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集團將組建律師團應對歐盟反傾銷調查。
“毫無事實根據。”9月6日,在歐盟正式宣布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之后,國內光伏業巨頭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很快發表聲明,指責歐盟此舉是貿易保護行為,并稱“將密切配合歐盟委員會的調查,證明中國光伏企業在歐洲不存在傾銷行為”。
光伏業在經歷了前幾年的火爆之后,從2011年起走入了“產能過剩”的困局。多家光伏企業2012年第2季度財報顯示,企業虧損增加,負債也隨之高漲。英利2季度運營虧損達3.267億元,一季度運營虧損為1.347億元,而去年同期運營盈利則高達5.264億元。
“團結奮斗,翻閱光伏高山;勇敢堅強,沖出光伏草地。”英利的公司網站主頁上赫然寫著這20個大字,行業困局可見一斑。而光伏行業需要整體轉型調整,方能破局。
但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繼美國于2011年10月對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提起“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后,歐盟又針對中國整個光伏產業提起了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達200億美元。
這將對中國光伏業帶來何種影響?光伏企業應如何應對來自歐盟的反傾銷調查?針對這些問題,法治周末記者專訪了英利公司總裁特別助理、法務總監陳卓。
歐盟反傾銷的背后
法治周末:中國光伏業是否存在傾銷行為?
陳卓:中國光伏業并不存在傾銷。
這幾年中國光伏產品價格之所以下降,一方面是因為前幾年光伏業很火,投資回報率也很高,很多政府意識到這是一個有潛力的行業,并認識到了其新能源的戰略地位,對該行業進行大力扶持。這導致很多資金都進入光伏業,供給逐漸增加。尤其是在2011年產能大量釋放。但是光伏產品的主要市場在歐美,經濟危機后,歐美經濟疲軟,整個市場需求乏力,市場供過于求,使得銷售價格下降。
另一方面,光伏產品銷售價格下降還因為原材料價格在持續下降。光伏行業的原材料是多晶硅,該原料價格最高時達到100美元至200美元/公斤,但今年年初已經下降到25美元/公斤,如今價格甚至降到18至20美元/公斤。
此外價格下降還因為我們行業的成本結構在調整,通過研發降低了生產成本。
法治周末:如果是這樣,歐美為何相繼針對中國光伏業提起反傾銷調查?
陳卓: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因素,即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
從經濟角度來看,隨著中國光伏業的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逐漸顯現,給國外光伏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競爭壓力。
就拿此次向歐盟委員會申請對中國光伏企業進行反傾銷調查的SolarWorld公司(此次提起反傾銷調查的是民間行業組織EU ProSun,該組織的主要發起人為SolarWorld)來說,其曾經是世界上第一大光伏企業,但是近年來其市場地位在不斷下滑,被很多企業趕超。
從政治層面上來看,我覺得歐美對中國光伏業進行反傾銷調查都有轉移國內壓力的因素存在。
拿美國來說,今年是大選年,奧巴馬曾經支持新能源發展,但美國新能源行業效果甚微,這也成為共和黨攻擊民主黨的一個方面。為了競選,民主黨方面通過反傾銷調查,把新能源發展乏力的責任轉嫁到中國身上。
至于歐盟,歐債危機下失業率高企,他們自然也希望通過反傾銷調查來轉移注意力和責任。
對行業的毀滅性打擊
法治周末:此次歐盟提起的反傾銷調查,跟美國此前提起的反傾銷調查有何不同?
陳卓:美國提起的反傾銷調查只是針對光伏電池環節,而歐盟的反傾銷調查幾乎針對中國光伏業的所有環節,從硅片到光伏電池再到電池組件。
法治周末:這是不是意味著,一旦歐盟對中國光伏業征收反傾銷稅,影響是毀滅性的?
陳卓:是的。對中國光伏業來說,歐盟與美國的市場意義也是不同的,中國基本有70%左右的光伏產品都出口到歐盟,而出口美國的比例在10%左右。
今年5月,美國方面初裁決定對中國光伏電池征收31.14%至249.96%不等的臨時反傾銷稅,我們還可以采取一些權宜之計,比如我們通過從臺灣購買光伏電池,然后把電池組裝成電池組件銷往美國,以規避高額的反傾銷稅,這已經提高了我們的生產成本。
如果歐盟最終裁定針對中國企業征收高額反傾銷稅,這幾乎意味著歐盟光伏市場對中國關上了大門。
根據歐盟的反傾銷調查程序,9個月以內出初裁結果,15個月出終裁結果,這么短的時間里不可能有任何一個市場消化掉這么大的產能,這會讓大批企業關門停產。
爭取市場經濟地位
法治周末:英利方面下一步準備怎么應對歐盟的反傾銷調查?
陳卓:無論如何我們都會積極應訴。正常情況下,歐盟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是根據中國加入WTO時簽訂的協定,WTO于2016年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在計算傾銷幅度(通過對比產品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得出)時,會選擇第三國作為替代國,根據替代國產品的生產成本或銷售價格,計算產品的正常價值。
但所幸,歐盟允許單個企業申請市場經濟地位。我們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將會集中精力爭取到市場經濟地位,這樣歐盟計算傾銷幅度時就可以用我們產品的國內價格和出口價格作比較。
法治周末:歐盟此次選取了美國作為替代國,您對此怎么看?
陳卓:美國的生產成本顯然比中國高,這是不合理的,對中國企業也是不利的。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那就是美國的光伏業大都在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海外建廠,如果美國國內生產成本占優勢的話,他們也不會這么做。