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首以待的“千鄉萬村馭風計劃”終于落地。
4月1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
“十四五”期間,在具備條件的縣(市、區、旗)域農村地區,以村為單位,建成一批就地就近開發利用的風電項目,原則上每個行政村不超過20兆瓦,探索形成“村企合作”的風電投資建設新模式和“共建共享”的收益分配新機制,推動構建“村里有風電、集體增收益、村民得實惠”的風電開發利用新格局。
業內專家一致認為,《通知》聚焦風電下鄉難點堵點,提出了不同于常規風電項目開發的創新思路,將引領風電行業在大機型、大基地、集中式之外走出一條發展新道路。
村集體土地作價入股
開辟風電發展新增長極
“千鄉萬村馭風計劃”行動明確在具備條件的縣(市、區、旗)域農村地區,以村為單位,以“村企合作”為主要形式,支持村集體依法通過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等方式共享風電項目收益,并提供相應就業崗位。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介紹,目前全國約有59萬個行政村,假如選擇其中具備條件的10萬個村莊,在田間地頭、村前屋后、鄉間路等零散土地上安裝4臺5兆瓦機組,就可實現20億千瓦的風電裝機,發展潛力巨大。
按照風電行業普遍6-8%的預期收益率計算,一臺3~4兆瓦風機一年所發電量,可為村集體實現增收5~10萬元,有助于拓寬村集體和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使風電發展真正惠及“三農”。
優化審批程序
提供“一站式”服務
聚焦風電下鄉難點堵點,《通知》在項目用地、并網消納、市場環境等方面均提出了支持措施。
優化審批流程,鼓勵各地對“千鄉萬村馭風行動”風電項目探索試行備案制,結合實際提供“一站式”服務,對同一個行政村或臨近村聯合開發的項目,統一辦理前期手續。對于不涉及水土保持、環境保護、植被恢復、壓覆礦產等敏感區域的項目,由投資主體會同村集體出具承諾,相關主管部門出具支持意見,即可依法加快辦理相關手續。
依法辦理用地,強調充分利用農村零散非耕地,決不能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對不占壓耕地、不改變地表形態、不改變土地用途的用地,探索以租賃等方式獲得。
保障并網消納,明確項目以就近就地消納為主,由電網企業實施保障性并網,上網電價按照并網當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執行,鼓勵參與市場化交易,參與市場交易電量不參與輔助服務費用分攤。
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不得以配套產業、變相收取資源費等名義增加不合理投資成本。積極營造公平、公開、公正環境。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和民營資本積極參與“千鄉萬村馭風行動”。
鼓勵模式創新
實現鄉村能源合作多方共贏
經濟性是影響開發企業投資風電下鄉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推動農村地區風電發展,一方面要惠及鄉村民生,另一方面也要讓開發企業看到經濟可行性,從而實現多方共贏。
《通知》不僅鼓勵風電與分布式光伏等其他清潔能源形成鄉村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系統,對實施效果顯著的項目,適時納入村鎮新能源微能網示范等可再生能源發展試點示范。還提出要加強金融支持,落實綠色金融和鄉村振興金融政策,在融資、貸款等方面加大對項目的支持力度。
根據《通知》,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還將在每年12月底前對“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實施情況報送國家能源局和農業農村部,抄送相關國家能源局派出機構,并將具體項目抄送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開展建檔立卡。
1-相關數據信息摘自《關于組織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的通知》及中國能源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