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多數太陽能設備制造商虧損嚴重。一些光伏企業甚至無力支撐關閉工廠或申請破產。當時,很多業內人士都在思索:光伏市場何時才能恢復?2011年低?還是2012年中旬?
答案并非今年,也許是下一年。
據GTM Research一份研究報告,今年市場需求很可能將接近30GW,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今年也步入正規,出貨量有望高達59GW。該報告的作者Shyam Mehta表示,為了重建一個健康平衡的供需市場環境,預計2015年仍將有企業關閉。
產能過剩問題于2011年初浮出水面,并令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下跌幅度高達50%。去年,政府降低光伏補貼以及歐洲金融危機等因素令市場對太陽能設備的需求有所下降。今年,諸如中國、日本以及印度這類新興市場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量實現了“大跳躍”。2012年,美國市場的增長率也有望達到75%。不過這些增長部分并不足以利用絕大多數將要進入設備生產線的太陽能電池板,尤其當一些制造商在過去幾年內已經制造了新工廠并計劃在未來幾年里增加更多生產線之時。
Mehta表示,企業計劃建設新工廠其實并不愚蠢。最近很多新企業進入光伏市場,需要獲得一定的生產規模以使得生產成本更低,否則他們將永遠不會具有競爭力。一些運用半導體創造超薄太陽能電池板的美國薄膜企業(含Stion、SoloPower、HelioVolt與 Nanosolar)正處于生產擴大模式。
據報道,一些非新興的中國日本制造商(比如Hanergy 與Panasonic)也開始加強他們的生產艦隊。
Mehta表示,制造商預計產能過剩只是短暫現象,有時候會進行擴大產能。鑒于建立一個工廠需要時間來籌集資金、獲得監管部門的批準并打造生產設備線,制造們很可能再次拾起幾年前的規劃。同時,其他企業(比如中國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保利協鑫)也有意愿擴大產能與暫時虧損以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不過,有些增建工廠的企業只是“毫無章法”。
中國光伏企業保利協鑫是一家很有趣的公司。一方面它擴大硅與硅片的產能,另一方面也積極推行太陽能發電項目。該企業已經宣布在一些國家完成項目。今年五月,保利協鑫與在太陽能解決方案擁有30年經驗的全球領導者伊索菲通公司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雙方將通過深入合作,合力加快太陽能的利用和開發,并共同推動清潔能源的使用。雙方有意在世界范圍內共建1GW光伏發項目。
2012年2月,保利協鑫與美國領先的光伏電力項目發展商NRG Solar LLC共同宣布,將分別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成立合資公司Sunora Energy Solutions 1 LLC。雙方股東各自擁有Sunora 50%的股權。據介紹,Sunora尋求建設的所選項目將由NRG Solar開發,并使用保利協鑫的性能優化光伏系統設備及NRG自主研發的貨架技術,以大幅度提高項目的投資回報。
Sunora首席執行官John Plumlee表示,對于太陽能項目制造商而言,太陽能電池板價格的大幅下跌是個好消息。在工廠而非在施工現場以太陽能組件進行齒輪安裝的前期工作,這是一個經典的做法,也節約資金。
Plumlee說:“目前,對于解決方案業務而言是一個絕佳時期;對于組件制造業務而言,卻是個糟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