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成本降至2500元/kW,氫燃料電池還有多大的降本空間?
近日,億華通在其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對外公開披露了其燃料電池成本。億華通方面表示,2022年公司燃料電池系統成本每千瓦平約2500元,相信隨著國內燃料電池產業的進一步快速發展,成本有望得到進一步降低。
一直以來,成本居高不下成為困擾燃料電池汽車大規模推廣的瓶頸所在。然而,近年來,伴隨著一批優秀國產燃料電池企業的迅速崛起,核心部件國產化水平持續穩步提升,燃料電池的成本也在快速下探。
“現階段,頭部的燃料電池企業系統成本大多能做到3000元/kW以下,外售價格一般會超過3000元/kW。”國內一家燃料電池企業的聯合創始人告訴高工氫電,雖然燃料電池產業的規模化量產節點尚未到來,但整個燃料電池產業鏈降本的步伐并未停止,整體上仍保持每年20%左右的幅度在持續進行。
在下游應用規模遲遲沒有啟動的背景下,降本的壓力也從燃料電池產業鏈層層向上傳導,燃料電池產業降本已進入深水區。
燃料電池系統/電堆降本現狀
“如果按照百臺級以上的采購規模,公司的電堆價格可以做到1500元/kW。”國內一家石墨板電堆企業的高管告訴高工氫電,從去年到今年,公司電堆的成本已經下降了20%以上。
價格下降的不只是石墨板電堆,金屬板電堆的價格在同樣有較大的降幅。
“如果有100臺以上的采購訂單,公司燃料電池系統的價格可以做到3000元/kW,電堆部分則可以做到1500元/kW以下。”國內一家金屬板電堆企業銷售總監認為,隨著良率的提升和工藝的改進,未來還有進一步降本的空間。
事實上,從高工氫電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電堆企業都制定了具體的降本路線,不少企業把每年電堆的降本幅度控制在20%-30%左右浮動。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企業降本后的價格存在一定的差異,這跟不同公司的業務模式、工藝路線和實際所獲取訂單的數量密切相關。具體而言,成立時間相對較早,工藝和供應鏈較為成熟的電堆廠在降本方面有更大空間。
就拿前不久公開成本信息的億華通來說,其2500元/kW的燃料電池系統成本已經算是頭部企業中比較領先的水平了。
“如果電堆按照每年20%左右的降本速度,解決國產燃料電池突破成本過高的瓶頸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且這個過程會比純電動汽車的降本周期還要更短。”國內一家燃料電池商用車企業的氫能業務主管表示,國產燃料電池降本的速度已經在加快了。與成本相比,現階段終端更加關注綜合成本和系統在應用場景中的工作效率。
未來的降本路徑在哪里?
燃料電池成本雖然每年都在大幅下降,但仍然未能達到市場化的拐點。按照現在的降本節奏,距離能夠引爆市場的1000元/kW系統成本還有較大距離。那么,又該從哪些方面繼續降本提效呢?
在規模化上尚未形成的階段,燃料電池產業降本歸根結底離不開技術工藝提升、核心材料國產化替代這兩大主要舉措。具體來看,根據產業鏈分工的不同,不同領域的降本策略有所差異。
在電堆和系統環節,產品制造降本和售后服務降本成為關鍵,而技術降本(工藝水平提升)+國產化率提升是產品核心降本路徑,一方面通過加快核心材料的國產化替代來降本,另一方面通過良率的提升,單位功率密度的提升來降本。
“膜電極和雙極板等關鍵材料的國產化是促使電堆降本的主要貢獻來源。”國內一家電堆企業技術總監告訴高工氫電,在電堆降本的貢獻中,關鍵材料國產化降價起到的作用要占50%以上,而電堆企業技術進步和工藝革新所占的比重為30%,其余20%則要歸功于電堆企業數量增多而帶來的競爭激化。
“我們在此之前所享受的降本紅利主要是國產化和產業化,現在這部分紅利也接近尾聲了。”一家燃料電池企業高層表示,現階段國內主要燃料電池企業的供應商基本趨同了,這方面降本已經很難拉開差距。剩下最核心材料部分的質子膜、催化劑和氣體擴散層還有國產化的空間可以挖掘。
此外,考慮到售后成本占比重偏大,燃料電池企業還在努力降低售后成本。高工氫電了解到現階段已有不少公司開始聚焦燃料電池的氫耗、質保以及是否可靠等因素,對于終端用戶而言,綜合運行的成本比燃料電池的初始采購價格更重要。
在BOP部件和關鍵材料環節,降本也體現出較大的差異。現階段,包括空壓機、空氣循環系統、增濕器等部件在內的BOP輔件的降本已經塊壓榨到極限了,并且這部分已經基本實現了國產化替代,在用量未能突破的情況下,未來的降本空間不大。
而在核心材料環節,特別是質子交換膜、催化劑和氣體擴散層這三大材料,國產化程度尚低,盡管國產材料價格相比進口有較大優勢,但出于品質和穩定性方面的考慮,下游的膜電極企業在成熟產品上基本采用進口材料。未來若實現國產化替代,這部分還有較大的降本空間。
近一年來,業界對于燃料電池核心參數的關注度越來越低了。從用戶端的訴求來看,行業降本的關注點已經從一次采購成本向全生命周期成本上轉變,反饋到燃料電池端的就是就是可靠性、穩定性和一致性的比拼。
“行業降本已經開始聚焦到產品力了,燃料電池產業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正在加劇。”一位燃料電池行業的投資者表示,未來不具備自主生產能力的企業,在成本控制和產品品質控制上會呈現疲態,只有真正聚焦產品的企業才能贏得市場化的訂單,從而熬過規模化市場到來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