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陸電子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深能合和電力(河源)有限公司合同糾紛一案審理終結,近日公司收到了相關《民事判決書》。
該“判決書”顯示,科陸電子應向深能合和電力支付項目保底收益及電費、項目保底收益、代墊項目保險費、代墊等級保護費、逾期支付款項產生的違約金補償及建設期預期保底收益等合計3316.12萬元。
同時,公司應當立即拆除、搬離其為《深能合和電力(河源)有限公司一期 2*600MW 機組新建儲能調頻項目合同》項目的運營安裝、建設、施工的所有設備及附屬設施,向原告深能合和電力歸還提供的場地、水接口、電接口,并恢復原狀。
科陸電子稱,2023年度就本案涉及的儲能調頻項目保底收益、電費、代墊款項及逾期支付款項產生的違約金等,公司基于合理預計,已計相關虧損1290.51萬元;根據本次《民事判決書》的判決結果,2024年度擬計相關虧損2025.61萬元。
回顧事件發生,公司曾于2018年8月1日與深能合和電力簽訂《深能合和電力(河源)有限公司一期2*600MW機組新建儲能調頻項目合同》。彼時,雙方約定對調頻輔助服務市場增量收益進行分成,合同有效期為10年5個月。
鑒于提供的服務收益計量困難,商議用保底收益代替服務收益,保底收益金額為55萬元/月。具體操作如下,當電網實際支付給原告的調頻輔助服務市場月收益大于等于55萬元,簽約雙方便可按照比例約定分成;當收益小于55萬元時,科陸電子就需向深能合和電力(河源)有限公司補齊收益差額(小于0萬元時,被告需要先繳納電網費用)。
按照此前約定,科陸電子需向深能合和電力(河源)有限公司支付項目保底收益、電費及代墊的財產保險費、等級保護費。然而,2022年3月4日,科陸電子卻向深能合和電力(河源)有限公司發函,提出機組分攤費用不予承擔、收益不能保證電費,及保底收益55萬元時不予結算等訴求。此舉也點燃了糾紛的火藥桶。
科陸電子自2021年以來業績持續低迷。2021年至2023年間,公司的營收分別為31.98億元、35.39億元和42億元,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連年虧損,分別虧損6.65億元、1.01億元和5.29億元。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依然未能扭轉頹勢,凈利潤虧損1.53億元。累計虧損為14.48億元。
總體來看,科陸電子依舊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