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講,微電網是多種要素集成的產物,其中可能包括儲能、光伏、冷暖氣、車輛充電等多種設備。就涉及的每種要素來講,這些設備及其背后的行業都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標準。”近期,正積極布局微網領域的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場支持中心副總經理韓松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微網作為對新能源設備的集成,也需要有自己的一套標準。”
現有標準并非完全空白
??“微電網這一概念從20多年前誕生至今,一直具有抽象性。依附于不同應用場景、不同實際案例,微網包含的內容也并不相同,這一技術的抽象性正是其標準制定的難點。”熟悉微電網領域的臺達能源基礎設施事業群儲能變流器事業處處長王長永向《中國能源報》記者指出,微網尚未形成系統性行業,目前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功能被應用到不同場景,相關標準的制定也需要從應用場景開始。韓松指出,目前微網相關標準并非完全空白,但內容較少又偏向基礎。“目前的標準更多集中于系統性能和保障性,但當下行業最需要的是‘典設’,即依據微網所涉及的不同應用場景確定數個典型性設計的相關標準,以便后續項目的開展提供參考規范。”
??目前的微網標準除去性能和保障性的相關規定外,相當一部分篇幅被分配在并離網切換上。韓松表示,這是由于長期以來微網一直作為獨立電網存在,主要分布在海島等遠離大電網的偏遠地區,需要具備能并入大電網又能離網運行的能力。“但現在微網越來越接近于多能互補,作為分布式能源互聯網,微網行業的發展趨勢已經轉向和大電網耦合,核心在于多種能源的互動管理,實現能源的降本增效。同時,當下電力供應趨于穩定,微網本身又可以參與大電網的調節,因此離網運行的必要性正逐漸淡化。”
??“不能否認性能、保障性和并離網切換對微網發展的重要性,但微網是一個個性化、靈活化的行業,需要與時俱進,更多關注微網在能源運營方面的功能。”韓松指出。
標準制定應瞄準痛點
??儲能對微網中各個設備起調控作用,是整個系統的核心。但現階段儲能相關標準依然有待完善,而這也是微網所涉及標準中最為重要的。“儲能方面的標準類別很多,涉及設備生產制造、測試和工程設計等多個方面。但標準并不十分完善,在實際應用中一些具體內容缺乏依據。”韓松舉例解釋,比如儲能的充放電次數、衰減等,如何測試,合格標準是什么等,都不十分明確。“其實無論是儲能還是微網,相關標準都太過簡單,微網部分標準甚至不超過10頁。而一份完善的標準,應包含項目該符合什么要求,如果現場條件存在局限又該采取怎樣的措施使項目達到標準。”
??不同應用場景對微網標準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王長永分析:“偏遠地區礦山或海島上的微網系統和大電網的連接有限,因此對這一場景來說,離網運行相關標準的重要性較高。而涉及新能源汽車充電的微網系統,隨著車充功率越來越大,電網支撐能力隨之降低,因此充電相關接口、標準、協議的統一則是這一場景下需要優先關注的。”
??“例如,我們一直在微網領域推進充電作為新型負荷在微網中的特殊地位,以及新能源汽車向電網放電的V2G技術應用,但微電網相關標準中并沒有對這類新技術使用的具體規定。如果客戶想用標準來驗收項目就會很尷尬,因為沒有參照,所以難以判斷項目是否合格。”韓松表示,不只是充電和V2G,包括供熱在內的很多新技術在被應用于微網時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因此新技術接入微網需要標準引導,而標準中對新技術應用的提及,也能讓從事這一領域的企業有所參照。
相關聯盟或可推動制定
??據了解,歐美部分國家也在推動微網相關標準討論。業內人士向《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部分在這一方面布局較早的國家,已經集合專家學者牽頭成立有關聯盟,討論微網設備間的互聯互通,并計劃制定相關標準。韓松表示,形成聯盟可以實現企業間數據共享,同時也能讓各方及時獲取新動向、了解新趨勢,企業間也能更方便地分享典型設計案例,這對標準的討論和形成有著極好的推動作用。
??韓松以特來電參與的車輛充電有關聯盟為例分析,聯盟成員可以將自己充電運營的數據共享,讓整個行業獲取全國在運行充電設備的數量和形式。“這也是微網領域需要的,雖然項目總數不多,但現在誰也不能確定全國在運行微網項目的具體數量。如果國家能牽頭成立有關聯盟,對全國微網的分布和運行進行集中分析,再據此制定標準,會對這一技術的發展大有裨益。”
??王長永表示:“聯盟可以通過結合一些具體應用場景,讓成員統一接口,使設備互聯成為可能,從而推動產業發展。”但是聯盟也需要結合不同應用場景進行劃分,不同行業,會以自己的視角看待微網領域。例如,新能源汽車充電行業,可能更注重同發電設備和電網的協同和互動,而建筑領域則可能更看重“光儲直柔”一體化。因此,微網相關聯盟和標準的形成要依據具體行業和應用場景。他指出,隨著微網技術在一些行業落地,不同應用場景的標準也正逐漸形成,“例如,隨著‘光儲直柔’在建筑領域的應用,其標準正逐漸清晰。而伴隨微網在海島和工業園區的推廣,相關標準也正在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