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為期三天的2024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館)開幕。本屆博覽會以“清潔能源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主題,展品覆蓋風、光、氫、儲等多個領域,展示清潔能源新型電力系統生態鏈。
本次博覽會同期舉辦2024中國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展覽會(以下簡稱“中國氫能展”),隆基氫能、陽光氫能、天合元氫、國氫科技、鯤華科技、雙良氫能等眾多氫能頭部企業悉數亮相,氫能觀察小編總結多家企業在本次展會上的產品及技術,一起來看看吧!
展會亮點
陽光氫能
在本次展會上,陽光氫能攜PWM制氫電源、超高效能電解槽盛裝亮相。
來源:陽光氫能
PWM制氫電源、堿性/PEM電解槽是可再生能源柔性制氫系統的核心設備。在源端,PWM制氫電源具備百毫秒級功率調節響應速度,能夠瞬時響應光伏、風電功率快速波動;在制氫端,它的輸出電壓紋波在1%以內,使得電解槽及整個制氫系統運行平穩,能耗更低。同時,陽光氫能電解槽還具備10%/s負荷調節速率,智能電壓巡檢功能,保證了制氫系統在波動功率下穩定、安全地運行。兩者相得益彰,共同協作,在智慧氫能管理系統的調控下,柔性制氫系統綜合效率大大提升。
雙良氫能
本次展會雙良帶來了最新一代堿性水電解制氫產品及制氫系統整體解決方案。
雙良自主研發的綠電智能制氫系統,具有安全、長壽、低耗、智能等顯著優勢。最新一代電解槽產品,通過國際第三方認證和專家鑒定委員會鑒定,最大產氫量2000Nm3/h,直接能耗為3.992kW h/Nm3 H?@2500A/m2,4.036kW h/Nm3 H?@3000A/m2,4.433kW h/Nm3 H?@6000A/m2。采用先進的雙良全智慧化系統Wonder Cloud/OS數字化平臺+AI算法+AIoT終端一體化系統技術,可保證系統在最優工況下穩定運行。公司擁有氫能技術研發中心、綠電智能制氫系統全性能測試中心及氫能裝備制造專業化車間,已開工建設的二期工程完成后,將具備1000臺套年生產能力。
來源:北京氫能展
江蘇雙良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蘇雙良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依托雙良集團院士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構建的強大研發體系,專業制造堿水制氫電解槽、氣液分離裝置、氫氣純化裝置等。以綠電智能制氫系統為核心,雙良氫能源推出全生命周期綠電制氫解決方案,以“綠電+綠氫”循環模式助推“零碳”能源發展,為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經濟社會綠色轉型貢獻雙良力量。
隆基氫能
本次展會上隆基氫能“綠電+綠氫”系列產品集體亮相,并于展會現場接受由全球知名檢驗認證機構德凱DEKRA頒發的“低負荷”和“長周期”兩項權威認證報告。
德凱專業的鑒證結果顯示,隆基氫能ALK Hi1系列產品,在30%低負荷工況下穩定運行380分鐘,氧中氫含量<1.5%;4000A/㎡電密下,能耗低于4.25kwh/Nm3。在電解槽長周期測試中,隆基氫能LHy-LA1000產品已連續穩定運行超12000小時,這一鑒證數據充分彰顯了隆基氫能ALK系列產品能夠在各種復雜應用場景中保持高效穩定的工作狀態。
隆基氫能展出的“四對一”制氫系統模型是隆基氫能創新型系統集成設計方案,通過將四臺堿性電解槽對應一套氣液分離及純化裝置高效集成,從而提高制氫效率,降低能耗,減少占地面積,提升整體系統的穩定性和經濟性,為實現大規模、低成本的電解水制氫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億緯氫能
3月26日,億緯氫能100 kW AEM電解槽產品正式發布。
圖源億緯氫能
該100 kW AEM電解槽具有出色的電解水制氫效果,其負載調節范圍更是達到了10~120%,可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動,實現最佳的能耗比。工作電流密度達到10000 A/m2,運行壓力可達1.6 MPa,使用自主研發的膜電極體系實現高效制氫。單槽采用輕量化設計,體積只有380×480×1200 mm,槽體重量僅為同等功率下傳統ALK堿槽的1/4。材料體系均使用非貴金屬材料,其中關鍵的非氟AEM隔膜材料完全由億緯氫能自主研發和生產,初始投資成本低且實現綠色制氫。上述電解槽產品配套AEM制氫系統使用時,具有集成度高、運行可靠等優點,還可以通過多堆耦合等方式,靈活滿足更大制氫量應用需求。
國氫科技
作為國內氫能領域獨角獸企業,國氫科技攜多款“中國芯”產品驚艷亮相。
來源:國家電投氫能科技
國氫科技“氫涌”兆瓦級PEM電解槽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經第三方鑒定關鍵技術指標達國際領先水平,并已入選國家能源局2023年度能源行業十大科技創新成果。目前“氫涌”PEM電解槽額定產氫量可達250Nm3/h。時時有所創造,處處有所精進,國氫科技憑借“硬功夫”為我國氫能行業發展樹立標桿。
正星氫電
本次展會,正星氫電集中展示了自主創新研發生產的PLC智能控制加氫機、集成式增壓加氫裝置等多款核心國產化重點產品設備。展出產品均具備自主知識產權,且多項關鍵性能技術均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贏得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的青睞,爭相前來“打卡”。
來源: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圖片直播
正星氫電PLC智能控制加氫機 來源:正興氫電
PLC智能控制加氫機通過搭載全球先進的PLC控制技術,配備全面的安全聯鎖策略、友好的人機操作界面、簡潔的控制顯示面板,實現加氫機的全自動“一鍵”加注操作。同時,該機型實現同一氣源兩種壓力(35MPa/70MPa)氫氣加注,最大加氫流量7.2kg/min。能夠滿足乘用車最快5分鐘加滿、大巴車最快15分鐘加滿、重卡最快20分鐘加滿,加注達95~100%,大巴車、重卡加注預冷節能30%以上。
大咖觀點
3月26日下午,國際氫能創新合作論壇正式召開,論壇上,眾多專家學者發表觀點,為國內氫能產業的發展建言獻策——
歐陽明高:氫能的“戰略價值熱”還需變成“商業價值熱”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在論壇上做主題為《綠色氫能研發與產業化進展及技術展望》的主旨報告。
他表示,中國在氫能核心關鍵技術方面主要是燃料電池和電解槽方面已經取得重大的技術突破,還要繼續優化升級,尤其是燃料電池的耐久性現在成本已經降得很低了,一千瓦一千塊錢水平,5年之前是兩萬塊錢一千瓦。
現在氫能很熱,但是目前還是戰略價值的熱,我們需要把戰略價值變成商業價值,這中間核心是氫能的性價比,綠氫成本,靠什么降?首先是富裕的綠電已經到達0.15元/度電,這可以和煤制氫的成本相比了。我們預計2030年有可能綠氫的規模到達500萬到1000萬噸,我們力爭要達到這個目標。總之,我們要以綠氫低成本為源頭,以多元化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為拉動,帶動綠氫全產業鏈發展。
Steven·Libbrecht:讓整個生態鏈同步崛起
國際氫能委員會執行董事Steven·Libbrecht(史蒂文·利布雷希特)發表《全球氫能發展》報告。
報告中提到,目前全球電解槽產能大概有1000多兆,其中600多兆瓦都是在中國;此外,全球部署了大概1100個加氫站,其中超過350個在中國,這是去年的數字,據說中國的加氫站已經超過420個,而且在不斷增多。加上日本韓國的加氫站,可以看到亞洲地區的加氫站部署已經超過了全球的2/3。
根據目前全球氫能貿易的方向,他在報告中提到兩個問題:一是必須要理解制氫的成本,在不同的區域有什么樣的不同;二是必須要理解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我們現在有這樣的進口和出口方面的差異。
此外,在最后的總結中,他表示,在氫能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要關注整體的生態鏈和供應鏈,這樣才能夠讓整個供應鏈同步崛起,而不僅僅是其中一個環節變得過強或者過弱,而是同步的崛起和發展。
謝秀娟:液氫儲能能夠實現氫能長周期時空轉移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項目首席科學家謝秀娟博士發表《規模化氫液化儲運發展與產業應用》主題演講。
謝博士講到,我們梳理世界上的氫液化的分布,可以看到主要的總產能是以北美為主,特別是以美國為主。它們的總產能達到430噸/天,歐盟是30噸/天的量級,中國3年前還是以航天為主,特別是近三年中國的氫液化裝備實現了井噴式的發展,目前已經突破了1.5-5噸/天的氫液化裝備,單套大于5噸/天以上的裝備正在研制突破中,國內的總產能逐漸開始跟上,達到了目前15噸/天民用的量級。
謝博士預期未來液氫在應用端,將達到99.9999%的超高純度,不僅能夠極大的滿足我們在交通、半導體、電子氫、燃料電池等方面的應用,而且是隨著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逐步增大,液氫儲能能夠有效地解決未來氫能長周期的時空轉移的應用場景。
(嘉賓演講內容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嘉賓本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