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在一年前,全球太陽能行業整合的前景看起來還微乎其微。得益于意大利和德國等歐洲市場的強勁需求,太陽能行業蓬勃發展。
去年,隨著新安裝容量增長逾一倍,太陽能市場規模達到600億美元。一位分析師當時表示:“大家都仍然在忙著賺錢而無暇整合。”
但在過去六個月期間,情況發生了變化。政府補貼削減,加上去年過度投資于擴充產能,引發太陽能市場急劇下滑。自今年初以來,太陽能電池和硅片現貨價下跌約40%,目前已低于許多制造商的現金成本。整體而言,預計太陽能行業今年幾乎不會出現增長。
太陽能行業高管和分析師表示,這是一個分水嶺,實力較弱的企業將被迫退出或合并,而市場領軍者——主要是垂直整合的中國制造商——將脫穎而出。
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之一無錫尚德(Suntech)的首席商務官安德魯•畢比(Andrew Beebe)表示:“我們見到了十年左右無節制的驚人增長,今后一年期間這種情況將會改變。在今后幾個季度,太陽能電池板將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
隨著今后幾個月更多的原材料供應渠道開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表示,(今年下半年)很可能會出現進一步的庫存增加,持續的定價壓力,最終規模不大、成本較高的企業將關閉產能并進行整合……很明顯該行業仍需要進行重大整合。”
太陽能行業被視為整合時機成熟的一個理由是,較大的公司擁有顯著的成本優勢。歐洲光伏產業協會(EPIA)和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今年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從歷史數據看,產量增長一倍,可以讓成本下降五分之一。
畢比相信,供應過剩將推動“對質量的追逐”,并強化人們眼中的品牌差異。他表示:“這是太陽能商品化的結束,而非開始。”在這方面,由于品牌認知度和較低的成本基礎,無錫尚德、英利(Yingli)和天合光能(Trina Solar)等頂級中國制造商擁有優勢。
已經有跡象顯示,較小的制造商正被擠出市場。野村證券(Nomura)分析師尼庭•庫馬爾(Nitin Kumar)表示,二手太陽能設備的價格僅為一年前的一半,似乎表明制造商正在關閉工廠或走向破產。
在當前低迷時期,來自中國的新的需求,可能為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提供一些支持。周一,中國政府宣布了里程碑式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突顯出其在太陽能領域的雄心。
然而除了本月中國太陽能電池制造商晶澳太陽能(Ja Solar)以1.72億美元收購硅片制造商銀禧集團(Silver Age Holdings)以外,最近幾個月很少有并購交易。
某家大型國際私人股本基金的一名高管表示,他曾考慮過投資于太陽能制造商,但迄今沒有行動,因為“很難發現對方也愿意出售的合適目標”。他補充稱,還存在主要企業的技術幾乎沒有差別的問題。
臺北一位投資銀行家表示:“人們正在物色交易。”然而,他補充稱,并購活動非常少,因為許多太陽能公司把出售股權作為融資的最后選擇。該銀行家問道:“如果它們可以得到銀團貸款或通過上市融資,為何要(向一位戰略或財務投資者)出售股權?”
中國大陸和臺灣是全球兩大太陽能產品生產地,總計占到全球產量的75%左右,兩個市場都為太陽能產品制造商提供了流動性。
往往專注于供應鏈某一環節的臺灣制造商,尤其受到行業低迷的打擊。與今年早些時候的最高點相比,茂迪(Motech)、華美電子(Sino-American)和昱晶(Gintech)的股價都下跌了20%。
然而,許多臺灣制造商通過全球存托憑證上市,成功地籌集到了資金。太陽能硅片制造商華美電子去年9月籌資2億美元,而太陽能電池制造商茂迪本月籌資1.32億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 鄺彥暉 臺北, 何麗 北京報道
譯者/君悅
去年,隨著新安裝容量增長逾一倍,太陽能市場規模達到600億美元。一位分析師當時表示:“大家都仍然在忙著賺錢而無暇整合。”
但在過去六個月期間,情況發生了變化。政府補貼削減,加上去年過度投資于擴充產能,引發太陽能市場急劇下滑。自今年初以來,太陽能電池和硅片現貨價下跌約40%,目前已低于許多制造商的現金成本。整體而言,預計太陽能行業今年幾乎不會出現增長。
太陽能行業高管和分析師表示,這是一個分水嶺,實力較弱的企業將被迫退出或合并,而市場領軍者——主要是垂直整合的中國制造商——將脫穎而出。
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之一無錫尚德(Suntech)的首席商務官安德魯•畢比(Andrew Beebe)表示:“我們見到了十年左右無節制的驚人增長,今后一年期間這種情況將會改變。在今后幾個季度,太陽能電池板將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
隨著今后幾個月更多的原材料供應渠道開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表示,(今年下半年)很可能會出現進一步的庫存增加,持續的定價壓力,最終規模不大、成本較高的企業將關閉產能并進行整合……很明顯該行業仍需要進行重大整合。”
太陽能行業被視為整合時機成熟的一個理由是,較大的公司擁有顯著的成本優勢。歐洲光伏產業協會(EPIA)和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今年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從歷史數據看,產量增長一倍,可以讓成本下降五分之一。
畢比相信,供應過剩將推動“對質量的追逐”,并強化人們眼中的品牌差異。他表示:“這是太陽能商品化的結束,而非開始。”在這方面,由于品牌認知度和較低的成本基礎,無錫尚德、英利(Yingli)和天合光能(Trina Solar)等頂級中國制造商擁有優勢。
已經有跡象顯示,較小的制造商正被擠出市場。野村證券(Nomura)分析師尼庭•庫馬爾(Nitin Kumar)表示,二手太陽能設備的價格僅為一年前的一半,似乎表明制造商正在關閉工廠或走向破產。
在當前低迷時期,來自中國的新的需求,可能為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提供一些支持。周一,中國政府宣布了里程碑式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突顯出其在太陽能領域的雄心。
然而除了本月中國太陽能電池制造商晶澳太陽能(Ja Solar)以1.72億美元收購硅片制造商銀禧集團(Silver Age Holdings)以外,最近幾個月很少有并購交易。
某家大型國際私人股本基金的一名高管表示,他曾考慮過投資于太陽能制造商,但迄今沒有行動,因為“很難發現對方也愿意出售的合適目標”。他補充稱,還存在主要企業的技術幾乎沒有差別的問題。
臺北一位投資銀行家表示:“人們正在物色交易。”然而,他補充稱,并購活動非常少,因為許多太陽能公司把出售股權作為融資的最后選擇。該銀行家問道:“如果它們可以得到銀團貸款或通過上市融資,為何要(向一位戰略或財務投資者)出售股權?”
中國大陸和臺灣是全球兩大太陽能產品生產地,總計占到全球產量的75%左右,兩個市場都為太陽能產品制造商提供了流動性。
往往專注于供應鏈某一環節的臺灣制造商,尤其受到行業低迷的打擊。與今年早些時候的最高點相比,茂迪(Motech)、華美電子(Sino-American)和昱晶(Gintech)的股價都下跌了20%。
然而,許多臺灣制造商通過全球存托憑證上市,成功地籌集到了資金。太陽能硅片制造商華美電子去年9月籌資2億美元,而太陽能電池制造商茂迪本月籌資1.32億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 鄺彥暉 臺北, 何麗 北京報道
譯者/君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