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還將是成長階段,現在感覺市場慘淡是因為與過高的預期不匹配。”正如不久前在2011新加坡太陽能光伏展覽會上遭遇追問一樣,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制造商晶澳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CEO方朋昨天現身上海,也被媒體關于“明年市場預期”的問題包圍。
當下,確實沒有什么比一片風聲鶴唳的光伏市場更令業內焦心,而方朋曬出的看法卻相當樂觀。“市場習慣了太陽能爆發式增長,年增長從300%變成20%就覺得蕭條。”他的信心之一,來自年中開始國內安裝量出現的5-10倍的巨幅增長。
與尚德、賽維LDK等行業巨頭不同,晶澳的策略是逆勢擴張。只不過,擴張的并非電池產能這一傳統強項,而是新開辟的組件市場。同時,晶澳還將在國內首度嘗鮮將質量監測引入生產環節。
巨頭博弈
“晶澳出貨量的50%是銷往國際市場,另外50%中也有一些是通過不同渠道賣往全球。”記者從方朋處了解到,去年市場占有率為9%左右的晶澳,組件出貨量實現了100%的增速,“今年組件產能預計是1GW,明年要達到1.5GW,2015年電池和組件的產能總和要達到6-8GW,全球市場占有率上升6-11個百分點。”
盡管對今明兩年持有小幅增長的 “平年”預期,方朋強調“長期看產能還是有用的”。“比如半導體發展經過了7個周期,每個周期有3-5年,低谷時市場會有50%的下調,但中長期還是健康的。”
對于晶澳延伸至產業鏈下游的擴張策略,有市場人士將之解讀為“低谷期的博弈”。“危機關頭,誰的現金流充足誰就能搶占先機,待市場回暖后,就可以摘下行業‘頭牌’。”市場解讀稱。
市場沖擊也不可避免地席卷這位行業大佬。晶澳三季度內電池和組件出貨量總計445MW,低于此前預期的最低值450MW,該季度營收為3.88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31.6%,比上一季度下滑7.3%;凈虧損為5895萬美元。
而第四季度出貨量的預期更是定在了較低的310-330MW。但晶澳仍有博弈底氣,方朋曾對媒體表示,晶澳現金賬上還有約32億元。
相比之下,一些受成本困擾的上市公司已遭到巨創。就在12月2日,樂山電力和天威保變同時公告,稱由于近期多晶硅行業市場低迷、價格暴跌,雙方合資公司樂山樂電天威硅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多晶硅生產成本倒掛,項目借款歸還壓力加大,樂電天威硅業公司決定將其3000噸/年多晶硅生產線于11月起停產實施技改。
此前,川投能源亦發布公告稱,其參股38.9%的新光硅業已于近日按計劃停車技改,計劃停車技改時間為半年。
開打“可靠牌”
晶澳的另一招布局,則是將策略聚焦產品可靠性。記者獲悉,昨日它與TUV集團簽署的技術檢測和認證協議,是從原來的終端產品延伸至生產線,成為中國國內首家實現在生產線環節即能實現技術和可靠性檢測的光伏企業。方朋強調,“可靠性”測試不僅包括“質量”測試,“質量測試是指出廠一瞬間達到標準,可靠性則是指未來25年內保持標準水平。”
“太陽能組件產品出口到歐洲的要求是有25年壽命,需要大公司為其擔保25年,過去都是生產出來后送到歐洲檢測,與TUV的合作是將檢測直接延伸到我們自己的實驗室,在生產過程中對質量把關,以達到歐盟標準。”方朋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僅在國內生產并將終端產品送往TUV集團的歐洲的實驗室檢測,時間成本過高也是此次合作的背景。
據悉,晶澳將設立一個檢測試驗中心,具備完整的IEC61215/61730測試能力。在TUV的支持與協作下,雙方還將共同開發加速老化、長時間耐候性等困擾光伏行業同仁的測試方法和測試模型。
目前實驗室雙方已完成合作第一步:晶澳實驗室作為TMP模式實驗室已得到TUV認可,這意味著今后晶澳的項目認證效率將大幅提升,認證成本將大幅降低。
此外,雙方的合作項目還擴展到電站建設與電站審核標準的起草。晶澳太陽能的系統安裝與建設部門致力于建造符合國際安全與可靠性標準的電站,電站的能效比應嚴格符合國際標準要求。TUV作為電站建設的審核與監督機構,將為晶澳太陽能提供全面審核、技術指導和標準解讀服務。
需求轉移
晶澳的大動靜,主要還是來自對市場的樂觀預期。雖然受歐債危機影響,各國針對光伏安裝的財政補貼削減將令歐洲這一傳統老牌市場不可避免地出現持平、甚至下降,但新興市場的迅速崛起卻會一掃陰霾,“除了中國的增長趨勢還將繼續,美國也還是成長,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南非市場都在擴散。”方朋的推理邏輯是:到2050年,太陽能將替代60%的能源,而中國市場也將有耀眼表現。“今年暴增5-10倍,安裝量也還不過1-2GW,2015年國內安裝量要達到15GW,到2020年達到50GW,增長空間還非常大。”
歐洲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ReinholdButtgereit也認為,明年歐洲需求預計將大幅下降約三成,明年需求結構的一大特點即是不再具有單一的需求增長極。事實上,國內市場的巨大驅動力是于今年8月出臺的全國統一的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直接刺激了2GW新增光伏裝機,較去年底容量高出一倍多。同樣,美國新增裝機量也再地方性的上網電價、稅收抵免、退稅等政策推動下臻于2GW。
不過,新興市場的增速能否補償歐洲市場的下滑,仍存爭議。ReinholdButtgereit就坦言,明年意大利市場將不存在上行空間,安裝可能從7GW下降到2GW,德國市場也會下降,預計要到2014-2015年市場才會出現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