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日日av拍夜夜添久久免费-中国丰满人妻videoshd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國家發改委:鞏固光伏產業領先地位 加快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2024-01-02 國家發改委16250
核心提示:要進一步完善能耗及碳排放強度管控政策,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上馬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報告。

根據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評估報告》系統梳理了《綱要》實施兩年多來主要目標指標、重大戰略任務、重大工程項目等進展情況,深入分析了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提出了進一步推動《綱要》實施的主要舉措。

其中,《綱要》實施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其中提到: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軌道交通裝備、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電力裝備、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伏、通信設備、動力電池等優勢產業領先地位。

加快現代產業發展,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西南水電基地建設加快推進。

要進一步完善能耗及碳排放強度管控政策,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上馬,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加快實施主要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提高治污科學性精準性

全文見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報告

——2023年12月26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鄭柵潔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各有關方面對《綱要》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報告》(以下簡稱《評估報告》)。《評估報告》系統梳理了《綱要》實施兩年多來主要目標指標、重大戰略任務、重大工程項目等進展情況,深入分析了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提出了進一步推動《綱要》實施的主要舉措。

一、《綱要》實施進展情況良好

“十四五”前半程極不尋常、極不平凡。

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應對一些國家不斷升級的遏制打壓、新冠疫情嚴重沖擊、國際地緣政治沖突等各種不確定難預料因素,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邁上新臺階,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重要步伐,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國內生產總值(GDP)跨過120萬億元臺階,人均GDP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實現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良好開局。

(一)主要目標指標進展總體符合預期。

《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實現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目標,并從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綠色生態、安全保障五方面提出了20項主要指標。總的看,這些目標和指標的實現情況基本達到預期進度要求,主要指標中16項基本符合或快于預期,4項相對滯后。4項指標提前實現,分別是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能源綜合生產能力。5項指標快于預期,分別是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森林覆蓋率。7項指標基本符合預期,分別是GDP增長、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城鎮調查失業率、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預期壽命、糧食綜合生產能力。4項指標滯后預期,分別是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

(二)創新驅動發展步伐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成效初顯。

《綱要》明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兩年多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發展新優勢不斷塑造。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突破。在第五代移動通信(5G)和光通信、高速鐵路等領域攻克一批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生物育種等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多項“卡脖子”技術被攻克并實現產業化,核電機組關鍵部件實現整機國產化,腔鏡手術機器人、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深海采礦等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戰略高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并開啟長期有人駐留時代,“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開展中國首次地外行星環繞、著陸、巡視探測,“羲和號”實現太陽探測零的突破。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布局。國家實驗室組建運行,全國重點實驗室基本重組完成,新型研發機構數量超過2400家。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效顯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進展順利。77個已布局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成投運35個,形成一批全球領先科技成果。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研發經費投入比重保持在6%以上,高被引論文數保持世界第二位。原始創新能力有效提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首次實現人體細胞發育過程“大逆轉”,成功證明凱勒幾何兩大核心猜想。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各類創新要素加速向企業集聚,將符合條件行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至100%,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占全社會比重超過77%,中央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超過3%,企業參與或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占比接近80%。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4.8萬億元,企業貢獻了超過80%的技術吸納。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進一步健全,探索型和任務導向型科技項目分類評價制度不斷完善,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使命導向的科研院所管理改革等試點穩步開展。知識產權保護運用體制更加健全,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突破7萬件,穩居全球第一。

(三)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發展,實體經濟根基鞏固壯大。

《綱要》強調要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兩年多來,完整產業體系和全鏈條產業鏈更加鞏固,實體經濟不斷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發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產業發展向中高端穩步邁進。制造業競爭優勢持續增強。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7.8%,占全球比重穩定在30%左右。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全面推進,產業鏈補短板鍛長板取得突出成效。新能源、船舶等領域全產業鏈競爭力鞏固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8%、占GDP比重超過13%,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新能源發電裝機量、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國際市場份額等穩居全球第一。高端產業和重大裝備創新發展取得積極成效,C919大型客機投入商業運營,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投產,國產核磁共振儀器實現量產,光伏電池、組件產量全球占比分別達到90.3%和84.8%。制造服務業專業化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數字化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網絡強國戰略深入實施,數字中國建設加快整體布局。5G網絡建設全球領先,截至2023年8月累計建成基站313.8萬個,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和縣城。5G、千兆光纖、移動物聯網終端、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活躍用戶數分別超過7.3億、1.4億、22.2億、7.6億。國家算力網絡加快構建,“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實施,算力總規模居世界第二。產業數字化取得明顯進展,制造業重點領域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增長至60.1%和78.3%。數字產業化加快發展,移動操作系統快速發展,開源生態建設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成效明顯,電子政務“在線服務”指數排名保持全球領先水平。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持續完善。交通強國建設穩步推進,高速鐵路營運里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城市軌道交通通車里程兩年分別累計新增4250公里、1.6萬公里、2300公里,民用運輸機場新增13個,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空間格局基本形成。現代物流體系不斷健全,“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框架基本形成。現代能源體系加快建設,白鶴灘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自主第三代核電機組“華龍一號”投入商業運行,全球首臺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并網發電,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西南水電基地建設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達到665萬臺、比2020年增長近三倍。國家水網工程加快推進,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直接受益人口達1.76億。

(四)國內大循環主體地位更加鞏固,國內國際雙循環水平進一步提升。

《綱要》強調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兩年多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2020年的74.7%提高到2022年的82.9%,強大國內市場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引力場效應不斷顯現。居民消費持續恢復增長。消費經受住疫情沖擊并呈恢復性增長,重新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3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長6.8%。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前兩年年均增長63.2%,2023年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44.1%,成為大宗消費新增長點。服務消費加快恢復,2023年上半年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21.5%。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發展。有效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制造業貸款特別是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進一步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前兩年年均增長4.9%、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8%,制造業投資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長6%。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基礎設施投資前兩年年均增長4.8%、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長7.2%。進一步優化完善民間投資政策環境,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制造業民間投資2023年上半年分別增長15.6%、8.4%。外貿結構持續優化升級。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前兩年一般貿易進出口占外貿總值比重提高3.8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加速出海。貨物通關效率進一步提升,關稅總水平降至7.3%。服務貿易穩步增長、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二。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兩年累計達4.03萬億元。

(五)全面深化改革邁出新步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

《綱要》提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兩年多來,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有序推進,發展動能不斷積蓄。各類經營主體創造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順利完成,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意見、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持續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前兩年新增經營主體5795萬戶,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高標準市場體系進一步健全。全面完善產權制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穩步實施。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改革土地利用計劃管理方式,高標準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加快建設,技術要素加速向生產力轉化,探索建立數據要素流通規則。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斷健全,北京證券交易所順利開市、平穩運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全面實行,常態化退市機制逐步建立。全面放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并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制度,完善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宏觀經濟治理能力持續提升。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進一步優化,金融管理體制、科技管理體制、社會管理體制、數據管理體制、知識產權管理體制等不斷完善。宏觀調控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加強政策跨周期設計、逆周期調節,強化宏觀政策統籌協調,組織開展新出臺政策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政策協同效應明顯增強。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增效,減稅降費成效明顯。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六)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

《綱要》提出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兩年多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農業農村發展呈現新氣象。農業質量效益不斷提高。新增高標準農田2.47億畝、累計建成10億畝以上,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扎實推進。種業振興行動深入實施,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60.7%提高到62.4%,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3%。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有序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覆蓋小農戶超過9100萬戶。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基本實現省級全覆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步伐加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成效顯著。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3%,消除2200余個較大面積農村黑臭水體,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自然村比例達91%。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7%,新改建農村公路36萬公里,北方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超過62%,累計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約100萬戶。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鄉鎮保險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機制不斷健全,約65%的監測對象已消除返貧風險,沒有發生規模性返貧問題。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4342元,較2020年增長33.5%。

(七)區域協調發展扎實推進,發展的平衡性協同性不斷增強。

《綱要》提出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兩年多來,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支撐體系加快形成。區域重大戰略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雄安新區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見成效。長江經濟帶綠色高質量發展有力推進,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污染治理“4+1”工程成效明顯,干流全線連續3年達到Ⅱ類水質,“十年禁漁”進展良好。粵港澳大灣區設施聯通和規則銜接不斷深化,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深入推進。長三角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一體化水平明顯提升,科創與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加快建設,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干流全線實現Ⅱ類水質。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成效。西部地區發展協調性持續提升,東北地區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地位持續鞏固,中部地區電子信息、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快速發展,東部地區創新示范帶動作用持續發揮。區域發展差距穩步縮小,東部與西部地區人均GDP之比由2020年的1.67縮小至2022年的1.64。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取得新進展。海洋強國建設加快推進。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印發實施,“三區三線”全面劃定并分類明確管控要求,省、市縣、鄉鎮國土空間規劃陸續編制出臺。農產品主產區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能力不斷增強,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城市化地區穩住經濟大盤的關鍵性作用充分發揮,三大空間格局加快形成。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戶籍制度改革持續深化,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基本取消落戶限制,新增2910萬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對非戶籍常住人口覆蓋范圍持續擴大。城鎮化空間格局持續優化,城市群主體形態更加鞏固,都市圈建設步伐加快,推動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深入實施。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持續向鄉村延伸覆蓋,城鄉居民收入比降至2.45。

(八)綠色低碳發展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

《綱要》提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兩年多來,污染防治攻堅戰向縱深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積極穩妥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提升。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快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全面加強。生態安全屏障不斷加固,完成造林11936萬畝、種草改良9421萬畝、治理沙化土地5699萬畝,草原超載狀況逐步扭轉,水土流失面積減少超過3.9萬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2.26%,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連續十余年保持“雙減少”。環境質量改善成果不斷鞏固。大氣多污染物協同治理和區域聯防聯控深入推進,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2022年平均濃度降低到29微克每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分別下降8.5%、6.8%。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持續加大,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總量分別降低3.9%、9.7%,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4%,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全國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達81.9%。土壤污染風險防控和修復力度不斷加大,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繼續加強,噪聲污染防治行動啟動實施。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形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歷史性超過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至17.5%。重點領域、行業和產品設備節能降碳更新改造加快推進,煤電節能降碳改造1.52億千瓦,鋼鐵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1.34億噸。國家節水行動持續實施,全國單位GDP用水量下降7.6%。循環經濟加快發展,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加快構建。綠色金融加快發展,綠色產業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生力量。

(九)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互利共贏局面持續拓展。

《綱要》提出要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兩年多來,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打造,制度型開放進一步拓展。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擴大。穩步拓展制度型開放,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扎實推進,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拓展到11個省市。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修訂發布。人民幣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2022年跨境收付金額達4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在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中權重上調至12.28%、居世界第三。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并穩居世界第一。多雙邊經貿合作務實開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成功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已累計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23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入推進,中歐班列“十四五”以來累計開行近4萬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的217個城市,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快速增長,雅萬高鐵、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2022年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投資占整體對外投資比重上升到18.9%。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取得新成效。以中國特色大國元首外交為引領,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寧、促進可持續發展、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貢獻。全球發展伙伴關系進一步鞏固,向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全力支持全球抗疫事業。

(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品質穩步提高。

《綱要》提出要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提升人力資本水平和人的全面發展能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兩年多來,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促進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社會治理體系不斷健全,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穩就業促增收取得積極成效。不斷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出臺一系列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措施,多措并舉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實施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工程,全國城鎮兩年半累計新增就業3153萬人。2022年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0年分別提高9.1%、14.3%。教育體系質量穩步提高。持續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環節,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雙減”)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學前教育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提高到89.7%、95.5%、91.6%、59.6%,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接續推進。健康中國戰略深入推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取得新冠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建設,縣級醫院設施條件和服務能力穩步提升,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區域布局更加均衡。分級診療體系更趨完善,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實現縣域可及。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覆蓋2億多人。集中帶量采購進入常態化制度化階段。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社會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0.57億人、2.4億人、2.94億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正式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出臺實施。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提質擴容,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6.4%。文化強國建設扎實推進。社會輿論主旋律更加強勁,公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升。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優質公共文化服務覆蓋城鄉基層。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全面加強,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高標準推進,重點古籍系統性保護整理出版。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中國國家版本館建成并對公眾開放。國際傳播效能持續提升。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都大運會和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進一步健全,城鄉社區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管理能力明顯提升。平安中國建設成效明顯,2022年起訴暴力犯罪人數為近二十年來最低。應急管理水平全面提高,2022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比2020年下降23.5%。

(十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國家經濟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綱要》強調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兩年多來,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糧食、能源資源、金融等領域安全保障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基礎更加堅實。鞏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全面落實。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連續兩年實現耕地總量凈增加,新建改造一批大型灌區,糧食產量穩定在6.5億噸以上、連續兩年創歷史新高。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加快構建。著力保障能源資源安全水平。能源產供儲銷體系不斷完善,能源穩定供應和風險管控能力進一步加強。煤炭兜底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大力推進石油、天然氣增儲上產,抽水蓄能裝機容量累計增長超過45%,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穩步提升,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重點時段能源供應總體平穩。穩妥有序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扎實推進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改革化險,果斷依法處置部分地方村鎮銀行風險,影子銀行風險持續收斂。平穩處置一批大型企業債務風險事件,穩妥化解不法金融集團風險。P2P網貸平臺全部退出經營,存量風險持續化解。研究制定并實施一攬子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方案。積極做好受困房企風險處置,加大保交樓力度。

(十二)102項重大工程項目扎實推進,有力支撐重點領域發展。

《綱要》圍繞重點領域戰略任務提出了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兩年多來,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等要素跟著項目走,102項重大工程項目統籌推進機制不斷完善,各有關部門各地方扎實推動各項工作,明確責任分工,建立任務臺賬,加強調度監測,強化要素保障。截至目前,102項重大工程項目中,96項進展符合預期,6項基本符合預期,有力支撐了相關領域戰略任務落實。但由于地方政府出資能力下降、部分項目前期工作不扎實等,部分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進度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此外,《綱要》提出的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等任務也取得積極進展。

總體上看,兩年多來,面對新冠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重大沖擊,面對國際局勢急劇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成功應對各種困難和風險挑戰,穩住了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綱要》實施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這為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良好開局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成就的取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領航掌舵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根鑄魂、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各地區各部門銳意進取、真抓實干的結果,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頑強拼搏的結果。成績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二、《綱要》實施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

“十四五”以來,國內外發展環境發生重大深刻變化,給全面完成《綱要》目標任務帶來困難和挑戰。

(一)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影響凸顯。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是《綱要》明確的重大戰略任務。盡管兩年多來科技攻關步伐明顯加快,部分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但當前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仍然不強特別是基礎研究比較薄弱,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制約著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和升級發展。未來一段時期,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重大突破,一些國家對我技術封鎖局面難以改變,必須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避免技術和產業被鎖定在中低端。

(二)擴大居民消費長效機制不健全。

《綱要》把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攻方向,強調要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總需求不足仍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特別是最終消費占GDP比重偏低,近年來居民消費占比有所下降。居民消費主要與居民可支配收入、供給適應引領創造新需求狀況、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等相關,但最重要的影響因素還是居民收入水平。必須加快完善分配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有效縮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改善收入增長預期,從根本上提振居民消費。

(三)重點領域改革還有不少硬骨頭。

國有經濟布局結構需進一步優化調整,民營企業在要素獲取、市場準入、產權保護、公平競爭等方面仍面臨諸多制約。高標準市場體系還不健全,行業壁壘、地方保護和區域分割、低水平惡性競爭仍不同程度存在。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有待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和資本市場功能尚不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仍需加力。服務領域對外開放步伐相對緩慢,人才等要素跨境流動便利度有待提升,保持國際循環暢通面臨挑戰。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著力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

(四)污染物和碳排放總量仍居高位。

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極端天氣事件和自然災害趨多趨強,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明顯快于“十三五”時期。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狀況實現根本改變還需要一個過程,能源消費總量仍將保持剛性增長,煤炭在能源保供中還需發揮兜底作用,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減排任重道遠。必須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努力實現《綱要》中綠色生態和節能減排目標指標。

(五)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和資源部分錯配并存。

公共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資源配置機制不完全適應人口分布、流動趨勢和社會結構變化,區域間、城鄉間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差距仍然較大,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特別是優質公共服務總體短缺,養老、育幼等普惠性公共服務供需矛盾比較突出。必須進一步強化政府等各方責任、創新體制機制,有效推進公共服務擴增量、優存量、調結構,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強高質量發展的社會支撐,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

(六)部分重點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多。

兩年多來,圍繞《綱要》明確的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重點任務,糧食安全戰略、能源資源安全戰略、金融安全戰略深入實施,但在外部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的形勢下,這些重點領域的風險仍不容小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面臨外部打壓和產業外遷的雙重壓力。房地產風險、金融風險、地方債務風險深度關聯。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問題仍不容忽視,青年、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壓力較大。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內外部環境更為復雜嚴峻,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難度明顯加大,必須提升風險意識和應對能力。

三、進一步推動《綱要》實施的主要舉措

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

黨的二十大科學描繪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全面部署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進一步推動“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和本質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把穩定經濟增長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著力釋放內需潛力、提升創新能力、培育發展動力,著力深化改革開放、穩定社會預期、提振發展信心,更加注重宏觀政策多重目標的動態平衡和協同聯動,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抓好“十四五”規劃《綱要》各項目標任務落實,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一)著力攻堅克難,努力完成主要目標指標。

根據《綱要》主要指標進展情況分類施策,對進度提前完成、快于預期、基本符合預期的16項指標,要繼續鞏固擴大既有成效,防止回落或反彈。對滯后于進度的4項指標,要優化調整政策,加大攻堅力度,盡最大努力推動完成規劃目標。其中,對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等約束性指標,要進一步完善能耗及碳排放強度管控政策,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上馬,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加快實施主要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提高治污科學性精準性;對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指標,要統籌0—6歲育幼服務資源配置,加大現有政策落實力度,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建設和運營。

(二)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確保經濟加速恢復和保持穩定增長。

強化宏觀政策統籌協調,繼續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努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著力擴大消費投資。發揮好消費在擴大內需中的主動力作用,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穩定大宗消費,促進服務消費,優化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全鏈條良性循環促進機制,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釋放消費潛力。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為導向,加快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從根本上夯實擴大消費需求的基礎。大力拓展有效投資空間,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加大對未來產業發展、傳統產業轉型、新型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領域投資支持力度。搭建全國統一的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平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引導財政和金融資金精準投向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在用地用海用能環評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

(三)著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全力推進重點領域和戰略性產品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推進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實施。穩步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提高大科學裝置使用效率。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穩步增加財政資金用于基礎研究經費支出,建立完善競爭性支持和穩定支持相結合的基礎研究投入機制,提高應用研究經費支出效益。優化科研經費使用、管理方式和科技評價制度,推行基礎研究領域經費“包干制”,進一步放寬基礎研究科研成果評價周期。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探索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提高科研人員收益分配比例。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出臺實施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政策舉措,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完善國有資金投入創新的考核機制,加大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資源向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開放力度,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體系。優化使用首臺(套)產品、重點新材料首批次保險補償等機制。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完善國家重點領域緊缺人才、職業早期青年人才培養機制,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充分發揮科研人員創新潛力,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人才吸引政策。

(四)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推動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輕工、紡織、中藥等傳統行業加快改造升級,提升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鞏固軌道交通裝備、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電力裝備、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伏、通信設備、動力電池等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裝備、安全應急裝備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加快推進北斗規模應用。前瞻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制定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1+N”行動方案,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工業“智改數轉”,培育發展數字產業集群。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

(五)著力深化市場化改革和制度型開放,有效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加快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管理體制;加快清理廢止涉企不平等對待法律法規政策,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完善拖欠賬款常態化預防清理機制和融資支持政策,健全政府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加強制度建設,最大程度調動民營企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深化重要能源資源價格機制改革。深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進一步理順中央與地方以及省以下政府間財政關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制度。圍繞建設金融強國目標,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健全資本市場功能,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運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和效率。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投資、貿易、金融、創新等領域與國際規則更高水平對接,深入開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擴大制度型開放試點,制定出臺全國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推進服務業領域擴大開放,擴大數字產品等市場準入,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深入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穩步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實施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推進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六)著力推進區域協調和城鄉融合發展,拓展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持續推動標志性疏解項目在雄安新區落地建設,加快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建設,推進長三角軌道互聯互通和港口資源整合,加快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持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持續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取得新突破,支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深入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引導產業合理布局。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完善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著力提升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培育發展一批現代化都市圈,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推動建立房地產業發展新模式。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協同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持續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嚴格“三區三線”管控,推動國土空間規劃落地見效。

(七)著力加強污染治理和碳排放管控,鞏固拓展生態環境質量向好勢頭。

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大氣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開展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強化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加快實施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嚴格落實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制度,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統籌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堅定不移履行碳達峰碳中和承諾,堅持自主行動,科學調整優化政策舉措,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做好節能工作,持續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八)著力推進公共服務擴面提質,進一步兜牢基本民生底線。

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加快構建高質量充分就業工作體系,完善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強化公共就業服務,支持多種形式的靈活就業,優化穩崗幫扶救助政策,提升勞動者就業技能,推動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防止出現規模性失業。全面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3年版)》,加強重點領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工程建設,有序推動基本公共服務由戶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擴展,試點推進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加快推動托育服務發展。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立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和健康支撐體系,推動銀發經濟發展。擴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社會保險覆蓋面,鞏固提高基本醫保參保覆蓋率,穩妥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確保資金調撥順暢和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適時適度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積極穩妥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加快推進文化和旅游行業恢復發展,及時更新支持文化和旅游發展政策。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深入推進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九)著力筑牢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屏障,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逐步將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和全國鹽堿地綜合利用總體規劃,加快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更好統籌能源安全與低碳轉型,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統籌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支撐性調節性電源和電力輸送通道建設,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超前謀劃編制油氣中長期增儲上產行動計劃,推進油氣進口多元化,優化調整五大煤炭供應保障基地規模,有序釋放煤炭先進產能。全面加強金融監管,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健全房地產企業主體監管制度和資金監管,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實施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構筑與更高水平開放相匹配的監管和風險防控體系。

做好《綱要》實施工作意義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持續深入抓好落實,確保完成《綱要》各項目標任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強榜單全面開啟【申報入口】 2024第四屆中國高比例風光新能源電力 發展研討會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不卡| 老太脱裤让老头玩ⅹxxxx| 久久亚洲精品11p| 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天天天欲色欲色www免费| 两个人的视频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日韩午夜福利免费理论片秋秋|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激情综合婷婷色五月蜜桃|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特级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www| 一女被多男玩喷潮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极品内射|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果冻豆传媒麻婆精东| 男女18禁啪啪无遮挡激烈网站|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无广告|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两个人的www免费视频| 六十路高龄老熟女m|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成年女人免费碰碰视频|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 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手机版|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综合三区后入内射国产馆|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厕所| 2019年最好看的中文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