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報告的作者稱,一些全球知名光伏制造商正致力于鈣鈦礦的開發,這表明鈣鈦礦太陽能技術的商業化迫在眉睫。
《Rethink Energy:全球鈣鈦礦預期》報告指出,在制造、設備供應和幾條成功的100MW試驗線方面取得的近期進展都為大幅提升產能奠定了基礎。
雖然報告沒有重點關注鈣鈦礦商業化過程中的歷史性障礙,也就是在實際條件下的衰減問題,但報告預計,從2026年起,這一行業將會經歷二十年的"持續增長"。
報告稱,至2026年,全球的鈣鈦礦產量將突破2GW大關;至2027年達到10GW;至2030年達到100GW。至2040年,90%以上的太陽能產品都將以這種或那種形式使用鈣鈦礦生產。
Rethink Energy公司對2026年以后鈣鈦礦太陽能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非常樂觀的預測
不同于此前的虛假曙光
Rethink Energy的太陽能分析師、報告作者Andries Wantenaar告訴PV Tech Premium:"改變我想法的主要原因是,三家中國公司(極電光能、纖納光能和保利協鑫)聲稱已經實際建成了試點生產線。我確信他們只是在做測試批次,但他們確實擁有100MW的名義產能。”
Solar Media市場情報主管Finlay Colville同意報告中的觀點,也就是重要企業進入這一領域以及數條100MW試驗線的投產表明,人們對鈣鈦礦的興趣日益濃厚。
但是,Colville指出,這些生產線的建立是為了驗證這項技術是否可行。與此同時,可靠性和數據仍然是"投資者認真對待這項技術的關鍵"。
"現在,為了激發太陽能電站投資方的興趣,還需要大量的實地數據。隨著時間的推移,性能可靠性水平、可擴展性和大規模批量生產仍然存在關鍵問題。”
多年來,鈣鈦礦產業一直被炒得沸沸揚揚,也出現了許多虛假的曙光。今年早些時候,Wantenaar仍然看不到什么變化,除了一些小的漸進式進展外,新成立的公司建立試點項目并提出各種主張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Wantenaar認為,如要真正實現變革,現有的太陽能制造商必須參與進來。因此,在最近發布的一系列公告之后,Wantenaar有信心提供一份進軍鈣鈦礦領域的大公司清單。
舉例來說,美國大型制造商First Solar于今年5月出資3800萬美元收購了瑞典鈣鈦礦專業公司Evolar,成立了一家鈣鈦礦子公司。First Solar因此擁有了一支30人的研究團隊。
與此同時,協鑫集成已開始通過兩家子公司在鈣鈦礦領域開展業務。8月份,中國企業捷佳偉創投資1億美元從一家設備供應商處購買生產線設備,用于江蘇省常州市的鈣鈦礦和鈣鈦礦疊瓦設備產業化項目。
Wantenaar補充表示:"這種情況在之前的虛假曙光中并不常見。”
此外,韓國制造商Qcells于5月投資1億美元建立了一條疊瓦光伏組件試驗生產線,意大利組件制造商Futurasun于6月收購了鈣鈦礦初創公司Solartix。
龍頭進入,效率提升
與此同時,盡管尚未投資建設試驗生產線,另一家中國巨頭隆基綠能在異質結-鈣鈦礦疊層電池領域取得的成果也創下了世界記錄。
Wantenaar指出,在一平方厘米的面積上獲得高效率是一回事,但首要挑戰是擴大規模并以適合工業化的方式進行生產。
第二個問題是,證明它在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時間內不會衰減。像隆基這種規模的公司對鈣鈦礦表現出的興趣不容忽視。
根據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疊層電池架構可以提供比單結設計更高的組件效率,因為它能夠將太陽能光譜分成多個波段,通過不同的設備進行更有效的轉換。
Colville表示,這一行業如要超越單結,就必須采用疊層結構,因此鈣鈦礦是這一預期發展的可能候選方案。33.2%!鈣鈦礦/硅疊層認證效率新紀錄
由于存在大量不確定因素,Colville對做出精確預測還有些猶豫:"這么多公司都在積極研究并考慮建立試驗生產線,這表明,在這個十年末到來之前就有可能實現批量生產。”
Wantenaar的報告稱,今年,對鈣鈦礦的投資至少將達到10億美元。這表明,整個太陽能行業對這一領域的興趣日益濃厚。
對此,Colville表示:"我同意這樣一個事實,也就是隨著行業的發展超越單結,許多參與者對將鈣鈦礦作為潛在候選材料的興趣日益濃厚。”
技術和衰減的趨勢
對于鈣鈦礦行業來說,同樣令人鼓舞的是,盡管Wantenaar在2021年只找到了20家鈣鈦礦公司進行分析,但最新報告中卻涵蓋了42家公司。
雖然這份名單并不詳盡,但其中有一半的公司位于中國,這讓他能夠從數據中得出更細致的結論。
"在中國和東亞,初創企業非常青睞薄膜技術,""在西方,薄膜技術和疊瓦技術的比例比較平均。此外,新興公司更傾向于薄膜技術,而大公司則更傾向于疊瓦技術,原因顯而易見,大公司已經擁有了一半的非鈣鈦礦技術。
硅制造業是一個年銷售額達千億美元的行業,新成立的公司并不想直接與硅制造業競爭。因此,他們想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這就是光伏建筑集成領域的單結鈣鈦礦薄膜。"
疊瓦系統內部也存在很多差異,Oxford PV公司使用雙終端,美國的Tandem PV和Caelux等公司,以及一家尚未公開宣布這項工作的新加坡公司正在研究數種四終端疊瓦系統。
Wantenaar指出,鈣鈦礦太陽能技術的衰減這一歷史性問題仍然存在。鈣鈦礦的先驅們聲稱,為硅設計的壓力測試并不一定能轉化為鈣鈦礦的實際性能。雖然如此,Wantenaar相信,大多數鈣鈦礦產品至少有十年以上的使用壽命。
"在某些情況下,它們的壽命甚至會達到25年,但他們不知道,也無法證明這一點。通往商業化的道路依然坎坷,"Wantenaar表示:"我并不指望產品類別會突然發生轉變。我認為這是一個漸進的變化。似乎每個月都會有一家新公司成立,或者新的試驗生產線公布。所以,這一切都會發生,至少是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