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曾經說過:“我總是等到失去機會之后才知道我曾經擁有過它。”不知政府部門是否知道這句名言,但我真的很想用這句話來提醒一下他們。英國太陽能產業正站在十字路口上,而未來何去何從,政府似乎缺乏足夠的遠見來做出一個正確的決定。
在不久前議會舉行的太陽能產業會議上,太陽能的潛力又一次得到了證明。來自安永公司的一份報告指出,作為可再生能源中的生力軍,太陽能可以成為一種值得依靠的能源,成本也在逐漸下降,能夠在英國未來的低碳經濟建設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不過,如果政府繼續實行削減大型太陽能項目補貼的政策,再美好的前景,恐怕也只能成為鏡花水月了。
在更早前上網電價補貼會議后公布的報告中,政府承認改變上網電價補貼會影響到太陽能光伏甚至其他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熱情,給這些產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因素。但即便如此,政府還是決定要削減補貼,原因僅僅是“出于財政預算方面的考慮”。
這個政策從開始就是錯誤的。政府部門只看到了削減太陽能補貼在短期內給財政預算帶來的空間,卻忽略了太陽能產業發展能夠帶來的長遠利益。即便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太陽能產業也對英國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并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有關上網電價補貼太過昂貴所以應該削減的論調更是荒謬至極。在實行上網電價的第一年,政府投入該政策的資金僅為1100萬英鎊。即便這1100萬英鎊也不都是給太陽能的,還包括技術方面的投資。
而政府部門提出的“上網電價補貼給用戶的電費賬單帶來更多負擔”同樣不能成為削減補貼的理由。政府部門應該通過公共稅收等其他手段來彌補上網電價給企業帶來的損失,而不是簡單的將其轉嫁到消費者的賬單上,這才是更合情合理的做法。
退一步來說,即便這個壓力最終只得轉移到消費者的頭上,也僅是很小的一筆。去年,一個普通家庭用戶每個月因上網電價補貼而需要額外支付的電費不高于1便士,僅為每月電費的0.08%。而政府部門去年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征稅中,預計該成本為1英鎊。
諷刺的是,在2010年的大選中,自由黨大肆指責前政府的太陽能光伏上網補貼政策“畏首畏尾”、“力度不足”。但現在看來,他們做的還不如上屆政府。因為他們非但沒有在之前的基礎上增加補貼,還進行了削減。
種種事實已經證明,太陽能能夠成為英國未來可以依靠的可再生能源。成本上,太陽能發電已經不再昂貴,至少不會高于平均水平。而從周邊其他一些大力度支持太陽能發展國家的成果來看,這個成本下降的速度更為明顯。
反對政府削減太陽能補貼的聲音也十分強烈。在看過政府關于削減太陽能上網電價補貼報告的民眾中,有81%的人不認同政府的這一做法。而幾乎所有人都對“若政府削減太陽能上網電價補貼,大型太陽能光伏項目將無法獲得足夠的發展資金”這一觀點表示贊同。
倘若政府真的決定要這么做,不僅對就業、經濟來說是個壞消息,對英國的環境保護來說同樣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英國的日照條件與德國大致相同,但德國大約有10萬人從事太陽能產業方面的工作,這幾乎是英國的10倍。安永的報告應該給政府敲響警鐘,不該再繼續忽視,甚至扼殺英國太陽能產業的發展潛力了。
更為令人沮喪的是,作為政府的能源及氣候政策智囊團,英國氣候變化協會這次也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他們同樣沒有看到英國太陽能產業的潛在價值,甚至還提出了“目前英國太陽能成本過高,短期內政府應選擇進口可再生能源電力”這樣的建議,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同過去10年內給予核電的大力財政支持相比,英國政府給予太陽能的補貼真的不多。然而多年來不遺余力地推動核電發展,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政府現在是不是也應該為英國未來電力市場構架做一個長遠計劃,認真思考一下到底該如何進行下一步呢?
忽視太陽能在英國向可持續性經濟發展轉型中所能發揮的作用絕對不明智,我真心希望政府能重新考慮其太陽能政策。“懸崖勒馬,為時未晚”,站在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十字路口上,我想政府真的到做出正確選擇的時刻了。
(來源:《衛報》,文章有刪節,標題有改動)
(卡羅林·盧卡斯 王曉蘇/編譯)
在不久前議會舉行的太陽能產業會議上,太陽能的潛力又一次得到了證明。來自安永公司的一份報告指出,作為可再生能源中的生力軍,太陽能可以成為一種值得依靠的能源,成本也在逐漸下降,能夠在英國未來的低碳經濟建設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不過,如果政府繼續實行削減大型太陽能項目補貼的政策,再美好的前景,恐怕也只能成為鏡花水月了。
在更早前上網電價補貼會議后公布的報告中,政府承認改變上網電價補貼會影響到太陽能光伏甚至其他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熱情,給這些產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因素。但即便如此,政府還是決定要削減補貼,原因僅僅是“出于財政預算方面的考慮”。
這個政策從開始就是錯誤的。政府部門只看到了削減太陽能補貼在短期內給財政預算帶來的空間,卻忽略了太陽能產業發展能夠帶來的長遠利益。即便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太陽能產業也對英國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并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有關上網電價補貼太過昂貴所以應該削減的論調更是荒謬至極。在實行上網電價的第一年,政府投入該政策的資金僅為1100萬英鎊。即便這1100萬英鎊也不都是給太陽能的,還包括技術方面的投資。
而政府部門提出的“上網電價補貼給用戶的電費賬單帶來更多負擔”同樣不能成為削減補貼的理由。政府部門應該通過公共稅收等其他手段來彌補上網電價給企業帶來的損失,而不是簡單的將其轉嫁到消費者的賬單上,這才是更合情合理的做法。
退一步來說,即便這個壓力最終只得轉移到消費者的頭上,也僅是很小的一筆。去年,一個普通家庭用戶每個月因上網電價補貼而需要額外支付的電費不高于1便士,僅為每月電費的0.08%。而政府部門去年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征稅中,預計該成本為1英鎊。
諷刺的是,在2010年的大選中,自由黨大肆指責前政府的太陽能光伏上網補貼政策“畏首畏尾”、“力度不足”。但現在看來,他們做的還不如上屆政府。因為他們非但沒有在之前的基礎上增加補貼,還進行了削減。
種種事實已經證明,太陽能能夠成為英國未來可以依靠的可再生能源。成本上,太陽能發電已經不再昂貴,至少不會高于平均水平。而從周邊其他一些大力度支持太陽能發展國家的成果來看,這個成本下降的速度更為明顯。
反對政府削減太陽能補貼的聲音也十分強烈。在看過政府關于削減太陽能上網電價補貼報告的民眾中,有81%的人不認同政府的這一做法。而幾乎所有人都對“若政府削減太陽能上網電價補貼,大型太陽能光伏項目將無法獲得足夠的發展資金”這一觀點表示贊同。
倘若政府真的決定要這么做,不僅對就業、經濟來說是個壞消息,對英國的環境保護來說同樣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英國的日照條件與德國大致相同,但德國大約有10萬人從事太陽能產業方面的工作,這幾乎是英國的10倍。安永的報告應該給政府敲響警鐘,不該再繼續忽視,甚至扼殺英國太陽能產業的發展潛力了。
更為令人沮喪的是,作為政府的能源及氣候政策智囊團,英國氣候變化協會這次也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他們同樣沒有看到英國太陽能產業的潛在價值,甚至還提出了“目前英國太陽能成本過高,短期內政府應選擇進口可再生能源電力”這樣的建議,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同過去10年內給予核電的大力財政支持相比,英國政府給予太陽能的補貼真的不多。然而多年來不遺余力地推動核電發展,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政府現在是不是也應該為英國未來電力市場構架做一個長遠計劃,認真思考一下到底該如何進行下一步呢?
忽視太陽能在英國向可持續性經濟發展轉型中所能發揮的作用絕對不明智,我真心希望政府能重新考慮其太陽能政策。“懸崖勒馬,為時未晚”,站在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十字路口上,我想政府真的到做出正確選擇的時刻了。
(來源:《衛報》,文章有刪節,標題有改動)
(卡羅林·盧卡斯 王曉蘇/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