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選自中國傳媒大學科研課題、“‘十四五’時期綠色能源行業先進人物事跡傳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國新能源綠色發展”系列·御風者》。本文受訪人為原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處長李寶山。
剛被調到國家科委的時候,李寶山打趣地對同事說:“你們都是搞尖端的高新技術,我是‘村’里來的,做的東西‘土’。”然而他口中“土”的風電,如今已經家喻戶曉,還誕生了媲美人造太陽、航空母艦的“國之重器”。在風電的創新之路上,不論是科技攻關、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以下簡稱“863計劃”)項目的催化,還是企業大膽創新的出謀劃策,抑或是行業技術發展的規劃,李寶山始終為走在最前方的風把握著方向。
▲2023年8月,李寶山在北京接受課題組專訪(攝影:陳陽)
李寶山長期從事可再生能源科技發展規劃和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管理實施工作,在新能源領域的新技術、新材料開發應用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僅就風電來說,從200千瓦國產化風電機組攻關和600千瓦國產化風電機組研制,到起草《中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綱要》,他的鞋底永遠沾著泥土,因為他一直都在探索和支持“新風電”的路上。
扭轉傳統觀念,為風電項目據理力爭
與很多老一輩風電人一樣,李寶山最開始接觸風電也是從農村能源開始的。1981年,李寶山從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調到國家計委能源研究所工作,從事農村能源研究,其中就包括風能利用。
盡管李寶山較早地接觸了風電,但真正讓他和風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在1989年,李寶山調到國家科委高新技術司,工作重點也從農村能源轉向可再生能源的科技計劃項目管理。
“在能源處的時候,風電工作只是一小部分,大概也就占20%。”不僅項目占比少,人手也十分缺乏。“處里加上我一共4個人,我到后分管可再生能源。”當時全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實在是太小了,大家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煤和其他能源方面,風電尚未發展起來,也還沒有引起重視,更談不上規模的應用。當時在“863計劃”能源領域有個專家組,專家組成員對可再生能源的了解有限。“一個火電廠幾十萬千瓦,得立多少風機才能成為一個電廠的規模?發展風電有什么用?”
為了讓領導和專家能夠了解風電,支持可再生能源,李寶山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司里每年都有休假,休假的時候司里會分成幾個團隊,我就牽頭帶領一個團隊到新疆去參觀、考察風電,實地感受風電蘊含的無限生機。有些時候,對于我們的風電工作,一些院士、老專家不是說不重視,畢竟隔著行,風電也是新生事物,他們不了解。”
令李寶山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專家組在審定風電項目的過程中,在提問和發表個人觀點的時候就把態度表露了出來,言外之意就是沒看上、沒多大作用,不同意。
會議臨結束,即將到投票表決環節時,李寶山請求發言,他直言不諱地說:“各位專家,風電是一個新興行業,只有得到全社會和國家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夠發展。我作為負責這方面工作的國家工作人員,這個事情不是給我自己做的,是給國家做的,我要對國家負責。如果你們認為這個項目不好,這是你們的看法,我沒辦法改變,但是我就一個要求,請你們簽字。”李寶山的這番話打動了在場所有專家,他們重新進行了慎重的考慮,也正是因為李寶山的全力爭取,項目最終得以通過。
后來李寶山也特意邀請許多不了解風電的專家去了一趟風電場,“他們看了以后感覺非常震撼,說不知道風電有這樣大的規模和氣勢”。
李寶山在負責可再生能源的初期,曾經去美國開會,并考察了加州風電場,那漫山遍野的風機令他不禁感慨國內什么時候才能有這一番景象。“今天,中國早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說起來很有成就感,畢竟我也是其中的一員。個人的貢獻可能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具體到每一件事上,確實不一樣,比如跟專家的據理力爭、跟領導的反復解釋匯報。有些項目沒上不見得阻礙發展,但上了可能行業就發展得快一些。”
奠定風電總裝的行業“鏈主”地位
在李寶山看來,“蛇無頭不行,兵無主自亂”。一個全新的行業領域最需要的不是充足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優秀的人才,而是有人能做總體設計規劃,牽頭各方解決問題,才能達成目標。
“八五”期間的“200千瓦國產化風電機組研制”成敗的關鍵點就是找好了“牽頭人”。1991年,國家科委委托項目管理單位風能中心組織了“200千瓦風電機組攻關”項目,具體研制任務由浙江省機電設計研究院、杭州齒輪箱廠、上海玻璃鋼研究所等8家單位承擔,在消化和吸收先前引進的比利時200千瓦風電機組的基礎上,對風輪直徑為24米的失速型200千瓦風電機組實現自主設計與研發,這是風電機組國產化的一次重要嘗試。
在攻關過程中,該項目出現了一些管理方面的問題,給初到能源處的李寶山出了一個難題。“各個單位基本上是獨立對接風能中心,看起來簽了合同,也都規定好了,做完后把部件運到現場就行。但事情沒那么簡單,由于各部件與總體沒有有機地配合好,致使各部件組裝結合及接口部件的配合有差異。”李寶山回憶時說,“記得當時清華大學設計200千瓦的發電機,加工后在安裝時就遇到了問題,因為發電機有一個加固的擋板,由于位置問題沒法安裝。這其實都不是技術問題,是總體上的設計和管理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李寶山前往南京和風能中心及項目組進行了深度交流。賀德馨當時是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低速所所長,也是風能中心技術的負責人,同時是200千瓦風機項目攻關任務組織負責人之一。在這次深入交流中,管理中的問題顯露出來:由于各方的發言權都是均等的,所以大家之間互相推諉,都說是對方的問題,實際上是責任主體不清,風能中心沒有授權,都是聽從風能中心指揮,沒有建立各方溝通交流的機制,致使出現不應發生的問題。
李寶山意識到這樣的組織方式絕對不能繼續下去,必須有總體負起主要責任,于是他在賀德馨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開始逐步將權力收回,尤其是各零部件廠家的話語權,將最重要的話語權交給總裝,同時將責任主體交由總裝承擔。
事實證明,李寶山的這一措施是卓有成效的。話語權的集中,大大減少了各廠家之間由于信息不統一所帶來的消耗。總裝提出階段性任務后,其他廠家就按照總體的安排來實施,哪個部件出了問題就可以直接追溯到具體的負責廠家,杜絕了之前推諉責任的現象。
理順管理方式和組裝實施機制,極大地提升了攻關效率,項目雖也遇到過困難,但最終完成了攻關任務。1995年10月,首臺200千瓦風力機在浙江省蒼南縣鶴頂山上完成安裝,于1996年10月正式并網發電,后來對該機組進行改型設計后,又進一步研制出250千瓦機組,并實現了批量化生產。
在當年看來,李寶山只是解決了一個科技攻關項目的管理問題,但是回顧中國風電此后近30年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看到,總裝企業成為行業“牽頭人”和“鏈主”的格局自那以后日漸明確:總裝企業牽頭,中國風電產品不斷創新、質量不斷優化、產能不斷提高。李寶山為中國風電第一次把控方向就影響深遠。
國產大風機開啟新局面
繼200千瓦、250千瓦風電機組國產工作之后,1997年,國家科委將“600千瓦風電機組研制”正式列入“九五”(1996—2000年)科技攻關計劃,當時600千瓦風機是國內已投運機型中單機容量最大的。
“那個時候,在國家科委和國家計委的策動下,同時有三家單位在開展大型風電機組的研發制造工作,國家科委安排的項目以自主研發為主,國家計委安排的兩家單位,以成立合資企業生產為主,但總體上,我對新疆風能公司投入的精力更多,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做國產化研發工作。”李寶山回憶說。
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小插曲。當時李寶山所在的國家科委已經初步選定了承擔攻關任務的兩家單位,當新疆風能公司的于午銘想要申請作為項目承擔單位時并沒有得到批準,而是說讓他們繼續開展工作。
于午銘沒有氣餒,1997年7月,新疆風能公司成為第一家對外正式簽訂技術引進合同的公司。當于午銘再次找到李寶山的時候,李寶山被眼前這個人的毅力所折服,終于同意于午銘作為“替補隊員”開展工作,并在10月份轉為正式隊員,簽訂了“九五”科技攻關合同。
隨后,新疆風能公司雖然研制成功了一臺600千瓦的國產風機,但是由于沒有并網運行過,誰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運行發電。當時新疆電力局已經引進了一批600千瓦的丹麥風機,并且在達坂城風電場投入運行。李寶山和新疆風能公司提出,希望能把國產風機的各個部件逐步替換到已經運行的丹麥風機上測試,從而驗證這些零部件能否被現有的風機兼容運行。
但是,對于新疆電力局而言,好端端的風機被拿去做測試,勢必會影響發電量,甚至可能存在風險。萬一進口的丹麥風機發生損壞,那又是一筆大開銷。為了徹底消除新疆電力局的顧慮,新疆風能公司在李寶山的建議下提出了補償方案:第一,如果把零件裝上去導致發電量減少,造成的損失我賠;第二,如果風機出現故障,造成的損失我賠。有了這個解決方案,新疆電力局終于同意新疆風能公司把國產風機零件裝到丹麥風機上去檢驗。
在攻關過程中,李寶山一直擔心進度問題:“一是時間短,1997年才正式啟動的科技攻關計劃本身已經耽誤了一年多,又必須要在‘九五’期間完成,因此時間非常緊張;二是在這之前國內公司沒有研發這樣大功率風電機組的經驗,此前的200千瓦風電機組國產攻關項目他們也沒有參與。”
盡管困難重重,但是在李寶山的支持下,新疆風能公司最終不負眾望,在所有的600千瓦風電機組國產化攻關隊伍中率先完成了科技攻關任務,機組國產化率達到78%,超出了國家攻關計劃的要求。
“600千瓦國產機組攻關期間,除了新疆,前面提到的國家計委安排的兩家風機總裝單位分別在洛陽和西安,在1997年國家機關機構改革中,這項工作也轉到國家科委的手里,但是很遺憾洛陽和西安的兩家公司最后都沒有堅持做下來。”李寶山談道,“讓我非常高興的是金風科技(新疆風能公司后續變更成立)和浙江運達(浙江省機電設計研究院后續變更成立)都是我看著一路走過來的公司,也都發展起來了,成為全球排名前十的風電制造商。”
▲1999年,600千瓦國產化機組成功鑒定驗收后,全體人員合影(二排右四為李寶山)(供圖:李寶山)
2000年4月,科技部與美國能源部共同組織了“中美可再生能源論壇”,或許是因為600千瓦國產風電機組攻關的成功,李寶山作為論壇組織的主要負責人,點名要新疆新風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新疆風能公司1998年改制成立,以下簡稱“新風科工貿”)董事長于午銘參加。
在參觀美國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路上,李寶山和于午銘暢聊國產大風機的發展前景。除了想做國產大風機外,于午銘還向李寶山提出想做風機認證。風機認證指的是風機的標準檢測認證。風電設備要想進入市場,在風電場安裝運營,那么它的質量就必須滿足一定的要求,而檢測認證就是用來測驗設備的質量安全是否滿足標準和行業要求的方式。
“我跟于午銘爭論過這個事兒,我說這個事情你不能做,你沒有這個資格。”于午銘聽了憤憤不平,說為什么他沒有資格。“他是一個很倔強、很有激情的人。但這件事他不能做,因為作為風機制造的當事人,別人的風機怎么能拿到你這里來測試?這樣對其他造風機的人也不公平,而且他們也不愿意到你這里來做認證。于午銘就說,那他脫離公司。我說,那也不行,你從公司里出來,換成其他人也不會相信你,別人總是要有疑慮的。”
最后于午銘雖沒有開啟風機認證的相關事業,但是李寶山坦言:“于總的想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對風機認證這件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于是,后來當秦海巖(世界風能協會副主席、北京鑒衡認證中心主任、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提出要做風機認證時,李寶山大力支持。同時,秦海巖在回憶自己的風電認證生涯時,也稱李寶山為“高瞻遠矚的風電前輩”,并將他視為自己風電認證道路上的良師與引路人。正是受到李寶山的啟發與支持,秦海巖成立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建立中國風機的檢測認證標準和體系,并積極推動國際互認,為我國風電裝備發展的可靠性加了一層保險。
重要抉擇,力挺新風機技術路線
在成功實現600千瓦、750千瓦機組的國產化研發和產業化的同時,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風科技”)在2002年又承擔了國家“863計劃”中的“兆瓦級失速型風機及其關鍵部件研制”項目,并在2003年春完成了整體設計與載荷計算,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
當時兆瓦級風機在全球風電發達國家已經非常常見,國內也有多家公司開始做兆瓦級的風機。但金風科技在科技攻關中發現,相比目前一直在走的失速型風機技術路線,當時在全球還并沒有普及的直驅永磁風電機組的性能更好,也更有發展前景,便萌生了切換技術路線的念頭。
為此,接替于午銘擔任金風科技董事長的武鋼多次找到李寶山,說:“我們以聯合設計的方式開始新機型的研發,直驅永磁維護成本低,市場價值導向好,使用場景廣闊,是我們繞過國際產業壁壘走出一條獨一無二技術路線的機會。”
“我完全支持武鋼的想法,同時也希望他們能保證一定的盈利能力,掙錢后才能有研發資金,這樣壓力就會小一些。”彼時的金風科技剛剛走進盈利的模式,公司的幾名高管都覺得此時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直驅永磁技術路線的研發會給公司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而且,雖然當時德國已經成功研發了直驅永磁風電機組,但對該技術嚴格保密,李寶山帶隊參觀考察時想把艙門打開看一看都遭到了拒絕。在國外技術封鎖、國內經驗缺乏的條件下,武鋼毅然決然地跟李寶山說:“我們有這個條件和基礎,我們不干,其他公司更不會干。”
下定決心后,金風科技開始投入緊張的研發工作中,李寶山也開始協調各方,申請對“863計劃”任務合同進行修改。修改任務合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合同都是逐級審批過的,改動起來需要多方協同。更重要的是,在任務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改弦更張,大家都擔心不能如期完成計劃。這個過程中李寶山也承擔著風險,如果金風科技最后沒能完成目標,李寶山也會受到影響。
由于中途更改研發技術路線的情況非常少見,科技部對此非常重視,專門召開了評審會,邀請了專家到烏魯木齊聽取金風科技的匯報。武鋼在評審會上,客觀陳述了公司要求改變研發路線的理由。他說,選擇直驅永磁技術路線,可能會失去科技部的資金支持,但可以創造社會價值,符合市場化導向。
憑借多方的共同助力以及多年艱苦卓絕的攻關,2005年4月,金風科技研制的1.2兆瓦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試運行。這是國內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直驅永磁兆瓦級風機,為我國的風機制造技術路線開創了一條多元化的道路。
▲2005年,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直驅永磁兆瓦級風機在新疆達坂城投運(供圖:李寶山)
值得一提的是,李寶山不僅積極促成了金風科技直驅永磁的技術路線實施,還造就了一家稀土永磁行業領軍企業。在金風科技技術路線轉軌的同時,經江西省科學技術廳介紹,李寶山在江西出差的途中認識了來自贛州的幾個人,當時他們想從事風機葉片以及光伏的生產,希望就此事咨詢一下李寶山的意見。
李寶山建議他們不要做葉片,“葉片做起來比較艱難,如果沒有基礎還是不要去做,葉片廠家現在也不少。對方又說做光伏,我說這需要很深的材料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團隊,重新進入市場太慢,沒辦法跟人家競爭。但你們這個地方有稀土,稀土是永磁電機的核心原材料,金風科技現在的技術路線正好需要永磁電機,你們可以試一試合作”。
于是他們馬上找到了金風科技的董事長武鋼。當時正是國外壟斷稀土加工技術的時期,中國以極低的價格出口稀土原材料,經日本等國加工完成后再賣回國內,價格就要翻上百倍。他們與武鋼一拍即合,很快就在2008年成立了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今這家公司已經上市,成為稀土行業的翹楚。
不僅是稀土,許多風電機組的關鍵零部件(像齒輪箱、軸承等)生產企業,李寶山都盡其所能提供了幫助,讓企業間不斷地建立合作、調試優化,形成了國產風電機組上下游一體的良性行業生態鏈。
八面駛風,為可再生能源擘畫藍圖
在謀劃可再生能源科技發展工作的同時,李寶山也負責了與美國能源部的氫能合作項目,其中有一項內容是制定中國的氫能發展路線圖。在合作過程中,李寶山受到了這個項目的啟發,他認為,中國可再生能源可以做一個發展路線圖(綱要),以便于更好地指導可再生能源發展。
想到這么一份重要的綱要只有科技方面的規劃顯然是不夠的,李寶山很快又聯系到了當時國家經貿委的朱俊生處長和國家計委的吳昌倫處長,著手籌備《中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制定工作。
朱俊生當時在國家經貿委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司負責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工作,吳昌倫則在國家計委交通能源司負責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工作。依靠科技部的資金支持,組織專家團隊編制了《綱要》,然后在三部委共同討論、修改完善的基礎上,于1995年1月,由國家計委辦公廳、國家科委辦公廳、國家經貿委辦公廳聯合發布,提出了“九五”計劃以及至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任務以及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產業是真正支撐國家發展的原生力量,李寶山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綱要》不僅包含研發的內容,也有產業化的內容”。因此《綱要》中特別提到要加強產業化建設,建立有規模生產能力的產業體系,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擴大銷路。
此外,《綱要》還強調了要開展國際合作,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資金,要堅持自主開發與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的技術路線。李寶山在科技部能源處任職的十多年里,每年都要組織兩到三個學者團出國參觀考察,就像時任國家科委主任宋健所說:“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者,一定要讓他們出去見見世面,不能整天就窩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搞科研。”通過交流學習和不斷自我迭代,中國風電在極短的時間里快速追上了世界先進水平。
在制定《綱要》的過程中,李寶山一直都擔當引導者和先驅者。他深入一線,體察行業現狀;他高屋建瓴,布局未來發展。通過項目管理和政策制定,李寶山把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思路給理順了,把未來的發展前景給講明了,把全國發展風電的激情給點燃了。
“我們每個人都是國家機器的螺絲釘,某一個螺絲釘松了,這個機器可能還在轉,但是松到一定的程度,整個機器效率就會降低。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但也不要埋沒每一個螺絲釘的作用。”風電行業的大廈,就是靠一塊又一塊磚、一根又一根螺絲釘建造而成。置身行業,每個人都很渺小,但又都不可替代。中國風電,不僅有披星戴月、日夜盤算實驗數據的科研人員,也有像李寶山這樣在幕后默默筑網、編織行業未來的科技管理者。他們用高瞻遠矚的戰略目光注視著行業動向,用謹慎周密的政策與計劃點亮前行道路,同時點燃了每一個風電人拼搏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