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行業整合:1+1>2?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將2015年國內光伏裝機規劃從原來的5GW上調100%至10GW后,再次上調50%達到15GW,中國對太陽能產業重視程度可見一斑,而這也決定了當國內多晶硅價格暴跌。九成企業面臨停產倒閉窘境時,相關部門必然不會坐視不理。
果然,工信部于12月12日發布的《多晶硅行業準入標準》對多晶硅生產的選址、能耗、環保、規模做出了明確規定和限制,即要求新建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每期規模大于3000噸/年,占地面積小于6公頃,太陽能級多晶硅還原電耗應小于60千瓦時/千克。此后,工信部又公布了第一批符合《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的20家企業名單,保利協鑫、賽維LDK、昱輝陽光、東方電氣、天威保變、特變電工等知名企業麾下多晶硅公司紛紛躋身其中。《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發布時間恰到好處,并不是心血來潮。事實上,早在第一批符合《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的企業名單公布前,工信部就曾牽頭組織各部委赴四川、河南等地與多晶硅行業企業座談展開調研,了解行業、企業目前的生產經營狀況,而選擇此時發布推動,則是與當前外需市場萎靡,多晶硅價格暴跌,企業面臨停產倒閉的現實促進分不開的。
據悉,相關人士透露,公布第一批符合多晶硅行業準入企業名單只是第一步。后期,這20家企業有望成為市場和政府雙推動下,國內多晶硅行業整合——大企業兼并重組中小企業的主體。目前,工信部正在牽頭商議制定相關行業扶持的政策。
當然,理論上講,在外部環境不佳背景下,整合國內多晶硅企業和過剩產能不失為一種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多晶硅產業升級的良策,但實質操作中,又是否真能做到1+1>2呢?前景似乎并不是非常明朗。
據了解,很多國內的多晶硅巨頭企業并不想借此將中小企業納入自己麾下,因為這樣做達到的效果往往可能是1+1<2。
畢竟不同的企業使用的技術不同,所使用的生產設備也會有區別,并且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還可能對自己的生產特點進行改造。如果采取重組兼并的方式將這些企業收入旗下,對于這些中小企業原有生產設備的改造成本,將遠高于大企業重新建造一條新的多晶硅生產線。
另外,作為小企業自身而言,特別是投產較早的小型多晶硅企業,早期一條多晶硅生產線的成產投入遠遠高于目前的價格。如何在兼并重組過程中,令小企業回收到與當初投入相匹配的成本,無論是實際操作還是現實市場狀況,都決定這一目標很難達到。那么在這種背景下,國內多晶硅小企業是否還愿意參與整合,答案就很難得知了。
因此,可以確定的是,行業整合確實是目前國內多晶硅產業已知的最優出路,而相關部門的參與指導,也的確能夠幫助企業在整合過程中少走彎路,整合更加有效,但結果卻很難確定,究竟是“1+1>2”還是“1+1<2”只有拭目以待了。這個冬天“剩”者為王
大量企業停產,使得多晶硅供應量快速下降。事實上11月多晶硅價格已出現止跌企穩跡象,但這并非意味著價格反彈立即就會來臨。
業內人士預警,歐債危機引發的多晶硅下游——全球光伏市場需求壓縮效應仍在擴大。繼組件生產商后,多晶硅產業正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的事實沒有改變,而在外需不振觸發下,多晶硅行業的大肅清也一觸即發。
企穩難止損多晶硅寒冬未過
盡管11月多晶硅價格仍不樂觀,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分析師馬海天直言,多晶硅多月的連跌之勢其實已經有所企穩。
究其原因,馬海天表示,由于目前國內多晶硅企業大面積停產,使得多晶硅市場供應量快速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多晶硅跌速過快的情況。同時“由于價格持續走低,韓國OCI、瓦克等國外一線大廠也對自身多晶硅產量進行適當降低,從而造成進口量由高位逐漸回落。”馬海天說。
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為4565噸,環比下降29.6%,同比增長7.6%,1~10月份我國共進口多晶硅53109噸。具體來看,10月份我國從韓國進口多晶硅1280噸,下跌33.1%;從美國進口多晶硅1240噸,下跌12.5%;從德國進口1211噸,下跌15.8%。
不過,馬海天也提醒,企穩只表示多晶硅價格已經跌到谷底,卻并不意味著價格的反彈會接踵而至,后期預計多晶硅價格會維持在20萬元/噸左右波動,企業面臨的成本挑戰依然很大。
對此,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也表示認同,他從宏觀角度分析稱,作為上游企業,多晶硅價格取決于下游光伏產業的需求,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情況并不樂觀。
他表示,歐洲市場占據中國光伏組件出口90%份額,但近來歐債危機不僅沒有偃旗息鼓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歐元區重點國家主權評級都面臨下調的風險。在此背景下,歐洲財政收縮政策很難撤銷,嚴重依賴政府財政扶植的新能源產業市場繼續萎縮可以預見。
同時,全球經濟也面臨再次衰退的危險。宋亮稱,新興產業投資必然會受此影響,再加上多晶硅、光伏企業一直覬覦的國內市場,雖然有“十二五”規劃大力發展新能源的政策作保,但真正激活見效還需時日。因此,“多晶硅企業的寒冬還未過去,最早也需等到2012年下半年方能見到轉暖的跡象。”宋亮說。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將2015年國內光伏裝機規劃從原來的5GW上調100%至10GW后,再次上調50%達到15GW,中國對太陽能產業重視程度可見一斑,而這也決定了當國內多晶硅價格暴跌。九成企業面臨停產倒閉窘境時,相關部門必然不會坐視不理。
果然,工信部于12月12日發布的《多晶硅行業準入標準》對多晶硅生產的選址、能耗、環保、規模做出了明確規定和限制,即要求新建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每期規模大于3000噸/年,占地面積小于6公頃,太陽能級多晶硅還原電耗應小于60千瓦時/千克。此后,工信部又公布了第一批符合《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的20家企業名單,保利協鑫、賽維LDK、昱輝陽光、東方電氣、天威保變、特變電工等知名企業麾下多晶硅公司紛紛躋身其中。《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發布時間恰到好處,并不是心血來潮。事實上,早在第一批符合《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的企業名單公布前,工信部就曾牽頭組織各部委赴四川、河南等地與多晶硅行業企業座談展開調研,了解行業、企業目前的生產經營狀況,而選擇此時發布推動,則是與當前外需市場萎靡,多晶硅價格暴跌,企業面臨停產倒閉的現實促進分不開的。
據悉,相關人士透露,公布第一批符合多晶硅行業準入企業名單只是第一步。后期,這20家企業有望成為市場和政府雙推動下,國內多晶硅行業整合——大企業兼并重組中小企業的主體。目前,工信部正在牽頭商議制定相關行業扶持的政策。
當然,理論上講,在外部環境不佳背景下,整合國內多晶硅企業和過剩產能不失為一種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多晶硅產業升級的良策,但實質操作中,又是否真能做到1+1>2呢?前景似乎并不是非常明朗。
據了解,很多國內的多晶硅巨頭企業并不想借此將中小企業納入自己麾下,因為這樣做達到的效果往往可能是1+1<2。
畢竟不同的企業使用的技術不同,所使用的生產設備也會有區別,并且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還可能對自己的生產特點進行改造。如果采取重組兼并的方式將這些企業收入旗下,對于這些中小企業原有生產設備的改造成本,將遠高于大企業重新建造一條新的多晶硅生產線。
另外,作為小企業自身而言,特別是投產較早的小型多晶硅企業,早期一條多晶硅生產線的成產投入遠遠高于目前的價格。如何在兼并重組過程中,令小企業回收到與當初投入相匹配的成本,無論是實際操作還是現實市場狀況,都決定這一目標很難達到。那么在這種背景下,國內多晶硅小企業是否還愿意參與整合,答案就很難得知了。
因此,可以確定的是,行業整合確實是目前國內多晶硅產業已知的最優出路,而相關部門的參與指導,也的確能夠幫助企業在整合過程中少走彎路,整合更加有效,但結果卻很難確定,究竟是“1+1>2”還是“1+1<2”只有拭目以待了。這個冬天“剩”者為王
大量企業停產,使得多晶硅供應量快速下降。事實上11月多晶硅價格已出現止跌企穩跡象,但這并非意味著價格反彈立即就會來臨。
業內人士預警,歐債危機引發的多晶硅下游——全球光伏市場需求壓縮效應仍在擴大。繼組件生產商后,多晶硅產業正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的事實沒有改變,而在外需不振觸發下,多晶硅行業的大肅清也一觸即發。
企穩難止損多晶硅寒冬未過
盡管11月多晶硅價格仍不樂觀,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分析師馬海天直言,多晶硅多月的連跌之勢其實已經有所企穩。
究其原因,馬海天表示,由于目前國內多晶硅企業大面積停產,使得多晶硅市場供應量快速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多晶硅跌速過快的情況。同時“由于價格持續走低,韓國OCI、瓦克等國外一線大廠也對自身多晶硅產量進行適當降低,從而造成進口量由高位逐漸回落。”馬海天說。
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為4565噸,環比下降29.6%,同比增長7.6%,1~10月份我國共進口多晶硅53109噸。具體來看,10月份我國從韓國進口多晶硅1280噸,下跌33.1%;從美國進口多晶硅1240噸,下跌12.5%;從德國進口1211噸,下跌15.8%。
不過,馬海天也提醒,企穩只表示多晶硅價格已經跌到谷底,卻并不意味著價格的反彈會接踵而至,后期預計多晶硅價格會維持在20萬元/噸左右波動,企業面臨的成本挑戰依然很大。
對此,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也表示認同,他從宏觀角度分析稱,作為上游企業,多晶硅價格取決于下游光伏產業的需求,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情況并不樂觀。
他表示,歐洲市場占據中國光伏組件出口90%份額,但近來歐債危機不僅沒有偃旗息鼓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歐元區重點國家主權評級都面臨下調的風險。在此背景下,歐洲財政收縮政策很難撤銷,嚴重依賴政府財政扶植的新能源產業市場繼續萎縮可以預見。
同時,全球經濟也面臨再次衰退的危險。宋亮稱,新興產業投資必然會受此影響,再加上多晶硅、光伏企業一直覬覦的國內市場,雖然有“十二五”規劃大力發展新能源的政策作保,但真正激活見效還需時日。因此,“多晶硅企業的寒冬還未過去,最早也需等到2012年下半年方能見到轉暖的跡象。”宋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