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2024世界儲能大會在福建寧德召開。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舒印彪先生發表了主旨演講。舒印彪院士指出,安全高效儲能在源網荷側都將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他表示,在電源側,儲能與新能源相結合,可以平移風光發電的功率波動,提升新能源并網的友好型和多能互補協調運行的可靠性,促進海上風電等集中式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外送和分布式新能源的就地消納。
在電網側配置儲能,可以發揮電網所需求的調光、調頻、調壓、黑啟動等功能,提升電網的韌性和安全穩定水平。
在負荷側由于光伏大量并網,許多省份的午間時段負荷出現了鴨子型曲線。隨著光伏的增加可能我們在午間時段負荷出現低谷,變成負荷低谷。并且逐步向深谷型曲線變化,儲能有助于這一時刻的削峰填谷,用戶側分布式新能源將新型儲能也將成為提升電能質量、系統靈活調節的重要方式。
聚焦新型電力系統發展需求,如何更好發揮儲能的集成保障作用,他提出了五點倡議:
一是進一步加強引領,充分發揮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物理儲能等各自優勢,取長補短,因地制宜,布局儲能資源。要構建一個總量充裕、結構合理、成本最優的儲能體系,加強儲能與配電網,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發展聯動和銜接。
政府牽頭組織電網企業根據新能源的資源稟賦特點,調節需求,網價結構和負荷特性等,預測并及時向社會發布儲能的配置需求,以市場手段引導各類主體的投資建設。
二是完善運營機制,針對利用率偏低的問題,發展好新能源+儲能,聚合儲能,光儲充聯合調用模式,提升儲能與電網的協調互動能力,完善儲能市場機制,通過實施巔峰電價,適度拉大峰谷價差,合理擴大現貨市場的現價區間,提高輔助服務補償水平等,以擴大儲能的盈利空間,健全電量+容量價格的形成機制。
三是加強關鍵技術創新,加強電化學儲能熱穩定性系統集成,梯次利用納米材料等技術研發,探索鈉離子電池固態鋰離子電池等技術路線,提升儲能的安全性,經濟性,循環壽命轉換效率等關鍵技術指標,這些技術指標當中,現在中國電氣工程學會國家電網有關聯合會也在積極開展關于儲能的這些涉網性能的技術要求和標準,研發儲能系統的集成技術,增強對系統頻率電壓支撐能力,發展氫儲能、物理儲能,長時儲能技術,長時間尺度的平衡調節。
四是健全標準體系,預計到2030年,我國新型儲能裝機將達到1.2-1.5億KW,儲能產業規模化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標準體系供給,目前我國在儲能領域標準還供給明顯不足,儲能的安全效率、路網性能等方面的標準建設明顯滯后,國際標準更是短板弱項,在IEC等國際標準組織中的參與力、領導力、話語權還不夠,與我國在全球儲能的技術水平、產業規模等方面的領先地位嚴重不匹配,我們要進一步加快健全新型儲能體系標準體系的建設,重點推進安全檢測質量環保回收利用等標準的研制。
五是建立碳足跡的管理體系,加強碳足跡核算體系建設,開展儲能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的標準研制,建立產品碳足跡本土化數據庫,搭建碳足跡數據服務平臺,建立產品碳足跡的基礎數據庫,背景數據庫,實景數據庫和分時分區動態因子數據庫,因為大家都在要綠電,特別是新三樣出口進行碳足跡的認證,這里面核心的一個指標影響含碳量計算的就是綠電,綠電也有新的標準,在IEC也有了一部分的標準,這些標準里面綠電非常重要,現在我的團隊提出,我們要建設一個分時、分區的電態因子,一方面消納新能源,另一方面大幅降低這些我們制造業重要產品的碳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