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價格跌至歷史最低點,國內眾多多晶硅企業停產“過冬”,然而
11月28日,樂山市五通橋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內,廠區看似安靜,但生產線上的機器仍在如常運轉。
9月29日,該公司第二條生產線剛正式投產,目前該企業還準備擴大規模,正在招募生產線工人。
永祥的滿負荷生產現狀與該產業的普通生產現狀有點不一樣:目前多晶硅現貨市場報價在每噸20萬元至30萬元左右,已跌至歷史最低點。國內不少多晶硅企業已停產“過冬”,等待回暖。
逆市生產,永祥有何籌碼?
個案:“永祥生產法”逆市而笑
樂山市科技局工業科技科科長謝有力表示,一般多晶硅企業的生產成本就是每噸20萬元至30萬元,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成本低至每噸20萬元左右的生產企業優勢凸顯。
永祥的“過冬”法寶,是自主創新并擁有國家專利技術的“永祥生產法”。該項目全面運用大型節電還原爐、余熱利用等先進的節能技術,實現物料封閉循環,不再產生四氯化硅等附產物。據業內人士介紹,此前,進行四氯化硅處理,每噸至少需要2000元的費用,生產1噸多晶硅將產生10噸左右四氯化硅,僅處理四氯化硅這一項,就需要2萬元左右。
降低這一部分成本,成為多晶硅產業發展的難題,也是突破口。永祥將新的生產法運用到二期項目建設過程中,使二期項目總投資比國內同等規模的項目大大節省,能耗、物料消耗等主要能耗指標均居國內領先水平,再次刷新了多晶硅項目建設的國內最快速度。永祥一期多晶硅生產成本在每噸2萬美元至3萬美元,二期將成本控制在了每噸2萬美元以內,折換人民幣每噸價格低于20萬元。
相對于永祥的滿負荷生產,省內不少多晶硅企業依然處在限產、停產狀態。新光硅業一負責人表示,在價格逼近生產成本時,企業就開始逐步限產、停產,計劃時間為半年。不過,新光今年前三季度的產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已保住了今年的盈利。
共識:靠技術優勢在競爭中立足
國內多晶硅行業必將面臨“洗牌”局面,只有靠技術優勢在競爭中立足。“技改”成為今冬多晶硅企業乃至整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主題。
“目前川內多家多晶硅企業正在進行冷氫化技術升級。已有企業通過這種改造把成本降至每噸18萬元左右,加上人工費用成本也就在每噸20萬元。”樂山市經信委電子信息科科長夏應國說,“當務之急就是幫助企業進行技改。”
夏應國表示,樂山市對企業進行了《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現場測評,此后,要求符合一定條件的多晶硅企業盡快限產或者停產,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改造和升級生產線。
面臨行業洗牌,創新技術、降低成本,依然是樂山發展多晶硅及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信心所在。
五通橋區發改局局長胡志良介紹:“在樂山,僅五通橋處理四氯化硅的企業已達到3家,這為樂山發展硅材料產業解決了后顧之憂。”
樂山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價格的震蕩和業內洗牌,并不會改變樂山打造“硅千億”產業的步伐。“通過整合和技改,上新技術加規?;a,完全有能力把成本控制到20萬元每噸左右。”樂山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也認為,任何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將遭遇“成長的煩惱”,只要能熬過這一輪“寒冬”,多晶硅行業的未來依然值得期待。
【點評·記者思考】
發展新能源產業 在行業整合中以技術搶占先機
今年以來,因國際市場需求一路下降而備受打擊的國內光伏組件及多晶硅生產商目前正經歷徹骨的“寒冬”期。硅業分會曾經預計,到11月底,國內九成多晶硅企業陷入停產關閉狀態,電池組件價格也將在一年之內大幅下降。
在此背景下,推進多晶硅行業整合已成為政策考慮的重點。
日前,有媒體報道,工信部近年來推進多晶硅行業準入取得實質性進展,首批多晶硅準入企業名單將公布,而樂電天威、新光硅業等4家企業已達到國家準入標準。據業內人士分析,行業整合的推進伴隨的是扶持優勢企業、淘汰落后企業,因此,像新光硅業、天威保變這樣已達標企業,會在國內市場全面啟動前占據有利位置。從技術入手,形成自主的產業鏈條,四川新能源產業才能在這次產業革命中不錯失機遇。
11月28日,樂山市五通橋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內,廠區看似安靜,但生產線上的機器仍在如常運轉。
9月29日,該公司第二條生產線剛正式投產,目前該企業還準備擴大規模,正在招募生產線工人。
永祥的滿負荷生產現狀與該產業的普通生產現狀有點不一樣:目前多晶硅現貨市場報價在每噸20萬元至30萬元左右,已跌至歷史最低點。國內不少多晶硅企業已停產“過冬”,等待回暖。
逆市生產,永祥有何籌碼?
個案:“永祥生產法”逆市而笑
樂山市科技局工業科技科科長謝有力表示,一般多晶硅企業的生產成本就是每噸20萬元至30萬元,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成本低至每噸20萬元左右的生產企業優勢凸顯。
永祥的“過冬”法寶,是自主創新并擁有國家專利技術的“永祥生產法”。該項目全面運用大型節電還原爐、余熱利用等先進的節能技術,實現物料封閉循環,不再產生四氯化硅等附產物。據業內人士介紹,此前,進行四氯化硅處理,每噸至少需要2000元的費用,生產1噸多晶硅將產生10噸左右四氯化硅,僅處理四氯化硅這一項,就需要2萬元左右。
降低這一部分成本,成為多晶硅產業發展的難題,也是突破口。永祥將新的生產法運用到二期項目建設過程中,使二期項目總投資比國內同等規模的項目大大節省,能耗、物料消耗等主要能耗指標均居國內領先水平,再次刷新了多晶硅項目建設的國內最快速度。永祥一期多晶硅生產成本在每噸2萬美元至3萬美元,二期將成本控制在了每噸2萬美元以內,折換人民幣每噸價格低于20萬元。
相對于永祥的滿負荷生產,省內不少多晶硅企業依然處在限產、停產狀態。新光硅業一負責人表示,在價格逼近生產成本時,企業就開始逐步限產、停產,計劃時間為半年。不過,新光今年前三季度的產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已保住了今年的盈利。
共識:靠技術優勢在競爭中立足
國內多晶硅行業必將面臨“洗牌”局面,只有靠技術優勢在競爭中立足。“技改”成為今冬多晶硅企業乃至整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主題。
“目前川內多家多晶硅企業正在進行冷氫化技術升級。已有企業通過這種改造把成本降至每噸18萬元左右,加上人工費用成本也就在每噸20萬元。”樂山市經信委電子信息科科長夏應國說,“當務之急就是幫助企業進行技改。”
夏應國表示,樂山市對企業進行了《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現場測評,此后,要求符合一定條件的多晶硅企業盡快限產或者停產,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改造和升級生產線。
面臨行業洗牌,創新技術、降低成本,依然是樂山發展多晶硅及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信心所在。
五通橋區發改局局長胡志良介紹:“在樂山,僅五通橋處理四氯化硅的企業已達到3家,這為樂山發展硅材料產業解決了后顧之憂。”
樂山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價格的震蕩和業內洗牌,并不會改變樂山打造“硅千億”產業的步伐。“通過整合和技改,上新技術加規?;a,完全有能力把成本控制到20萬元每噸左右。”樂山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也認為,任何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將遭遇“成長的煩惱”,只要能熬過這一輪“寒冬”,多晶硅行業的未來依然值得期待。
【點評·記者思考】
發展新能源產業 在行業整合中以技術搶占先機
今年以來,因國際市場需求一路下降而備受打擊的國內光伏組件及多晶硅生產商目前正經歷徹骨的“寒冬”期。硅業分會曾經預計,到11月底,國內九成多晶硅企業陷入停產關閉狀態,電池組件價格也將在一年之內大幅下降。
在此背景下,推進多晶硅行業整合已成為政策考慮的重點。
日前,有媒體報道,工信部近年來推進多晶硅行業準入取得實質性進展,首批多晶硅準入企業名單將公布,而樂電天威、新光硅業等4家企業已達到國家準入標準。據業內人士分析,行業整合的推進伴隨的是扶持優勢企業、淘汰落后企業,因此,像新光硅業、天威保變這樣已達標企業,會在國內市場全面啟動前占據有利位置。從技術入手,形成自主的產業鏈條,四川新能源產業才能在這次產業革命中不錯失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