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施壓 德國削減補貼力度加大
剛剛因補貼政策落定、旺季來臨而重現生機的全球光伏產業,近期卻在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沖擊下再度陷入泥沼。雪上加霜的是,近期有消息稱,德國政府可能最快在明年1月份實施較預期幅度更大的下調太陽能補貼措施,這無疑又給嚴重依賴德國市場的中國光伏企業當頭一棒,一場行業大洗牌幾乎不可避免。
德國欲再揮削減補貼大棒
由于全球第一大光伏安裝市場德國削減補貼以及第二大光伏市場意大利政策不明朗,今年1到5月歐洲光伏安裝幾乎處在停滯狀態,裝機量環比出現大幅下挫,組件價格也連續暴跌。
但隨著6月份補貼政策塵埃落定,光伏行業出現難得的喘息之機,裝機增長勢頭直逼去年同期。
數據顯示,在今年6月和7月這兩個月間,僅德國市場就實現約1.25GW的光伏安裝量,這一數字甚至高于此前5個月的安裝量的總和。
不過,這一超預期的增長速度又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擔憂。來自政府層面的消息暗示,這將導致德國在明年1月份出現15%的補貼率下調,比此前所計劃的幅度多了6%。
在去年實行了極具爭議的補貼率下調后,德國政府就曾對其計劃進行了改變,允許進行周期性審查和削減,以幫助應對太陽能電池板不斷下跌的價格。今年6月份,由于上半年700MW的安裝量不盡如人意,德國政府曾收回了在年中進行補貼削減的計劃,并一度推動市場再現繁榮。
然而,安裝量的超預期增長以及近幾個月來太陽能光伏電池價格的不斷下跌,令德國政府似乎又重新獲得了進一步削減補貼的動力。
據21世紀新能源網顯示,過去一周,太陽能多晶硅的成交價格跌至每公斤$50.00,而主流多晶硅廠家報價基本維持在每公斤$60.00;受供大于求影響,主流組件廠家報價維持在每瓦$1.175。最高報價為每瓦$1.50,最低為$1.10。
另一個削減補貼的理由則是債務危機。專家指出,由于歐債危機、美國國債危機暴露出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在此背景下國際貿易也將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而中國光伏行業恰恰就是最依賴國際貿易的行業之一。
顯然,如果這則補貼削減的傳聞最終被證實的話,意味著光伏市場在維持了不到兩個月的火爆之后又可能重新陷入低潮。業界稱,這一最新消息將有可能引發業界擔憂,并導致歐洲其他國家效仿,由此進一步加劇行業的不穩定性。
不過,上述消息所指的補貼率下調幅度仍遠低于24%的最大下調幅度。對光伏企業來說,這或許是不幸中之大幸。
光伏行業走向“大魚吃小魚”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盡管三季度開始太陽能組件市場需求有所增長,但采購量依然難以支撐產能供給平衡。業界更擔憂,如果未來兩周采購量沒有明顯上升,業界期待的2011年所謂“搶裝潮”在時間上恐怕就十分緊張。
“事實上,過去幾年中,中國光伏企業用很短的時間走完了一個產業從成長到成熟的漫長過程,本身就有整合與洗牌的需要。但目前,產業鏈中仍然存在著暴利,未來有待在暴利下降之后完成全產業鏈的洗牌。”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一位常務理事對本報記者說。
他認為,任何一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這么一個階段,而光伏行業因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縮短了這一過程,洗牌的過程也會格外殘酷。
“就以電池組件環節來看,前10家巨頭即可擁有近20GW的產能,英利、尚德等是已站穩腳跟的先行者,加上擁有大集團背景的國電等,規模效應帶來成本優勢,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將日趨艱難,大魚吃小魚將成常態。”長城證券研究所新能源分析師張霖說。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政府將集中支持骨干光伏企業,“十二五”末將形成1—2家5萬噸級多晶硅企業,2—4家萬噸級多晶硅企業;1—2家5GW級太陽能電池企業,8—10家GW級太陽能電池企業;3—4家年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光伏專用設備企業。
在海外,過去一個月中就有三家美國光伏企業破產,殘酷的洗牌已經降臨。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近期正打算在希臘推行一個規模浩大的計劃,即在希臘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從而讓希臘人能使用太陽能,計劃總耗資為200億歐元。據稱,該計劃將通過光伏系統將永不枯竭的太陽能轉化為能量并進行存儲,隨后將所生產的電能出口至西歐國家。
業內認為,此舉可謂一箭雙雕,既可緩解希臘債務危機的壓力,提高當地就業并拉動經濟,還可重塑光伏從業者的信心,但在債務危機嚴峻的形勢下,計劃如何實現仍待觀察。
* 本文已略作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