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均達到2000輛,同比分別增長38.4%和73.5%。與此同時,上海在最新印發的《上海交通領域氫能推廣應用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到2025年,力爭實現示范應用燃料電池汽車總量超過1萬輛。
近年來,政策支持及市場升溫背景下,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產銷及預期持續向好。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當前,在補貼政策、產業鏈持續降本、減碳需求的多重因素推動下,燃料電池汽車大發展的時機即將到來。
市場需求持續提升
“近兩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遠超很多人的預期。”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院士呂堅表示,“背后的原因首先是燃料電池發展越來越成熟;同時,‘雙碳’目標下,傳統汽車公司和燃料企業感受到一定危機,紛紛聚焦能夠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技術路線;此外,2022年北京冬奧會已經證明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是可行的,未來5-10年將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大發展的時機。”
隨著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政策深入推進,受訪人士均認為,國內相關氫能企業將大力推動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群建設,積極參與第二年度的批量示范應用推廣,探索有競爭力、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在此過程中,依托參與的城市群開拓市場,形成多輪驅動,積極拓展市場應用場景。
“雙碳”目標下,減排需求也將撬動燃料電池汽車的規模化應用。上海捷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盧兵兵表示,基于港口碼頭、重化工業園區、冷鏈倉儲、機場等應用場景存在客觀減排需求,相關企業需要通過節能減排或能源結構調整來提前達成減碳目標,而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將極大可能成為其重要行動方案。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燃料電池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場景的不斷深入,燃料電池系統需要適配長距離、高載重的運輸場景,未來將不斷朝著功率更高、壽命更長、啟動溫度更低、成本更經濟、運行更穩定的方向發展。
乘商并舉技術發力
現階段,氫能在交通領域以重卡、公交車等商用車為突破口,在氫能重卡、氫能公交試點示范項目上有一定進展。與此同時,國內乘用車車企近年來也開始發力氫能乘用車。在受訪人士看來,乘商并舉將是未來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
“對于乘用車而言,其在車輛安全性、布置緊湊度、動態加載功率等方面要求較高,具備市場容量大、應用工況復雜、環境適應度高等特點。而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作為燃料電池乘用車中核心零部件,整車企業一般會以正向開發的方式推動車型開發工作。”盧兵兵認為,未來20-30年,隨著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集成設計技術、膜電極設計及批量制造技術的突破,加上國內燃料電池企業規模化生產帶來的成本下降,氫燃料電池重卡、乘用車等車型的市場化進程將加快。
“與動力電池相比,氫燃料電池續航里程長、重量輕,因此更適合應用在重型汽車領域,包括公共汽車、卡車、越野車等。”在諾馬(中國)有限公司全球產品管理總監蘇杰峰(Jean-Francois Surleve)看來,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及成本降低,將有更多細分市場需要用到燃料電池,“以諾馬為例,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除了氫氣傳輸系統管路、連接器等尺寸相比重型卡車更小,其它技術、工藝等相差并不算很大,因此,我們認為,從氫能重型車輛切換至乘用車時,儲氫罐快速接頭及管路等部分技術是能夠進行復制的,可為將來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替換做好準備。”
有預測指出,2028-2030年,隨著加氫進一步便利、氫氣成本更低,同時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硬件成本下降,燃料電池將有更多機會應用到乘用車中。
運營環境優化顯著
蘇杰峰認為,氫能產業的規模化發展依托于國家政策,包括標準、基礎設施和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及對氫能供應鏈和生態系統方面進行大量投資建設。近年來,中國在燃料電池汽車等氫能領域出臺諸多支持政策,與此同時,中國還有巨大的氫氣市場規模,以及替代燃油汽車的極大潛力。在此背景下,中國燃料電池產業在成本、技術、產業鏈建設及投融資等方面發展已取得顯著進步。
“我們看到了在中國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廣闊前景,氫能產業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也極大提振了我們的投資熱情與信心。”蘇杰峰表示,“目前,諾馬已在常州、無錫、青島等地投資設廠,相信除市場潛力外,中國友好、完善的外資營商環境、高漲的氫能投資意識都將幫助我們的產品在更多的氫能汽車使用場景中得到應用,并為推動中國及世界的氫能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業內專家表示,行業的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2019年起,我國各地陸續出臺示范推行政策,截至目前,行業上下游均已開始商業化進程,在補貼政策、產業鏈持續降本、減碳需求等多重因素推動下,氫能商業化節奏持續加速,應用場景不斷創新。隨著氫能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成本的持續下降,以及法律法規、基礎設施等的不斷完善,將引領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快速成長,有力推動商業化進程,滿足產業規模化增長的產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