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中國概念股備受海外金融市場青睞,股價明顯上揚。我國可再生能源企業海外發展勢頭強勁。
積極對應氣候變化已成全球共識。推動全球能源綠色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需要世界各國通力合作,尤其是大國之間的協同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堅定擴大對外開放,深化互利共贏的國際經貿合作;加強綠色發展金融支持;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作出中國貢獻。
“雙碳”目標下,我國可再生能源迅猛發展,產業競爭力凸顯,海外市場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產品和技術認可度不斷提升,需求日益增強。在此背景下,今年以來,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中國概念股(外國投資者對所有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統稱,以下簡稱“中概股”——編者注)備受海外金融市場青睞,股價明顯上揚。我國可再生能源企業海外發展勢頭強勁。
業績走高 估值提升
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概股類型豐富,涵蓋光伏發電、動力電池、充電樁、新能源汽車等,涉及從原材料到生產、制造等主要產業鏈環節。今年以來,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概股表現亮眼,我國鋰電池電芯生產“老兵”易電行今年開市首日股價0.65美元/股,如今已漲至1.5美元/股。
上海淳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謝偉玉指出:“截至5月8日,美國的中資新能源汽車指數和中資新能源指數分別上漲9.4%和12%,漲幅明顯優于海外其他領域的中國概念股。究其原因,美股對業績和市場的變化更為敏感,受業績向好、行業發展增速快影響,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概股估值提升。”
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成就全球有目共睹。5月8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最新報告顯示,第一季度,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13.3億千瓦,首次超過總裝機規模的50%。另外,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一直穩居世界第一。不管是風電,還是光伏發電,近年來產品出口量總體呈上升趨勢,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制造及銷售在全球范圍內具有較高競爭力。
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優勢也極為亮眼。惠譽評級中國企業研究董事楊菁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今年海外電動汽車需求增長前景仍然較好,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在全球范圍領先。另一方面,高通脹下,電動汽車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國際汽車廠商傾向于生產利潤率更高的中大型電動車型,性價比高的小型電動汽車供給不足。“這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廠商提供了機會,即憑借高效低成本的產業鏈與具有競爭力的中低端電動汽車填補海外市場供需缺口。”
近期,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概股發布2022年財報和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整體業績穩健,部分表現優異。比如,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能鏈智電去年實現營收1350萬美元,同比增長177%。今年1-3月,能鏈智電充電量達10.23億度,同比增長112%,交易總額和訂單數量同比分別增長107%和110%。
“出海”優勢愈發凸顯
市場需求足,發展動能強,帶動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概股整體表現向好。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現象的出現離不開我國可再生能源企業“走出去”的長期經驗積累。
熟悉新能源企業海外上市情況的業內專家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以光伏企業為例,最早在海外上市應是2006年左右,當時國內上市門檻比較高,海外融資相對容易。經歷這些年海外市場的錘煉,光伏已經成為中國的國家名片。”
在創新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總監楊光看來,每個產業都有發展紅利期,中概股股價上漲,和現階段可再生能源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總體發展形勢較好有關。“目前,新能源汽車處于上升期,市場十分廣闊,如果企業可以在某一項、某一點掌握核心技術,提供更優質專業服務,很可能在金融市場搶占先機,獲得認可。”
“企業發展初期需要大量資金,產能擴張非常必要。一些企業雖然具備競爭力強、可直接投入市場的成熟技術,但尚未實現盈利。門檻相對較低的海外資本市場給這些成長性較好的企業提供了一個機會,有助于企業利用國際資本做大做強,還能夠起到一定的品牌宣傳作用,促進我國新能源企業堅持‘走出去’戰略。”楊光表示。
謝偉玉提出類似觀點:海外上市最大訴求是融資,光伏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海外市場融資能力強,且對可再生能源產品需求程度日益加深,可為我國可再生能源企業提供一個融資選項和廣闊市場,助力企業快速擴張產能,降低綜合成本。
越來越多可再生能源企業積極布局國際業務。科達制造4月底發布2022年財報指出,正積極開拓陶瓷機械業務的海外市場,提升海外訂單占比;加強海外建材業務在非洲的本土化布局,并啟動南美等其他海外建材市場調研,2022年海外業務營收占比從2021年的47%提升至56%。據了解,科達制造去年4月發布公告稱,計劃終止2022年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申請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
全球咨詢公司貝恩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迅猛,市場加速成熟,以及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在高科技、高附加值領域,中國積累了先進技術、巨量資金、優秀人才以及成熟的商業模式。在這些優勢賦能下,企業自身經營水平、創新能力等大幅提升,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打造海外利益共同體
站穩腳跟并不是我國可再生能源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的最終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可再生能源產業加足馬力,希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型行業龍頭企業。
著眼未來,楊菁認為,中國企業“出海”挑戰不在于需求端,而主要來自于品牌認知差異、充電與售后服務設施不足,以及各國產業政策趨緊。當前,大部分中國品牌在海外認知度較低,還需要持續的品牌建設投入。同時,海外市場電動汽車基礎設施不足,也需要車企聯合合作伙伴加強布局。
為此,貝恩公司表示,在選擇出海市場優先級時,中國科技和高端制造業企業由中低端市場向中高端市場發力。在出海產品類型方面,中國科技和高端制造業企業正在向高價值、高毛利品類轉型。隨著中國企業技術、能力不斷提升,在技術研發、產品制造、銷售交付等多個環節日益積累,為向中高端定位轉型奠定基礎。
5月10日,動力電池企業國軒高科發布公告稱,近日全資子公司收到大眾汽車集團的采購定點函,成為大眾汽車海外市場定點供應商。本次采購訂單涉及的磷酸鐵鋰標準電芯產品將應用于大眾汽車在中國以外市場相關車型。
國軒高科表示,本次海外市場定點合作是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產業化合作的重大進展,標志著公司在開拓全球知名汽車品牌客戶方面進入重要里程碑階段,有利于增強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電池領域的綜合競爭力。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高科技業務主席成鑫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中國企業應重視在當地形成生態聯盟,打造一個攜手共進的真正利益共同體,積極融入當地市場,從外來戶轉型原住民,從而深入供應鏈上下游,垂直整合資源,實現‘1+1>2’的協同效應。”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戰略業務主席朱永磊則提出了更為具體的建議:“在研發環節,一些制造企業,比如中國造車新勢力將研發中心布局海外市場,網羅當地高端人才;在制造環節,生產基地朝區域化、全球化等方向調整和重塑,實現生產在岸和近岸化;在銷售環節,雇傭海外人才建立本地銷售及營銷體系,并注重產品品牌建設;在運營環節,企業授權海外分支機構負責國際業務的運營管理,用當地消費者接受的方式進行本地化運營,如海外用戶數據本地化審核、存儲,依據當地法律法規進行管理。”
持續拓展融資渠道
隨著各國碳中和目標出臺,全球對新能源認可度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度,各國也在不斷加大對本土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支持力度。近年來,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持續動蕩,地緣政治博弈等因素導致全球產業鏈、能源供應、國際金融市場等受到嚴重沖擊。我國企業“出海”形勢未來可能存在更多不確定性,這敦促企業圍繞潛在情景,重新思考全球產業鏈布局。
對此,楊菁提出,美歐及一些發展中國家對于電動汽車產業鏈的重視度不斷上升,以產業政策等方式帶動本土產業鏈建設,已初顯成效。在此背景下,中國新能源車企及產業鏈供應商或無法持續以出口形式獲取海外市場份額以及交換礦產資源,而是需要加大海外投資、加速海外建廠步伐,這些都需要較強的國別風險識別能力和較大的前期資金投入。
謝偉玉則對我國可再生能源企業未來發展走向更為樂觀,他認為,我國可再生能源企業產能擴展迅速,在全球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在“雙碳”目標下,我國新能源企業在海外市場發展前景向好,預計將維持較高增速。但要注意的是,在高增長行業中,利潤在產業鏈各環節之間切換,這就要求企業維持一個合理的毛利水平,才能保持良性健康發展,獲得資本市場的持續認可。
“特別是海外資本市場更注重業績兌現,容易透支未來幾年的增長。我國可再生能源企業要參與海外金融市場,還可以通過利用海外上市主體進行海外兼并購,發行掛鉤‘雙碳’、碳稅的票據、綠色金融產品、衍生品等方式,靈活運用海外融資渠道,為公司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謝偉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