灣、越南、日本和韓國等亞洲鄰居也從2021年或2022年開始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散貨船船東全身而退 轉戰海上風電
盡管疫情以來干散貨市場同樣風生水起,但無疑海上風電這塊市場更具發展前景和現實盈利意義, 于是開始有干散貨船公司聞風而動,徹底退出干散貨市場,全身心投入海上風電。比如摩洛哥最大的散貨船船東之一Scorpio Bulkers。
早在2020年夏季,摩洛哥Scorpio Bulkers就披露,將投資2.65億~2.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25億 ~18.87億元),打造首艘海上風電安裝船,成為全球首家轉向可再生能源市場的大型散貨船公司。據報道,該公司還與韓國大宇造船公司(DSME)簽署了“1+3”艘海上風電安裝船建造意向書,首艘船只交付時間定于2023年第三季度。
2021年2 月4日,Scorpio Bulkers徹底更名換姓,公布了其全新的公司名稱“Eneti”,并在去年 出售了其船隊中的全部散貨船,轉戰海上風電行業。
海上風電安裝船嚴重短缺
2022年最新行情:三年租金6.48億
作為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的一個重要基礎裝備,目前安裝船供不應求。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的報告顯示 ,到2021年底,全球有近1,100艘海上風電安裝船,風力渦輪機安裝船(WTIV)的平均利用率為83%,同比增長了6 個百分點。
而克拉克森截至2020年8月份的數據顯示,當時全球有超過700艘船參與過海上風電項目,超過一年的時間里,安裝船數量猛增。尤其是進入2021年下半年,中國的安裝船租金費率螺旋式上升,全年簽訂了創紀錄數量的17 艘 WTIV合同,價值約25億美元,另外還有價值8億美元的15艘施工支持和服務運營船的訂單。
能源咨詢公司Rystad Energy表示,能夠安裝大型海上風電部件的船舶的建造速度遠遠跟不上市場需求的增長,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全球安裝船的數量將不足以滿足2025年以后的市場需求。繁榮的海上風電市場正在為造船業打開巨大的發展空間。
除了海上風電需求的釋放為海工市場帶來活力外,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海上風電安裝船租金暴漲 ,由此帶來的可觀利潤吸引了眾多海工企業。有從業人員表示,當前中國海上風電安裝船的租金已經從原來的400萬元/月漲到1000萬元/月以上。
2022年1月初媒體披露,華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博強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博強 ”)簽署《風機安裝平臺設備租賃合同》,租賃其在建“華電博強中集巨龍01”風機安裝平臺,租期自起航日起算3 年,三年租金費用暫定為6.48億(含稅)。在此次交易中,該船的租金采用每月預付形式進行支付。
用工需求:海上風電葉片運輸船船員缺口數十萬!
海上風電如此誘人的市場前景,而隨著全球海上風電規模的不斷擴張,該行業的用工需求,包括海上風電葉片運輸船、海工船員需求,也面臨越來越大的缺口。
海上風電用工需求越來越大,2030年缺口達868,000個!海上風電葉片運輸船船員缺口數十萬!
海上風電行業的工作崗位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建設開發人員,另一類主要就是作為運營維護人 員的船員了,約占海上風電所有工作崗位的30%~50%。
據能源情報公司估計,到2030年,全球對海上風電人員的需求將增加兩倍:
2020年有29.7萬個工作崗位需求,到2025年激增約58.9萬個工作崗位,到2030年,將創造大約86.8萬個全職工作崗位!
據有關機構估計,船員在海上風電行業約占30%的人力需求來計算,2020年時,全球海上風電行業約 有8.9萬~14.85萬船員;到2025年時,這一行業的船員需求將增加到17.67萬~29.45萬;而到2030年時,這一需求更是激增到26.04萬~43.4萬!
未來十年中在風電場裝機容量的推動下,海上風電行業對船員的需求比例將越來越大。海上風電行業工作崗位需求增長趨勢。
而另一個火爆市場——海上風電,則是世界對綠色能源急切剛需的實實在在的“實火”。
2021年全球創紀錄新增84個海上風電場
2021年全球創紀錄有84個新的海上風電場投產,平均每月新增7個,創造了新的記錄,使全球容量達到50.5 吉瓦。
根據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在其新的可再生能源情報網絡中的分析數據,超過18.5 吉瓦的3,400 臺渦輪 機開始運行。
歐洲的新產能僅限1.8吉瓦,但正在開發另外17瓦。歐洲全年承諾的資本總額為187億美元, 比分配給海上石油和天然氣的103億美元高出80%。
與此同時,在新興的美國市場,第一個公用事業規模的海上風電場——806兆瓦的 VineyardWind— —做出了最終投資決定。然而,隨著拜登總統在本十年末為該行業設定了雄心勃勃的30吉瓦目標,這個市場將迅速增長。
Clarkson預計今年將再投產9.5吉瓦的產能,使總容量達到60 吉瓦。投資預計將達到550億美元, 略低于2020年創下的560億美元的紀錄。分析師預計,到2030年,運營中的海上風電場總數將從目前的250個增加到712個。預計它們將產生235 吉瓦的可再生能源,在這十年的剩余時間里增長465%。
克拉克森預測,到2050年,海上風能可貢獻全球能源供應的6-9%。
中國獨領風騷
根據彭博新能源最新發布的2021年全球海上風電報告,2021年全球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約13.4GW ,最大的貢獻毫無疑問來自中國大陸,占四分之三強,約10.8GW!
來源:BNEF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研究項目“海上風電支撐我國能源轉型發展戰略研究”結題評審會上,業界專家表示,中國已躍居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全球首位。
中國工程院院士、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吉臻介紹稱,中國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海上風電技術產業鏈,在江蘇大豐、廣東陽江、福建福清等地建立了風電產業基地,具備生產10兆瓦等級風電機組、大型變壓器、各種電壓等級的海纜能力,以及400兆瓦海上風電場的設計、研發、制造、安裝、運行等經驗。
克拉克森分析師也透露,中國投產的新增產能占最大份額——16吉瓦——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
根據中國氣象局風能資源詳查初步成果,我國5米至50米水深線以內海域、海平面以上70米高度范圍內,風電可裝機容量約5億千瓦,且靠近東南部電力負荷中心,擁有極大發展空間。經過多年穩步發展,無論在可開發資源量上,還是在技術、政策層面,我國海上風電已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
為進一步開發海上風能潛力,我國多地近期陸續發布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建設消息。廣東省能源局近期啟動粵西、粵東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前期工作;福建省漳州市提出50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大基地開發方案;山東省也將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和千億級山東半島海洋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歐洲和東亞步伐緊跟
統計顯示,全球海上風電當前的主要引擎為歐洲和東亞地區,排名第二的荷蘭新增裝機容量為 1.13GW,第三的越南為729MW,第四是丹麥604MW,多年占據全球和歐洲新增頭把交椅的英國今年新增裝機出現斷崖式下跌,只有48MW,還不如一個常規陸上風場規模大。
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在“十四五”期間將延續“十三五”期間的發展特點,即“亞洲持續高速增長, 歐洲間歇穩定增長”,這與兩個區域中各國的政策導向、市場容量及開發計劃有直接關系。
就歐洲區域而言,英國和歐洲大陸國家海上風電發展情況也不盡相同。盡管英國去年只有兩位數的裝機增長,但這與幾個大項目的工期節奏有關,并不是政策支持力度的斷檔所致。英國本身可開發海上風電的海域十分遼闊,在政策穩定的前提下,在可預見的未來10到15年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歐洲大陸以德國為例,截至2021年底其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為7770MW,雖然總裝機位居世界第三,但實際上德國海上風電已經連續兩年低速增長——2020年新增裝機219MW,2021年則為“零增長”!追溯過往數據,德國曾在2016年也發生過零增長的情況。
造成歐洲大陸間歇式增長的情況并不是開發商對歐洲海上風電行業缺乏持續投資興趣,而是由于歐洲各國缺乏延續的政策規劃。例如法國政府經過多年的“精心準備和規劃”,將終于在今年獲得實質性突破,首座商業化規模風場將并網發電。波蘭也將在2025年后迎來屬于海風領域的春天。
反觀亞洲,中國大陸在過去十年間海上風電裝機增長迅速,尤其是受2021年底補貼到期的影響,過去一年中國大陸的裝機呈井噴式增長,并在未來延續高速增長態勢。受國內其它資源限制和低碳轉型壓力,中國臺灣、越南、日本和韓國等亞洲鄰居也從2021年或2022年開始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散貨船船東全身而退 轉戰海上風電
盡管疫情以來干散貨市場同樣風生水起,但無疑海上風電這塊市場更具發展前景和現實盈利意義, 于是開始有干散貨船公司聞風而動,徹底退出干散貨市場,全身心投入海上風電。比如摩洛哥最大的散貨船船東之一Scorpio Bulkers。
早在2020年夏季,摩洛哥Scorpio Bulkers就披露,將投資2.65億~2.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25億 ~18.87億元),打造首艘海上風電安裝船,成為全球首家轉向可再生能源市場的大型散貨船公司。據報道,該公司還與韓國大宇造船公司(DSME)簽署了“1+3”艘海上風電安裝船建造意向書,首艘船只交付時間定于2023年第三季度。
2021年2 月4日,Scorpio Bulkers徹底更名換姓,公布了其全新的公司名稱“Eneti”,并在去年 出售了其船隊中的全部散貨船,轉戰海上風電行業。
海上風電安裝船嚴重短缺
2022年最新行情:三年租金6.48億
作為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的一個重要基礎裝備,目前安裝船供不應求。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的報告顯示 ,到2021年底,全球有近1,100艘海上風電安裝船,風力渦輪機安裝船(WTIV)的平均利用率為83%,同比增長了6 個百分點。
而克拉克森截至2020年8月份的數據顯示,當時全球有超過700艘船參與過海上風電項目,超過一年的時間里,安裝船數量猛增。尤其是進入2021年下半年,中國的安裝船租金費率螺旋式上升,全年簽訂了創紀錄數量的17 艘 WTIV合同,價值約25億美元,另外還有價值8億美元的15艘施工支持和服務運營船的訂單。
能源咨詢公司Rystad Energy表示,能夠安裝大型海上風電部件的船舶的建造速度遠遠跟不上市場需求的增長,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全球安裝船的數量將不足以滿足2025年以后的市場需求。繁榮的海上風電市場正在為造船業打開巨大的發展空間。
除了海上風電需求的釋放為海工市場帶來活力外,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海上風電安裝船租金暴漲 ,由此帶來的可觀利潤吸引了眾多海工企業。有從業人員表示,當前中國海上風電安裝船的租金已經從原來的400萬元/月漲到1000萬元/月以上。
2022年1月初媒體披露,華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博強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博強 ”)簽署《風機安裝平臺設備租賃合同》,租賃其在建“華電博強中集巨龍01”風機安裝平臺,租期自起航日起算3 年,三年租金費用暫定為6.48億(含稅)。在此次交易中,該船的租金采用每月預付形式進行支付。
用工需求:海上風電葉片運輸船船員缺口數十萬!
海上風電如此誘人的市場前景,而隨著全球海上風電規模的不斷擴張,該行業的用工需求,包括海上風電葉片運輸船、海工船員需求,也面臨越來越大的缺口。
海上風電用工需求越來越大,2030年缺口達868,000個!海上風電葉片運輸船船員缺口數十萬!
海上風電行業的工作崗位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建設開發人員,另一類主要就是作為運營維護人 員的船員了,約占海上風電所有工作崗位的30%~50%。
據能源情報公司估計,到2030年,全球對海上風電人員的需求將增加兩倍:
2020年有29.7萬個工作崗位需求,到2025年激增約58.9萬個工作崗位,到2030年,將創造大約86.8萬個全職工作崗位!
據有關機構估計,船員在海上風電行業約占30%的人力需求來計算,2020年時,全球海上風電行業約 有8.9萬~14.85萬船員;到2025年時,這一行業的船員需求將增加到17.67萬~29.45萬;而到2030年時,這一需求更是激增到26.04萬~43.4萬!
未來十年中在風電場裝機容量的推動下,海上風電行業對船員的需求比例將越來越大。海上風電行業工作崗位需求增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