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再度火爆全網。DeepSeek被號稱為比國外大模型更智能的存在,氫能觀察向DeepSeek及豆包提問,測試其對氫能行業的認知及看法。
今年全球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多少?
根據DeepSeek回答,2025年全球氫能產業直接產值大概率落在2500億至3500億美元區間,若包含間接經濟效應(如設備制造、能源轉型相關投資),整體市場規模可能接近500億美元。
今年國內氫能產業將有哪些發展變化?
根據豆包回答,2025年國內氫能產業將迎來多方面變化,項目建設加速,產能急速擴張,技術應用逐步探索,市場與企業發展提速,基礎設施建設數量也將顯著提高。
不得不說,人工智能已經“進化”到“next level”,對一個產業的認知可以通過大數據對比和多個搜索來源詳細回復,為用戶提供更為準確詳盡的答案,但同時也看到了AI目前的局限:回復內容相對較為平淡,還無法作為指導性意見,只能作為參考性意見。
進入2025年,國內氫能產業迎來關鍵節點,國際形勢略微復雜,但國內形勢卻是一片大好。
大連長興島550億氫基能源項目春節不停工,加緊建設!亞冬會正式召開,350吉利醇氫電動汽車齊上路!豐田將在上海建廠開展氫能等技術應用!
……
項目建設繁忙,好消息頻傳,國內氫能產業真的“站起來了”!盡管大數據做出相關預測,但其回答的內容已成為“老生常談”的話題,目前來看還需要時間成長。
氫能觀察統計,2024年全年,我國氫能產業市場規模達到800億,電解槽中標量達到1800MW以上,出貨量達到1GW,加氫站建設100余座,氫燃料電池汽車下線5405輛。根據以上數據,我們可以預測:2025年,國內各項氫能基礎設施將翻倍增長,各省市規劃建設加氫站將超過1000座,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一萬億元。
綠氫項目密集投產,電解槽需求爆發
氫能觀察數據庫統計,2024年當前已開工未招標的綠氫項目共有68萬噸,對應約5.8GW的制氫設備需求,預計2025年綠氫項目的招標潮將帶動制氫設備需求進一步爆發。
根據綠氫項目開工時間及招標時間計算,樂觀預計2025年國內電解槽招標量約為5GW,對應約1000 臺套電解槽,并且按一年左右從開工到招標時間推算,2025年二季度將迎來招標高峰期。
近兩年,國內電解槽成本一降再降,電解槽價格隨之引發“內卷狂潮”,1000標方堿性電解槽價格已經低于400萬/臺,200標方PEM電解槽價格已經低于700萬/套,價格比拼十分激烈。
進入2025年,隨著電解槽數量的激增,氫能觀察預測國內電解槽市場將進一步迎來降價,促進綠氫產能進一步提升。
燃料電池汽車需求與數量
根據頂層設計規劃,到2025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萬輛,然而截至2024年10月,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只有2.5萬輛,這顯然與預期目標有較大差距。
但是當前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需求可能未及預期。自2021年公布第一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后,幾大城市群“開足馬力”,努力實現其推廣目標。
在推廣數量上,各示范城市群都制定了明確的目標。例如,京津冀示范城市群四年示范期推廣目標為5300輛,上海示范城市群為5000輛,廣東示范城市群更是高達1萬輛以上 。經過幾年的努力,各城市群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國已成為全球加氫站建設數量最多的國家,燃料電池汽車下線數量也名列前茅。
應用場景增多推動產業升級
氫能應用場景眾多,除交通領域外,氫能也可以應用于鋼鐵、化工、石油、綠色航煤、熱電聯供等領域中,過去礙于氫能技術不夠成熟的問題,其示范應用也僅僅處在實驗探索階段,但近兩年已得到較大發展。
在鋼鐵產業領域中,氫冶金技術已經得到較大發展,其效果十分顯著,去年12月,河鋼全球首條氫冶金綠色汽車板連鑄生產線在河鋼集團張宣科技投產。在化工生產領域,綠氫制綠氨及綠色甲醇已經開始普及,中國能建松原氫能產業園項目(國內最大的綠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建設不停,預計將于今年七月底完工。在石油煉化領域,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布局氫能已有多年,中國石化還提出要做“中國第一氫能企業”的目標,布局氫能全產業鏈。
技術創新和實際應用相互促進也共同發展。當制氫技術越來越成熟時,綠氫項目的實際落地便開始增多,進而達到綠氫產能提升,促進氫能應用場景多元化,同時帶動加氫站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熱電聯供系統等氫能基礎設施的增多,進而推動產業升級。
2025年,是重要的產業節點,同時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年。最終是否會如DeepSeek預測,實現2500億的產值,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