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光伏業龍頭企業無錫尚德電力公司債務已經超過40億美元,可能因無力償還到期債務而處于破產邊緣,多晶硅龍頭賽維LDK負債超過60億美元,達到87%,這一名單還可以列得更長,幾乎沒有任何一家光伏企業日子好過。
8月7日,美國投資機構MaximGroup最新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最大的10家光伏企業債務累計已高達175億美元,約合1110億元人民幣。整個光伏業負債率已經過70%,數字之高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光伏業處境已經岌岌可危,企業將處于大破產邊緣。
日前,太陽能光伏業“十二五”規劃出臺,提出希望在2012年裝機容量達到20GW,而這并未能給市場提振多少信心。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秘書長孟憲淦測算,我國目前光伏產能已經達到50GW的產能。超出全球需求量。而市場容量有限,企業大量破產是必然,而債務危機則加速了這一過程。
光伏企業艱難硬撐
國內光伏企業一季度和二季度刊出的報表中都顯示出虧損增加,負債也隨之高漲,以常州天合光為例,其二季報中顯示出負債超過21億美元,負債率70%左右,而這可能算是行業內較穩健的企業,光伏業負債率之高在哪個行業中也是少見的。
記者關注到,龍頭企業尚德電力的股價多次跌破1美元,而有分析師將其股價定為0美分,其他企業的股價也好不到哪里去,賽維LDK估計也不超過2美元,我國在美上市的光伏企業股價縮水超過85%。
雖然很多企業產品賣不出去,大量積壓,但企業也不敢停產,一旦被發現停產,債主都會找上門來討債。現在很多企業通過降低工資等方式降低成本,繼續消耗現金,在兩難中硬撐。
雖然對外出口受到影響,但在國內卻開始尋找突圍之法,《太陽能光伏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在光伏業處境艱難之時出臺,其意在提振市場信心。但據業內人士介紹,規劃存在許多不可行因素,該規劃或成畫餅,光伏業難充饑。
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1GW,這一數據多次修改,并且不斷提高,最終確定這一數據,其中分布式發電和大規模發電分別占10GW。
但孟憲淦認為這一計劃有許多難以實施之處。國外90%以上光伏發電都是分布式發電,但中國或不可行,主要是國情不一樣,國外家庭多獨門獨戶,適合安裝光伏發電組件,國內都是公寓式樓房,不適合安裝光伏組件。只能往中小城市發展,但光伏安裝每千瓦要超過3萬元,家庭承受能力有限,給予補貼的資金來源問題也難以解決。
對企業而言,安裝光伏組件發電較為可能,但現實條件下剩下的電量無法并網,不并網光伏發電的經濟性大大降低。尤為重要的是,現在該規劃只是一個目標,還未提上日程。“十二五”只剩下三年,基本上難以實現目標。
讓孟憲淦更為憂慮的是,即使21GW能如期安裝,對于我國光伏業來說,也并不能起到多少提振信心的作用,以我國產能50GW計算,5年產能250GW,20GW的安裝量不過杯水車薪。
卓創資訊新能源分析師李裬譞認為,現在唯一的救命稻草是寄希望于經濟好轉,否則國際貿易摩擦會導致行業危機加重。根據對以往經濟危機的觀察,一般10年左右才能走出經濟衰退期,進入上升通道。這期間能有多少企業支撐過危機,是個未知數。
而這種情況下,光伏企業不可能再獲得投資或貸款,“實力差的光伏企業最好關門,就像購買股票越早出貨虧損越少,可以保存資金期待經濟復蘇,并且光伏業洗牌也在所難免。”李裬譞說。
光伏業債務突增
2011年光伏市場仍有一定增長,因此業內專家認為中國光伏業問題出在無序增長方面,并不能完全歸因于國外“雙反”和經濟危機。我國光伏企業短短七八年時間增加到2000家,較為少見。
光伏業的跨越式發展中存在許多不健康的因素。這首先體現在中國光伏業兩頭在外,處處受制于人。原材料和核心技術設備依賴國外進口,產品主要靠出口。這一因素在經濟危機時期放大,歐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出口受阻,必然出現這一局面。
新能源概念一直方興未艾,在歐美對光伏需求保持旺盛狀態時,我國地方政府紛紛上馬光伏項目,盲目無序地擴張。據孟憲淦介紹,我國光伏企業迅速超過2000家,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光伏產業園,每個產業園都要建成超過千億的規模,甚至做成全世界最大的產業園。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說中國光伏業只是簡單勞動,沒有任何創新。光伏業一直有說法,指出光伏業證明了產業界的一個真理,大部分高科技行業是歐美開風氣之先,日本做好做精,韓國人和中國臺灣地區做到物美價廉,最后中國沿海地區把它做死,內陸地區讓它徹底死透。
不過在此期間,無論是上游的多晶硅還是下游的光伏組件,價格都經歷過山車般的變化,尤其是多晶硅,本來幾十美元一公斤的東西,因為國內組件生產企業太多,硬是炒到500美元一公斤,而中國產能提高后,又降到20多美元一公斤。“真是中國買啥啥貴,賣啥啥便宜。”孟憲淦感嘆。
市場主流光伏研究機構IMSResearch的最新報告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晶體硅光伏產業組件制造商的平均毛利潤下跌到僅僅9美分/瓦,預計到2012年底,毛利潤將進一步下跌到7美分/瓦。光伏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下壓。增加了其償債難度。
而據《太陽能光伏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也承認,“十一五”期間,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以超過100%的年均增長率發展。2007-2010年連續四年產量世界第一,2010年太陽能電池產量約為10GW,占全球總產量的50%。我國太陽能電池產品90%以上出口,
李裬譞認為當中有更多巧合因素,光伏企業正在進行技術升級、設備更新,這一切均利用貸款實現,產能增加卻趕上歐債危機,負債增加的同時庫存也在增加。2009年4萬億刺激計劃興起后,很多企業獲得銀行貸款,規模迅速發展起來,銀行一年后突然要求企業還款,許多企業資金鏈斷裂,便興起了民間借貸以還銀行貸款的現象。
而目前導致光伏企業前景不確定性的因素在于歐盟對中國光伏業的雙反,據一光伏企業老總告訴記者,因為歐盟雙反的不確定性,投資商暫時不敢投資光伏電站,如果歐盟雙反危機能夠順利解決,光伏銷量和價格都會有保障,形勢會樂觀許多。
債務加速破產潮
產能過剩是導致光伏企業大批死亡的根本原因,而債務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這已是業內共識。
光伏產業技術更新換代快,企業多以自建為主,兼并收購現象較少,并且兼并收購也不能解決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因此業內普遍認為大規模破產潮已經為期不遠。
孟憲淦告訴記者,他與多個城市政府官員交流時,對方都表示希望當地光伏企業存活下來,而市場容量有限,將來有大批企業由于無法獲得市場而倒閉。但他認為現在光伏業積弊已久,已經到了集中爆發的時候,大規模破產潮已經為期不遠。
國家的規劃中也不希望存在過量企業。光伏“十二五”規劃也提出只形成20家左右的骨干企業,支持骨干企業做優做強,到2015年形成:多晶硅領先企業達到5萬噸級,骨干企業達到萬噸級水平;太陽能電池領先企業達到5GW級,骨干企業達到GW級水平;1家年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光伏企業,3-5家年銷售收入過500億元的光伏企業;3-4家年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光伏專用設備企業。
據業內人士介紹,我國希望在“十二五”期間培養出20家左右的光伏企業,其中包括2家萬噸級以上的多晶硅企業,5G瓦級的太陽能組件企業2家左右,GW級的形成10家左右。但最后公布規劃時將名單刪掉了。但光伏企業都關系地方政府的利益,部委如何干預也是一個難題。
“中國光伏行業,其興也勃焉,其亡將也忽焉,只不過短短七八年的時間,就涌出幾千家,并且全國600座的城市超過一半有光伏企業,這在哪個國家也是沒有的現象。因此,中國光伏業大多死去是必然。”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縱觀中國家電、計算機生產企業,發展之初也是迅速產生眾多企業,而經過一系列殘酷競爭后,剩下不多幾家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光伏業并無特殊之處,它也要經歷其他產業發展的過程,必然先盲目發展再因產能過剩大量破產,而后出現有競爭力的大企業。
不過在這次調整中,業內人士建議政府需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光伏業如此大的損失,政府曾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現在到了減少對光伏業過度干預的時候了。
雖然是地方政府刺激了光伏業迅速發展的步伐,但這也是無奈之舉,中央曾要求地方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清潔能源,看來看去只看到光伏業符合各方面要求,于是蜂涌而至,大規模發展光伏業。中央也應該進行通盤思考。
現在中央要對光伏業進行調整,形成有競爭力的企業,但地方政府需要反醒,不應該再對本地光伏企業進行無謂地輸血,光伏市場容量有限。再輸血也不可能讓所有的企業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